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回顾针刺与艾灸疗法对比实验研究文献,从免疫调节、抗炎镇痛、改善血流循环、调节胃肠功能、影响机体代谢等方面对比分析针刺与艾灸疗法的效应差异及作用机理,并总结针刺与艾灸疗法的作用特点,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最佳刺灸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中医艾灸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问题是当今运动医学的重要课题.从临床表现看,运动性疲劳属于中医虚证范畴,而艾灸对治疗虚证有其独特的疗效.综述了艾灸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作用及灸疗选穴的原则,并指出了目前艾灸治疗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3.
艾灸对力竭游泳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灸对力竭游泳小鼠抗疲劳作用的机理。方法:雄性健康昆明种小白鼠3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运动+艾灸脾俞、心俞、肺俞组,4周后,观察力竭游泳时间、血糖、血乳酸、血尿素氮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论:1)艾灸脾俞、心俞、肺俞能使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2)艾灸能提高运动后小鼠血糖水平,减少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增强小鼠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的血液乳酸含量,证明艾灸脾俞、心俞、肺俞具有缓解运动性疲劳和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赵百孝,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副秘书长、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新加坡针灸师注册资格考试顾问;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经络腧穴学》、来华留学生精品课程《针灸学》课程负责人,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名师、国际ISO"艾灸器通用标准"的起草人、国家医诊疗设备推广产品"百笑灸"发明人.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究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穴位对预防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行TURP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穴位艾灸)2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6例。治疗组于TURP术6时后开始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三穴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72小时内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膀胱痉挛的次数与强度及术后疼痛,以及两组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率41%,轻中重度分别为39%、2%、0%;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53%,轻中重度分别为33%、12%、8%;两组在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住院天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以治疗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能有效预防TURP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引起的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穴对田径400 m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优秀女子400 m运动员12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冬训6周后进行艾灸足三里穴干预(时间为4周,每周6天,每天1次,每次20 min),于冬训期前一天、第6周、8周末、第10周末次日晨测试血常规及免疫球蛋白。结果:1)对照组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病率高于实验组。2)冬训6周末时对照组、实验组IgA、IgG、WBC、GRAN、GRAN%小于冬训前(P<0.05),LYMPH%较冬训前增加(P<0.05);对照组10周末时,IgG、IgA、WBC、GRAN、GRAN%、LYMPH小于6周末(P<0.01),WBC、GRAN小于8周末(P<0.05);实验组GRAN8周末时大于6周末(P<0.05),10周末时IgA、IgG、WBC、GRAN较6周、8周末增加(P<0.05),且实验组IgA、IgG、WBC、LYMPH和GRAN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可抑制运动训练引起的免疫机能下降,其具有抗御病邪、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8.
刘长征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61-61,6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艾灸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腰疼和腰部力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推拿配合艾灸、单纯推拿和单纯艾灸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同时,于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记录疼痛情况,行耐力试验测评腰部力量。结果:推拿配合艾灸组疗效与推拿组和艾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后VAS评分及耐力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推拿配合艾灸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或单纯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39.
艾灸对运动员运动时机体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穴位施灸处理,并以服用西洋参组作为对照,观察定量运动时机体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经过2个月的施灸处理,结果表明,艾灸可以明显降低运动员运动时机体血清肌酸激酶(CK)的活性,同时使SOD活性保持相对稳定。提示,灸法可以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减轻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40.
通过采用银针加艾灸的方法,对106名运动员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疗效优良者占80.19%,中占16.98%,差占2.83%。由于银针的针体较粗,导热性能良好,针灸后可改善受伤部位微循环,具明显镇痛作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