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67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新时期中年女性馆员的心理困惑与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时期中年女性馆员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步入中年,她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不免会产生困扰,这些困扰又构成中年女性馆员进步的障碍。本文浅析了她们的心理困惑,指出管理者应如何帮助她们面对生活的挑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  相似文献   
12.
许婷 《视听纵横》2006,(3):85-87
随着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主持人成为一个热门职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得到很多人喜爱的同时,这个职业的从业者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竞争和压力。特别是近些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趋于自热化,很多时候主持人被当成了竞争的重要砝码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甚至喊出了“电视的竞争是主持人的竞争”的口号,加之现在主持人选拔机制的多元化,改变了以往专业院校毕业生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员从事研究活动的心态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距离说”讨论从事图书工作研究应具有的心态:换一种眼光看图书工作研究,不要仅看到其过程的苦与难的一面,更要看到其对社会的教育意义等有积极意义的一面;换一种态度看图书工作研究,摆脱功利与实用主义,摆脱常人看问题的方法,摆脱所谓的“正常视象”;换一种注意力审视客体,采用特殊审美注意去探索客体的内部本质;与实用、功利保持适当距离,不即不离,处理好图书工作与科研、研究与收益、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与读者服务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楠 《中国广播》2005,(2):74-77
“21世纪是对话的时代”——谈话的发展是传媒对时代精神的一种感悟,也是人对自己、对媒体的一种感悟。  相似文献   
15.
于文 《编辑之友》2018,(5):17-21
以"知识付费"为代表的新兴知识服务是基于网络时空而产生的全新知识生产和分享空间,围绕知识作品使用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也都随之颠覆与重构,引发了知识服务在"思想/表达""成本/效率""围墙/自由"方面的版权矛盾与冲突.出版业等数字内容产业在知识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应当从建立和完善侵权监察制度、版权许可方式、版权合作机制和版权经营理念等方面做好相应的版权制度调适.  相似文献   
16.
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三大职能产生冲突,发展科学的"求是"目的遭到腐蚀,培养人才的教学活动被弱化,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受到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组织的资源依赖以及两种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立是这些冲突存在的原因。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可以为我们解决大学的冲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18.
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结合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兰 《文教资料》2011,(9):218-220
本文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的适应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不适现象,深入研究了这些不适应现状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调适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事实触目惊心的现实状况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出现道德脱离、法治意识缺乏的症状。针对此种现状,应当从将时代要求与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现实生活实际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