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国际国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立法的背景与进程,阐述我国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活动的实践及其影响,评析图书馆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豁免条款的认识误区,提出图书馆界面临的任务,推荐著作权解决方案与对策,指出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图书馆网络传播豁免诉求及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2005-2006年在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法规立法工作进程中,是否应当为公益性图书馆设置网络传播合理使用豁免条款引发的争议问题,从著作权立法基础、原则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设置该条款的合理性,阐述图书馆界对馆藏作品网络传播的核心诉求,以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模式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类型,剖析图书馆的业务与网络传播的关系,将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划分为两大类型: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适用主体来看,可以分为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适用主体为网络信息提供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现行著作权实体法、澳大利亚现行著作权实体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基础,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的角度,将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并深入分析这种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立法进程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追溯国际国内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立法的背景,阐述我国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活动的历程及其影响,分析图书馆界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6.
简要回顾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务例》的出台过程.介绍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围绕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采取的行动和提出的建议,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的主要内容,提出图书馆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一项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立法活动.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对现行法律体系的修正.图书馆界在知识产权领域所诉求的是民众的权利.图书馆界所诉求的主张是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界的共同诉求.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图书馆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的图书馆服务对网络环境的高度依赖,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对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制约,决定了图书馆界必须代表社会公众利益作出不懈努力。已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图书馆活动带来了保障,也形成了制约。图书馆界面临着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书馆争取信息网络传播权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网络传播权力关乎图书馆的发展前途,是解决图书馆机制与知识产权制度间矛盾的突破口。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质就是公共借阅权问题。图书馆争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范式有:行为呼吁;寻求法律保护,如图书馆立法、归于合理使用等;协调知识传播与保护的关系等。通过协调关系,做到法定许可,是图书馆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出现,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数字图书馆馆藏作品采集、图书馆服务的制约,提出了图书馆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秦珂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6):15-21
[目的/意义]探究首次销售原则适用对图书馆传播和利用数字作品的积极影响,提出立法建议。[方法/过程]解读首次销售原则的法理特征及其延伸适用于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的障碍,介绍理论研究与立法建议、司法实践取得的部分成果,分析我国司法解释对发行权适用于网络环境的规定,以及相关人民法院在审理与判决图书馆版权纠纷案件中对该问题的认识。[结果/结论]在我国法律制度中信息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包括发行行为,图书馆从事的基于网络传播的业务和服务活动受到发行权的掣肘。所以,将数字首次销售原则适用于图书馆具有立法的正当性,应从图书馆的类型和图书馆传播与利用数字作品的目的性质、服务对象、行为方式、作品范围等方面细化适用条件,并赋予这项原则强行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新年峰会”为标志,认为图书馆界已开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著作权立法的进程。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5年8月发布的《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阐述图书馆界在著作权保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围绕2005年10月由国家版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的“四六条”,图书馆界与出版界、数据开发商提出对此不同的看法。图书馆界认为,著作权对图书馆的限制与例外主要包括:①馆内传播的合理使用权;②馆外传播的法定许可权;③有限的自行数字化部分馆藏作品的权利。同时,指出保护权利与促进传播绝不是互相对立的,权利人的权利只有通过传播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功能扩张与著作权诉求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网融合扩张了图书馆的功能,数字电视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在线学习、流媒体服务将随之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形式。图书馆使用著作权作品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图书馆著作权诉求也发生新的转移:由复制权扩大到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领域。因此,赋予图书馆的著作权待遇应与图书馆的功能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图书馆领域的利益平衡关系,指出其在拓展图书馆从事数字信息服务法律空间的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如没有使倾斜的利益天平完全得到矫正、图书馆远程在线信息服务的法定许可权利缺失等方面。提出应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保护新环境的挑战,必须充分认识《条例》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图书馆员和读者的知识产权素质,对照该《条例》规定建立健全著作权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图书馆藏的著作权评价工作,继续参与立法进程中公权和私权的博弈与制衡。  相似文献   

15.
欧洲国家图书馆政策制定的形式包括图书馆立法、行政法规、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内部政策与规范。政策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公共图书馆设置标准、经费保障、图书馆服务、古籍保存、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其他与图书馆相关的呈缴本制度、版权政策等。欧洲图书馆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为保障公民平等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完整保存本国的知识记录和文献资源、提升在信息领域的国家竞争力,以及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表1。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6.
维系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协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理使用是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维系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依赖完善的合理使用制度。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不应偏离自己的立法目标。2005年国家公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规范了数字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条例》关于合理使用规定的方向是正确的,对协调网络传播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促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广泛交流与社会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洪武 《图书馆杂志》2005,24(8):7-9,71
本文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数字图书馆也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如何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约,数字图书馆如何采取具体的版权管理应对措施,以达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ͼ��ݵ�ϵͳ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对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链的分析,描述“综合工作站”的系统实现,并着重探讨数据库技术及网络通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Most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at make up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ctions are copyrighted works, which means that conflicts between such rights and the activities of libraries are comm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setting has affected both sectors. On the one hand, it has led to changes in copyright legislation; on the other, it has affected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libraries, as they adapt to the new needs of users an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discover where the main points of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lie, and to what extent they are adequately resolved by the present legislation governing copyright. To this end we use a list of the main processes of academic libraries taken from quality manuals of a sample of Span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results make manifest that the evolution of both sides is not yet balanced, and important maladjustments interfere with an adequate provision of servi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Some are resolved through new legal proposals, but for many others there is no proper solution in s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