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期,笔者参与不少教研活动。记得听了一堂六年级的语文课,很明显,教者想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有关思想,因此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提了许多问题,并一一写在黑板上,接着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开始时场面还颇为热闹,但教师始终对学生的理解或给予“中庸”式的评价,或简单地给予程式化的梳理,并不发表自己的“高见”,渐渐地,学生的讨论交流场面冷淡下来。结束后,我不禁疑问,教师对教材的背景、内涵的精神是否知晓?这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2.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本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出发,借鉴国外CBE先进的职教思想,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本校教学特点,提出了中专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并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使命,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论文引入无边界校园的新理念,对高校图书馆基于无边界校园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近现代民族国家皆建立于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所以,建构合理的"民族"是近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此,严复提出了"国群"的构想,以宣扬民族国家意识."国群"的观念动摇了"家国一体"的传统伦理形态,使中国的近现代伦理奠基于崭新的伦理实体之上;"国群"作为新伦理的基石,决定了"自由"的意义与限度,从而建构起近代中国"群己共生"的新型伦理秩序,进而建构了国家至上的爱国观念——爱国高于个体自由.在"爱国"精神的统摄下,"自由"是实现民族自主的基础,"科学"和"民主"是民族发展的保障.可以说,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背景下,严复以"国群"为起点,使得民族意识与个体意识统一于民族整体利益,并以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共生的独特模式追求救亡图存的伦理目标.概言之,严复的民族思想以建构"国群"为具体表现方式,对中国近现代伦理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融入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为例,阐述了高职学院在创新服务理念,形成运行机制,打造专业集群,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朋友》这篇文章。我不但被它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而且它还使我改变了原先的错误观念。原来,我总以为“金钱高于一切(包括友谊)”,但是现在,我有了新的认识:彩虹是架设在天地间的桥,它美丽,但虚幻;友谊是架设在心灵间的桥,它无形,却坚实。  相似文献   
27.
凌红 《中学教研》2010,(8):28-29
笔者通过对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深刻体验,得出了如下启示.现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软件企业劳动组织的基本单元是项目组,项目组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软件项目,因此,软件企业一般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组成员及工作过程与产品进行管理。针对软件企业劳动组织形式和产品与工作特点,本文对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导师制进行了改造,提出了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项目导师制",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9.
在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管理下,学校不仅受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而且受行业协会全程监督,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教学目标的制定完全受到前两者的影响.与德国双元制不同,国内职业院校的多元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自2006年以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奔驰班"已拥有由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0.
凌红 《教学与管理》2009,(10):17-18
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我们应该在“批评的艺术”上下功夫,想出高明、巧妙、妥帖的“顺耳忠言”,巧妙运用富有感染力和迁移性的语言。如能变指令为参谋,变对立为友善,变贬抑为褒扬,以彻底的委婉取得合适的角度,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我想我们的教育会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