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3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对超重失重、力的合成与分解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72.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现着重阐述青少年儿童的超重与肥胖现状币原因,并从多角度分析其危害与防治手段,为控制青少年儿童超重与肥胖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体重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有氧运动对改善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体重的随机对照实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随机对照实验的12篇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通过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移检验。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运动能有效减轻超重肥胖大学生的体重(MD=-6.54,95%CL=-9.44~-3.65,P<0.00001)、改善体脂率(MD=-3.15,95%CL=-5.30~-1.01,P=0.004)、身体质量指数(BMI)(MD=-1.51,95%CL=-2.35~-0.67,P=0.0004)、全身脂肪含量(MD=-4.56,95%CL=-8.52~-0.60,P=0.02)、瘦体重(MD=-3.48,95%CL=-5.90~-1.06,P=0.005)、腰臀比(MD=-0.05,95%CL=-0.07~-0.03,P<0.00001)。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减轻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体重,改善其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74.
该文采用实验法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探索HIIT训练对高校超重肥胖学生的影响成效,并形成高校学生体质保健策略,以达到控制学生体重,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素养成长的教育目的。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注重健康意识与膳食营养习惯养成和成长激励的HIIT运动策略,可有效帮助超重与肥胖学生大幅降低因不健康生活饮食习惯所导致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获得较好的体育运动体验和较高的身心健康水平。HIIT训练在达到控制体重的同时,能够实现思想意志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互相促进,对高校特殊人群的体育教学或运动处方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引起幼儿超重的关键因素。方法:招募南昌市23所幼儿园5870名3~6岁幼儿,测量身高、体重;问卷调查幼儿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出生信息,父母的育儿方式、身体形态、锻炼行为和家庭情况,并将其划分为36个变量;采用IBM SPSS modeler软件创建CHAID决策树模型,筛选幼儿超重的关键性因素。结果:CHAID模型准确率达85.23%。CHAID模型结果显示,8个变量与幼儿超重有较强关联性,各变量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室外身体活动时间、父亲BMI、母亲BMI、父亲收入、室内身体活动时间、父亲受教育程度、喂养方式、看电视时间。结论:身体活动尤其是室外身体活动与幼儿超重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肥胖程度、父亲收入与受教育情况、喂养方式、静坐行为也是导致幼儿超重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76.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将“超重与失重”单独列为一节内容,突出了这节课在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中的重要性,教材中利用DISLab传感器实验演示超重与失重现象,但只记录了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没有记录人下蹲和站立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学生分析时只能靠回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证据意识。在DISLab系统的演示实验改进装置中,将位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创新性地结合在一起,可同步记录F-t图和v-t图,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相比中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与体脂率的干预是否更具优势.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搜集HIIT与MICT干预超重/肥胖成人体重与体脂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风险偏倚评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STATA 13.1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其中低、中度与高风险文献分别为4篇、4篇与2篇.纳入文献中HIIT与MICT组总样本量分别为119个与114个.Meta分析结果发现,与MICT相比,HIIT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WMD=-0.18,95%CI:-1.03~0.66,P=0.67)与体脂率(WMD=-0.38,95%CI:-1.02~0.27,P=0.25)的影响均不显著.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指标中多训练次数的"≥48次"亚组(WMD=-1.51,95%CI:-2.73~-0.29,P=0.016)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脂率指标中长周期的"12周"亚组(WMD=-0.73,95%CI:-1.49~0.03,P=0.061)与多训练次数的"≥48次"亚组(WMD=-1.14,95%CI:-2.43~0.15,P=0.084)均出现边界显著效应.结论:HIIT与MICT相比在降低超重/肥胖成人的体重与体脂率方面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飞行员体型评价指标,提出身体质量指数(BMI)合格判定标准.方法:测量人体参数,算出身高体重偏差(%)、BMI、维尔维克指数.实测得到中国男性飞行员样本为2001年的1739人、2012年的4243人.分析比较体型评价指标相关、回归关系,以身高体重偏差指标合格标准为基础,统计给出飞行员BMI体型评价标准.结果:三个体型评价指标之间存在高相关(r>0.9).在21 ~ 57岁区间内,飞行员身体发育仍受年龄因素影响;年龄渐长,体型指标值逐渐变大.BMI与身高体重偏差在20~29岁r=0.992,在30~ 59岁r≥0.994,呈现良好但略有差别的线性回归关系.若用BMI替代身高体重偏差指标,飞行员体型评价数据将普遍增大.结论:在飞行员BMI体型评价中,应以30岁为界划分两个年龄段,设定20~29岁飞行员20≤BMI≤25体型合格、30~ 59岁飞行员21≤BMI≤27体型合格.分析表明,新BMI标准产生的误判率仅为8.94%.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每年有近百辆特大、特重型设备需要通过G312线运往新疆各地,车货总重100~300吨不等,载重往往超出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为保护桥梁免受损坏,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加强超重车辆过桥的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0.
姚久民  宋艳芝 《物理教师》2007,28(8):7-27,29
自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现象.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在加速上升阶段,其中的人和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他们对其下方物体的压力是其自身重力的几倍;而当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其中的人和物体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他们对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