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446篇
科学研究   30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5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6年高考作文,全国及有关自主命题的省区共计命题十八套,下面分“简说”和“述评”两部分,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62.
课程改革中教师关注阶段理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关注阶段"的理论架构与评定方法,回顾并分析了它在美国、比利时、荷兰、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等文化情境中的运用与发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关注阶段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而且有助于这一理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吴金华 《海外英语》2011,(14):331+349
《语篇隐喻》一书介绍了隐喻在不同语篇类型中的体现形式及语篇功能。其中所涉及的语篇类型包括文学语篇、政治语篇、科学语篇、教育语篇、广告语篇和心理咨询语篇。同时该书也独辟一章专门论述语料库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扩展和应用。该书涉及语篇隐喻的多个领域,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64.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产物,其办学定位问题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近十年来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研究文献从多角度进行综述,分析其现状、特点、局限性和发展趋势,以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围绕"考试"这一话题的征文活动已经落下了帷幕,编辑大朋友非常感谢大家的踊跃投稿,特别要感谢老师们的热情组织。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66.
我国对高校强化班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重点集中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上。最近十年来,该论题研究有了深入的发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北京大学强化班的研究;对国内其他高校强化班的个案研究;对各类强化班的特征概述。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些问题:强化班培养理念与管理机制关系问题研究较少,侧重应试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严重忽视心理学在强化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7.
林玲 《文教资料》2011,(36):64-66
学界对阎连科小说的研究由宁静到喧哗.渐趋成熟、完善。本文以文体研究为述评对象.描述研究现状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一些有待发掘、完善的学术空间。具体从文体篇幅、文体结构、叙述语言这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8.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有更多时间在家庭中生活的听障儿童来说,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归纳总结了当今听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听障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听障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9.
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将近年来高职服务城乡经济的相关研究划分成三个阶段,即以高职教育经济服务功能确立、适应城乡经济发展为焦点的早期研究,以高职教育主动服务城乡经济及实现路径为焦点的中期研究,以及以高职教育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关系及实现路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并评述了各阶段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我国研究者对隐喻的内涵、教育教学隐喻的分类、教育教学隐喻的价值和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教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不够.未来教育学中的隐喻研究在深化理论探索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隐喻的实践研究,进而实现隐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