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荫 《兰台世界》2020,(4):73-76
将西方经济学中“替代品”的概念引入档案管理,通过分析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各自的特点,来理解档案“双套制”管理的成因及作用。再次说明档案的概念及其属性,分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之间存在的两种替代关系,总结“双套制”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解决“双套制”的对策是通过技术和制度控制风险,推行档案“单套制”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现行电子档案双套制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双套制管理逐渐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国家综合档案馆施行电子档案单套制接收政策,通过完善的信息技术解决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通过法规的修订终止电子档案的双套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事档案的双套制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在原来以纸质档案为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电子技术,在档案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等环节实行纸质与电子手段并重,从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自动化水平的一种档案管理方法.当前实行双套制管理主要表现为电子文档应用及做好与纸介档案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双套制”管理模式研究是在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两种载体并存情况下,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传统档案管理与计算机管理技术相融合,并在档案管理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理想的保存及利用的目的。本文就清代档案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原则做一简单的论述。一、清代档案采用“双套制”管理的必要性清代档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容涉及清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领域,是研究清史和近代史的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利用价值、极高的文物和保存价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保管明清历史档案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白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都是建国后形成的,该馆从1996年开始试行提前接收市直机关纸质与电子档案双套制进馆,到2000年按照档案保管期限表,每年接收进馆的档案全部实现了纸质与电子档案的配套管理。白城市档案馆从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中找到了改变馆藏质量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档案“双套制”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比较,认为二者各具优势、互为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二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的。双套制”管理模式及“双套制”。管理时期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段波 《四川档案》2020,(1):37-38
档案"双套制",是指同一内容的纸质载体档案和电子载体档案双套收集归档,其目的是使同一份文件的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共同处于保存及可利用状态,可以是对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是对有长久保存价值的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复制。泸县在档案"双套制"工作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魏欣 《兰台世界》2023,(5):48-51
数字转型时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为档案界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电子文件的管理由双套制转向单套制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单套制背景下电子文件数据面临风险为切入点,基于档案安全保管和长期可用的要求,对单套制背景下如何依托信息技术来保障电子文件“四性”进行阐述,从保障“四性”的角度出发为电子文件单套制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添砖加瓦,推动档案事业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是高等学校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强学校管理,促进教学科研交流,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信息资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与飞速发展,给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学会运用传统的采集信息和通过网络信息采集与核对“双管其下”的方法,对教师业务档案实行“双套制”收集。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事档案的双套制是指人事档案管理在原来以纸质档案为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电子技术,在档案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等环节实行纸质与电子手段并重,从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自动化水平的一种档案管理方法。当前实行双套制管理主要表现为电子文档应用及做好与纸介档案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信息安全是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作者在分析国内外运用区块链及相关技术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联盟+公有”双区块链结构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系统,即以一条联盟区块链记录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另一条公有区块链记录电子档案使用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架构,该系统不仅可解决一个机构内的电子档案管理和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而且具有可拓展性,可以整合不同组织间相互隔离的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其次以该系统在暨南大学的实现和应用论证了系统的适用和可行,并从数据安全性、操作回溯性、可验证性、保密性等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评估。希望该系统的建立能够为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提供案例参考和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2.
档案管理体制作为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其科学定位关系到档案局和档案馆的公众形象,更会对两大部门的职能运转产生间接影响。分析“局馆分立”档案管理体制定位触发的档案部门社会形象的模糊、档案工作者职业心理的波动、档案管理工作协调性的降低及档案行政监管的弱化等现实问题,挖掘“局馆联动”档案管理体制定位蕴涵的塑造机构形象、激发身份认同、优化职能互动和创新管理理念等潜在价值,探索另一种可能更科学的档案管理体制定位及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3.
郭敏  张黎 《档案学研究》2015,29(3):40-43
论文引入晶体模型的场景式知识管理模式,阐述了此模式的构建理念和构建体系,并以该模式为基础,探讨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分别从建设理念、目标需求和系统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式下的档案管理系统构建的优势,即发挥档案的集群效应、使档案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死”档“活”用。最后分析了这种类型的档案管理系统构建对于知识管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淼 《档案学研究》2020,34(2):65-68
随着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日益发展,科研类境外机构数量不断增长、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科研类境外机构档案管理面临着所在国家法律限制、档案管理责任主体多、档案归属和流向复杂等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以中科院境外机构档案管理为例,深入结合科研类境外机构管理的特点和档案资源的特色,提出了科研类境外机构档案管理责任体系与管控要求、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途径、重要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等管理对策,为新时代科研类境外机构档案管理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面对我国档案工作的新特点、新形势、新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研究框架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对我国档案管理研究内容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的总结,阐述了我国档案管理研究框架重构的原因,认为新时期我国档案管理研究框架的重构需要遵循实践导向、研究导向以及创新导向的原则。文章以档案管理活动的“三个维度”为逻辑起点,以“实体”和“信息”为逻辑主线,以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为逻辑终点初步设计出基于“三个体系”的档案管理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金波  晏秦 《档案学研究》2019,33(1):46-55
国家治理时代,建设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档案治理和档案管理内涵的比较,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系统探析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动因,并提出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树立档案治理理念是先导、强化档案工作系统开放是前提、培育扶持社会力量是基础、创新档案治理方式是关键、建设档案法治环境是保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舒珊 《大观周刊》2012,(24):14-14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以及档案服务的对象等,是我们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当今档案管理人员能力培养对其素养要求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下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道路,以档案管理为起点,以档案(事业)治理为过程,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终点。档案治理现代化是指民主化、法治化、规则化、高效化和协调化的全社会范畴档案事业存在状态。档案治理的两大抓手是围绕全社会范畴档案事业形成的制度体系的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主体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全社会范畴档案事务的能力的档案治理能力,两者实现“五化一体”的现代化过程,即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构成了实现档案治理现代化的两大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企业档案工作。70多年以来,我国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可以相应分为创建、恢复、发展、转型4个阶段。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演变历程及发展特点受国家经济体制、政府职能、法律规范、市场环境、企业产权归属、企业行业特点、企业组织架构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新时期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是:公共管理理论指导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法治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多元主体合作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