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3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831篇
教育   5302篇
科学研究   35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712篇
综合类   389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966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1169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1188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1010篇
  2001年   872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对8所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学校体育进行调查,并结合在职业中等专科学校执教十年的经历,发现职业中等专科学校学校体育有以下特点:学生迫切渴望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不能很好如愿;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与比赛的开展不理想;体育场地与设施缺乏;多数同学没有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术,对体育知识了解不多;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且下滑严重。要想改变目前状况就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并加大对体育的投入,狠抓体育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训练与比赛,认真贯彻执行新课标,体育教师要发挥核心作用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  相似文献   
992.
齐大鹏 《体育科研》2007,28(2):81-8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参加健身球课程的喜爱程度和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对健身球的锻炼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身球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在高校开设健身球课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敲响了国人警钟。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静态化"的生活;应试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体育的缺位包括经费少,运动场地、器材设施严重匮乏,体育课逐渐"空壳化",课外体育锻炼仅仅成为口号等都是造成体质下降的原因。国家应发挥好导向作用,即重视国民体质,以制度引导国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校须加强学校体育改革,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即认真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家庭、社会要大力支持和关心,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994.
建立速滑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对运动员在不同阶段的体能训练监控与训练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速滑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评价速滑运动员体能指标的范围,采用特尔斐法筛选出速滑运动员体能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百分位数法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及评价等级,将单项评价和等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速滑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为速滑运动员进行竞技能力实际状态的检查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对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200、300m间歇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球运动的规则、能量代谢特点和200、300m间歇跑的训练原理及能量代谢特点进行了研究,并系统的分析了200、300m间歇跑与网球运动的吻合程度,以便为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城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三方面分别对天津市部分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国人相应年龄段对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高其健康素质,提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两体育文化在科学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谐思想是两体育文化的共有属性,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奉献.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社 会政治、女性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教学在 提倡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社会运动与女性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开始萌芽,并随着 国家政治、经济、民主、文明的进步而飞速发展。剖析了我国近代以来女子体育 教学从“化大众”到“大众化”发展的艰苦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女子体育发 展的积极因素和存在的诸多问题。旨在能进一步引起社会对女子体育的关注与重 视,促进本来就不具有运动文化素养的传统中国女性,能够尽快养成进行体育锻炼 的习惯,从而使女子体育实现真正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999.
对网球运动的规则、能量代谢特点和200、300 m间歇跑的训练原理及能量代谢特点进行了研究,并系统的分析了200、300 m间歇跑与网球运动的吻合程度,以便为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身体文化博弈:由武术进奥引发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体文化视角,对武术进奥事件背后隐藏的中西身体文化互动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东方身体文化的一种形式;武术进奥是我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动互动过程,尽管事件本身推动了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却以逐渐的文化内涵割舍和传统摒弃为发展代价.武术进奥加速了中西方身体文化的互动过程,更加深了这种身体文化的博弈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甚至文化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武术进奥失败由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互动,最终表现为不同身体文化的软权利之争,更是一种身体文化的隐形权利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