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53篇
综合类   8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短距离速度滑冰项目训练体系的结构协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现场调查法对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计划体系中具有的共性训练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挖掘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特征和制胜规律,为推动我国速度滑冰项目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作用的运动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阶段摆动腿对跑速的影响 ,采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运动学特征等指标与身体重心速度、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途中跑中摆动腿最大摆动速度和平均摆动速度与支撑腿支撑时间显著相关 ,摆动腿的平均摆动速度与后蹬时间之间明显相关 ;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及垂直速度密切相关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角速度变化量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密切相关。提示 :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提高缓冲和蹬伸速度 ,缩短支撑时间 ,提高途中跑的步频 ;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对加快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显著影响 ;加强和提高途中跑摆动腿的运动效果 ,提高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工作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63.
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步频、步幅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中、外优秀男子 10 0 m跑运动员步频、步幅的特点 ,比较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分析了影响中国优秀 10 0 m跑运动员成绩落后的原因 ,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4.
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目前更多采用快速力量训练法,对最大力量训练法,由于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训练中选用较少。最大力量训练法是发展绝对力量和提高肌肉协调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对短跑运动员来说合理运用最大力量训练法,在发展最大力量基础上进而发展快速力量和肌肉协调性,对提高短跑能力和运动成绩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对原文“在缓冲阶段,人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速度最大”等5个问题,提出不同看法,旨为探讨跑的原理,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66.
为进一步探讨短跑途中跑技术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方法对我院20名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进行训练实验,训练实验表明:有针对性的造反下肢摆动伸髋和着地技术训练,能有效的改进途中跑技术,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7.
第十三届亚运会上日本短跑选手伊东浩司分别以 1 0 .0 5 s和 2 0 .2 5 s的出色成绩获得了田径比赛男子 1 0 0 m和 2 0 0 m金牌 ,并且在预赛中跑出了 1 0 s的亚洲男子 1 0 0 m最好成绩。伊东浩司的训练负荷特点如下。1 )多年训练中速度耐力得以优先发展 ,并使其逐步向短距离跑迁移。2 )年度训练中阶段安排的训练任务由发展力量和爆发力量向提高专门速度过渡。3)周训练依阶段任务不同将多项内容组合安排 ,周负荷分布呈双循环二段结构。4)单元训练内容依所处阶段不同有所侧重 ,按短跑全程技术的各个阶段安排练习组合。5 )精选训练手段和多种练习组合安排 ,追求各项手段密切协同的最佳整体效果。6 )运用对比训练法形成痕迹效应 ,以求核心身体能力向专项竞技需要的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68.
探讨了短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 ,并就选材的标准、方法及步骤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运动员在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的特征,为支撑时间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跳深实验测试,分组研究两项目运动员支撑时间特征。结果:短跑男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都快于一般组(P<0.05),女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也都快于一般组(P>0.05),中长跑组也表现基本一致的趋势;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也基本表现出一致性趋势,也就是短跑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基本快于相同运动等级中长跑组(P>0.05)。结论:支撑时间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和等级特征,可以应用于短跑或中长跑项目选材。  相似文献   
70.
运用文献资料、特征解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短跑与跨栏运动员的年度及小周期训练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度不同中周期训练过程中,准备期的速度力量训练负荷量约占年度速度力量训练总负荷量的41%-42%,赛前准备期的速度力量训练负荷量约占全年速度力量训练总负荷量的43%-44%,比赛期的速度力量训练负荷量约占全年速度力量训练总负荷量的6%-7%;而小周期运动负荷的控制特征,则表现为准备期中各小周期的训练内容是以改进技术动作作为提高竞技能力的核心,并以提高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但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有氧耐力训练仍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