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272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I0001-I0001
石墨烯纸是一种基于石墨原料的合成材料。它不仅重量轻,强度和硬度高,具有比钢更好的柔韧性,并且还是一种环保材料  相似文献   
32.
在中国的古典舞中,有许多翻身动作,大大提高了舞蹈的观赏性,提升了舞蹈的魅力。翻身在展现舞蹈的古典美、女性的柔韧美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翻身动作的研究,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创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少年速滑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少年速滑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对运动能力获得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多年的训练实践,对少年速滑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原则与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短跑作为快速力量型项目,尤其是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训练不同于成人。本文针对青少年对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今后的青少年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博成 《精武》2003,(10):44-45
  相似文献   
36.
放松能力是一种综合力,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动作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构成了放松能力的基础。短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作的自然放松,肌肉的放松能力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提高的。加强肌肉的放松训练将增大肌肉收缩力量,减少内阻力和能量消耗,使短跑技术以更佳的协调性和经济性完成动作练习,提高运动成绩。因此,提高短  相似文献   
37.
竞技运动比速度的性质决定了任何技术都必须以动作速度为核心,但任何技术动作的速度却必须以肌肉力量为基础,没有相应力量的基础,绝不会有高速度的技术动作。即便是耐力和柔韧,也需要一定的力量为基础。在抗阻力时,力量大的必然比力量小者相对省力,因而也就相对容易重复或持久地完成技术动  相似文献   
3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实验等方法研究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PNF牵张法)对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训练第8周和第16周后,动、静态平衡能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停训4周后,实验组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下降。说明运用PNF牵张法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39.
二线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来自于各县、市的基层体校,有一定的训练基础,一般都掌握了初步的抓、挺技术动作。但由于各基层体校教练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运动员的训练年限、接受能力、关节柔韧性、协调性等诸多方面的不一致,运动员掌握的技术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合理或不良的技术可能出现在技术动作中各个不同的环节。  相似文献   
40.
崔迪 《精武》2012,(32):15-15,17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学生柔韧性及力量素质的研究分析,反映该校学生的柔韧性、力量素质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身高、体重均明显增加,初三女生体重明显高于一、二年级(P〈0.05);初三学生的掷实心球成绩较初一、二学生明显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均与柔韧性、力量素质呈显著的中相关(P〈0.05),说明随体重、身高的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得到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42X1+0.042X2—11.193(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身高、体重、柔韧性及力量素质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伴随性别、年级差异,身高、体重是影响该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及时掌握了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情况,以期对今后体育教学及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