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格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如何使用微格教学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讲解技能。示范技能和教法技能。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实验稿),(以下简称新大纲)新大纲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设计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有较大的突破,确立了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崇文、宣武、丰台、石景山等8 个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指导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 提出了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观察、逻辑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现役男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参加我国2008年奥运会及未来男子竞技体操训练的后备人才数量、年龄结构、技术水平、运动员竞赛能力及特点等现状进行分析,确立了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的目标定位,并提出应对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挺身动作在体操支撑跳跃项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出现在第二腾空这一环节,是衡量支撑跳跃动作质量的主要环节。因此,也是支撑跳跃项目中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学生已能掌握分腿和屈腿腾越动作后,挺身动作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了。那么,在学生能跳过山羊和跳箱后,再如何对挺身动作进行教学,我们利用以下几种辅助练习方法帮助进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综述、调查研究与质性研究等方法对体能素质“课课练”教学模式的重新提出、理论依据、教学原则、研究方法等问题展开全面论述,对已取得的成果加以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小学体能素质“课课练”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主要结合“大课间”开展“课课练”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体操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内容的一部分,其中有些内容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学生受伤,因此,需要合理、及时和良好的保护与帮助。在这个环节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何能够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避免学生受伤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掌握体操教学内容的关键,更是全面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99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心理测验法对本院9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同时提出维护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回顾及其训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科学预测单杠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把握当今单杠技术发展潮流,从中发现单杠训练中的客观规律,达到科学化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方法:采用自编的《体育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对12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施测,再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知识的特性、形成及影响因素等加以研究。目的:通过对体育教师实践知识的现状、影响因素的考察,增强教师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论:不同性别,职称、地域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实践性知识可通过自我反思和理论提升两种途径获得,教师实践性知识可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加以传承;教育理念、自我的认识、教学策略以及反思是影响体育教师实践知识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