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362篇
科学研究   22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22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古老的中华民族,教师一直居于全社会的表率地位。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模范,更是全社会的楷模,教师职业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小学教师是否做到依法执教、厚德爱生、遵守公德、注重礼仪、为人师表,无疑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一方水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社区发展在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成效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32.
主观世界的心理物质、自我心理和心理社会三个心理区域称为主观世界的三维空间。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质就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自我心理世界内部的和谐变化导致的心理物质和心理社会世界三维心理空间的膨胀。研究心理三维空间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主观世界的运动的量变转化为质变机制,从而更好地研究不同个体的心理素质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结合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研究主观世界运行规律和机制,科学系统地构建心理世界的三维空间理论对于研究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心理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张大飞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4):42-42,44
通过多年的物理化学教学,我觉得相平衡部分有几种提法欠妥,现将我的一些粗浅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科知识、技能、体力的系统教学,忽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个性的弘扬,割裂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联系,其结果是大学体育教学远离了人的培养这一基本宗旨。针对这一弊端,世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是体育社会化。即让大学体育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由传习式向参与式变革,课内外一体化,校内外相结合,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贯通。“开发行为能力”的体育理念提出后,不少学生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进一步接触社会,把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与社会体育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5.
温度传感器及其有关电路将温度转变为电脉冲,单片机将测得的脉冲宽度值转变为相应的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相比较,以温度偏差及其变化量为输入,加热量为输出,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达到温度自动调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为加强对理科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我校大部分理科专业中,先后把实验部分从原课程中独立出来,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单列成绩,并进一步对大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近几年来,我们在化学  相似文献   
37.
得到H-空间中一个新的非空交定理,两个新的经济平衡定理和一个新的广义拟变分不等式定理,推广、改进和发展了原有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38.
赋予美与善以不同的内涵,将二者作为具有对应关系的审美范畴引入艺术领域,进而发展成“尽善尽美”亦即“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做出的卓越历史贡献。作为支配中国古代艺术殿堂两千五百年的审美观,‘美善合一”固然有其优长和缺陷,但这种观念既经提出,便很快被孔门信徒奉为圭臬,不断发扬光大,最终确立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不二法门,其中奥妙,大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39.
花季的等待     
细听古老的钟敲响了牵挂于彼此间的心事却不知迂回蓝天的你是否也听到这一声声深切的问候穿越寥无边际的天界回首相拥而依的岁月始终坚信你不期而至夕阳走过染红这份默默守候仰问青松绿叶吾爱归于何时言无唯有微风伴随轻轻摇首花季的等待@凡凯程$山东郯城高考补习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