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64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739篇
教育   45912篇
科学研究   11428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4295篇
综合类   2997篇
文化理论   269篇
信息传播   4635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1019篇
  2022年   649篇
  2021年   916篇
  2020年   1025篇
  2019年   1040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1006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2380篇
  2014年   4991篇
  2013年   4548篇
  2012年   4887篇
  2011年   5413篇
  2010年   5031篇
  2009年   4839篇
  2008年   6027篇
  2007年   4824篇
  2006年   3207篇
  2005年   3434篇
  2004年   2787篇
  2003年   2295篇
  2002年   2000篇
  2001年   1651篇
  2000年   1346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写作任务群的方式冲破传统习作教学“为写而写”的樊篱,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起点来设计写作大任务,以系列化的项目完成为要点来涵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以交互式的人际交往为落点来彰显写作的题中之意,是积极探索“需要”导向的写作任务群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未出国中外合作班学生全英课堂教学适应性做出调查,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人际关系、学生自评、教师素养的平均值、标准值、百分比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与回归的行内人员进行对比,从而提出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中外办学学生海外输出适应性方面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攀升,使得我国在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变革与优化,尤其在教育领域之中,我国展开了全面化的教育改革。改革逐渐深入,使得语文方面的实际教学中,产生了一种多文本式阅读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拓宽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知识面,还能优化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知识结构,对我国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事实上,主题语境的教学模式亦是英语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立足于人与社会科学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使得英语的话题语境得以充分的拓展。而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有诸多的因素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成效,基于此,教师则需加强对于教学环节的重视,以提升语境下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8.
现行的课程体系远不能适应从教师权威向学生主体转变的要求。针对先进飞行器制造技术的特点,将飞行器制造相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对多课程协作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构建基于飞行器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的多课程协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现有相关课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反馈评价等进行改进与优化并应用。梳理专业相关教师资源及实验条件,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采用献资料、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法,对获得前29届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分布进行分析,试图探讨获取主办权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了其发展趋势。并对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进行了分析,引发出—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咀克赫茨伯格(Fro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通过对美国匹兹堡地区的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的调查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把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