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学作品形成的两个要素:内容和形式、内涵和结构,往往相互依存。受西方现代主义诗学影响的中国现代诗在内容与形式上更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本文从1)传统的忧患意识与现代荒原意识;2)民族感、历史感与宇宙时空感;3)人生意义的痛苦思考三个方面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诗作文本分析,探讨现代诗人如何在保持传统的民族精神和古典诗歌意境美的同时,以现代诗的形式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创造了融中西诗艺为一体的中国现代诗  相似文献   
102.
钦努阿·阿契贝的小说《荒原蚁丘》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形式。文章主要分析了《荒原蚁丘》在叙事视角和叙事主题两个方面的陌生化效果,揭示小说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03.
英国作家伊夫林.沃夫在小说《一掬尘土》中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通过对人物的生动刻画探究了人的精神价值的死亡。布兰达追求浪漫与高贵生活,汤尼寻找宁静平和家园,而最终夫妻二人在理想的幻灭中陷入绝望,《一掬尘土》的恐惧因此映现。其与诗人T.S.艾略特的名诗《荒原》异曲同工,堪称小说版的《荒原》。  相似文献   
104.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女性被认为是拥有新生力量的"圣母",是能拯救文明的天使.本文也正是从西方文化中的"天命理想"入手,具体地分析了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荒原>中的女性都堕落成了毁灭文明的恶魔,唯一的天使"风信子女郎"也只不过是人们脑海里破碎而美好的回忆,于是荒原的继续荒芜成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类永恒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5.
拼贴和色彩运动是立体主义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它体现了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从根本上重新理解世界的要求。对人类零碎生活经验的重新整合同样也是诗人艾略特的美学追求,在《荒原》中得到了完美再现。《荒原》的拼贴手法主要通过剪辑和内嵌材料两种方法来实现;色彩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荒原》的象征魅力。  相似文献   
106.
野性的呼唤     
烦恼,无边无际的烦恼困扰着巴克。自从带领着它的家族逃亡到这个死寂的荒原上,它们已两天没进食了。长长的一队走在荒原上,灰色的毛映着遍地的黄沙,寥寥的几根枯草,远远望去就像乡间黄土地上那变黑了的河流。巴克一边走着,一边搀扶着它的妻子多莉。五天前  相似文献   
107.
关于《呼啸山庄》这部书,在世界文坛上多年来每谈及十九世纪西欧文学,必会涉及《呼啸山庄》的探讨。本文试运用心理分析理论,通过荒原、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三个意象的分析来解读这部既冷酷无情,又激情无限,既阴森恐怖又魅力肆溢的谜一般的小说,以期找出这部书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郭红  宋絮 《林区教学》2014,(2):32-33
艾略特的《荒原》反映出了一战后西方社会物质世界的荒凉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荒芜,从而导致西方文明衰退的结果。然而,仅仅单纯地再现死寂的画面,或描述、经历死亡并不是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企盼重生,等待希望才是诗人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9.
在爱尔兰籍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所有作品中,《终局》是对“荒原景象”最全面、最完美、最绝望的描绘。 《终局》也称《最后一局》,是贝克特的第二部作品,这部独幕剧始创于1954年,1956年定稿,1957年4月3日在伦敦皇宫剧院用法语首演。像荒诞派戏剧的其他作品一样,此剧并没有任何明显的意义和主题,也没有任何明确的行动,剧中人分为两对:一对是哈姆和与哈姆不可分割的克劳夫,哈姆是一个又瞎又瘫的残疾人,克劳夫是哈姆的仆人兼儿子,  相似文献   
110.
纳蒂·邦波是美国文学的先驱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在其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创作的主人公。"皮裹腿"纳蒂·邦波是美国西部开发的英雄。在他身上融合了文明人和野蛮人最优秀的品质。他是美洲西部荒原上的基督骑士,有未受过教育的人身上所体现的文明的最高原则。他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最初代表,一生都在追求不受"文明"侵犯的自由生活。他是热爱大自然的"森林之子"。在他身上体现了美国早期文学在生态批评上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