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审稿意见的类型及编辑的取舍原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常思敏 《编辑学报》2009,21(3):205-206
从审稿意见的取舍角度,把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分为难改型、可改型、疑问型、无评价型、失真型和无用型等6种类型,并依此提出了尊重审稿专家、对作者负责和保证期刊质量等3条取舍原则,从而使科技期刊编辑撰写的稿件退修意见客观、公正,有益于作者.  相似文献   
32.
采用调查访问资料研究法,对第35、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项比赛呈现出“垄断性”态势,6个项目金牌的争夺主要在个别运动员之间展开:奖牌的分布呈现出稳定的“多极化”态势,中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为保持格局稳定性的主导国家: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受制约性”,成套动作要求在保持10分起和落地稳定的情况下,更加突出动作的难度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33.
两性和谐是和谐社会中两性关系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共同追求。两性平等关系在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面临着具有历史延续性与变异性的障碍:来自女性、男性、社会三种主体思维模式中的桎梏。思索古人之训,建设两性精神文化家园,促进两性关系逾越障碍,进而促成两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4.
科技馆为什么要开展“馆校结合”?要开展什么样的“馆校结合”?怎样开发实施“馆校结合”项目?本文以绍兴科技馆的科普工作实践为例,介绍了该馆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促进教展有机融合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探讨了科学规划教学实践项目,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建设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实践基地,打造“科学梦工场”这一馆校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35.
"门禁制度"本是以安全要素考虑为先而设立的,但针对政府大楼实行的"门禁制度",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或是为了公共安全利益着想,然而基于公民的角度来说,恐有违背平等和自由原则之嫌.文章试图通过宪法原则分析法、利益衡量法两种不同的宪法分析法,对政府大楼"门禁制度"进行分析,以探寻平衡其间价值冲突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36.
商业游戏之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欢,主要源于动机机制设计。把商业游戏的动机因素运用到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是教育游戏可玩性和好玩性的保证。商业游戏在好奇、控制、幻想、挑战和人际动机这5个内在动机因素的设计上远远优于教育游戏,能给玩家带来忘我的体验。主要将商业游戏和教育游戏在动机的5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差距,提出几条教育游戏在游戏动机机制的设计上可以借鉴商业游戏的意见。  相似文献   
37.
文章分析了虚拟学习环境对高校学科化服务的影响以及学科馆员利用虚拟学习环境开展工作的难度,明晰了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对学科馆员的要求,提出了促进虚拟学习环境下学科馆员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从规则演变看男子竞技体操技术态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对90年代以来的奥运会、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和国际体联男子体操评分规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男子竞技体操技术表现出层次性、稳定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的动态特征,并将在新规则的引导下,朝着难、美、新、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9.
女子体操运动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当今世界女子体操运动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世界女子体操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女子体操近几年的成绩和实力,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s idealized influence, inspirational motivation,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on teachers’ commitment towards organiz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A quantitative survey method was applied, and four broadly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were tested with a sample of 1,014 trained non-graduate and graduate teachers serving in twenty-seven secondary schools in Sarawak, Malaysia. The results indicate a moderate level of teachers’ commitment and a low level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qualities among the respondents.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spirational motivation, 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and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were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wards teachers’ commitment to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there was no dominant factor influencing commitment to students’ learning. Moreover, it was discovered that inspirational motivation was a factor to teachers’ efficacy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Besides, teachers’ efficacy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were predictors to teachers’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profession, but not students’ learn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e necessity fo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f school leaders so that they could systematically acquire and intern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qualities that are crucial in changing teachers’ attitude and improving their commitment towards their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