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3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依托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对《荒原》的三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经验功能下的及物性角度进行对比,既有过程本身的对比,还有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证实及物性理论在翻译批评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2.
王淑会 《考试周刊》2011,(32):35-36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其"性格与环境小说"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小说多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因此被誉为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环境描写在其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他的《还乡》中。《还乡》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寓意丰富深刻,牵动命运的爱敦荒原更是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83.
《呼啸山庄》和《还乡》同样以荒凉、粗犷而又深沉的荒原为写作背景,并运用象征手法营造小说的悲剧氛围。这两部小说在意象特征、人物塑造和宗教精神方面都有其同异之处,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两部小说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84.
钦努阿.阿契贝被誉为现代非洲小说之父,《荒原蚁丘》是他知名的小说之一,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视角,探讨小说中非洲人民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颠覆,对大众与精英界限的模糊这两个问题,讨论被压抑和边缘化者对主导话语权的颠覆,说明虽然这种颠覆受到抑制,却表现了非洲人民对民族命运的抗争。  相似文献   
85.
苏格拉底有一次指着脚下杂草丛生的土地问他的学生们,怎样除去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铲子铲,有的学生说用火烧⋯⋯学生们想法不一。苏格拉底静静听着,只是笑,最后他说:“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除去杂草吧,一年之后再来看。”一年后,学生们的草地依然青草萋萋,而苏格拉底的土地上却开满了美丽的鲜花。  相似文献   
86.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87.
《还乡》是哈代一本非常成功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叙述了男主人公克林从大都市巴黎回到家乡荒原,试图改造荒原,实施"广泛教育计划",在此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人生变故。文章重点讨论自然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认为荒原在《还乡》中,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活动的舞台,更是小说众多人物命运的缔造者、推动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今天,认真解读哈代,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特·斯·艾略特是西方著名的诗人和评论家,他的著作《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从原型批评角度出发,对《荒原》中情节、人物和意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诗歌的死亡主题和拯救主题。  相似文献   
89.
我从小做梦都在寻找画册,尝见如椽大笔疾走空中,指点迷津,但在现实中投师无门,仅靠在"破四旧"的碎瓷山里翻找匠人画迹,聊慰丹青之情。援藏期间得暇浪迹荒原,访竖牧野老,询僧俗逸闻,兼为《西藏研究》插图搜罗素材。每作钢笔写生,辄乐不思归,归途披星戴月,  相似文献   
90.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象征主义的经典诗作《荒原》是反现实主义的,笔者却从主题、内容、语言和表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荒原》的现实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