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5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教育   20141篇
科学研究   214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040篇
综合类   19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902篇
  2019年   643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982篇
  2013年   2111篇
  2012年   2599篇
  2011年   2604篇
  2010年   1665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567篇
  2007年   1928篇
  2006年   1789篇
  2005年   1520篇
  2004年   1410篇
  2003年   1118篇
  2002年   826篇
  2001年   646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ABSTRACT

Purpose

The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24 hMG) provid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physical activity (PA), screen-time and sleep-duration, which preschoolers should achieve for a healthy day (24 h).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analyse preschooler’s adherence with the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2.
Drawing on accultur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literatures, the present research extends on initial work on social group connectedness among older immigrants to examine i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the well-being benefits of participating in heritage culture groups. Older immigrant clients (N = 66) of six aged-care agencies in Australia were given diary booklets in which to complete a set of measures on selected days when they did or did not attend the agencies’ heritage culture group activities, over a 2-month period. Results showed that heritage group participation reduced loneliness and increased well-being. Future research should replicate and extend these findings to assist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heritage culture group participation aids first-generation older immigrants with aging successfully in a foreign lan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C)、低负荷运动训练组(LT)、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MT)、高负荷运动训练组(HT)和极高负荷运动训练组(ST),每组10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6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方案结束后,取腓肠肌样本,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线粒体Ga2+含量、胞浆NADH、NAD+、ATP和ADP含量,以及ICD mRNA转录水平。结果:(1)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S、ICD和α-KGDH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且CS和ICD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均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α-KGDHC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HT组 > MT组 > ST组 > LT组 > C组。(2)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a2+ 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胞浆NADH/NAD+和ATP/ADP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比值由低到高顺序为:MT组 < ST组 < HT组 < LT组 < C组。(3)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ICD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 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结论:低负荷、中等负荷、高负荷及极高负荷运动训练均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功能,且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效果最佳。其机制与胞浆NADH/NAD+和ATP/ADP比值、线粒体摄钙能力及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础上,引入身体活动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构建扩展TPB(METPB)模型,检验该模型对9~19岁青少年群体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适用性,探讨该模型对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青少年MVPA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纳入习惯行为与执行意向后,METPB显著地提高了其对身体活动行为的解释力。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MVPA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31.4%的行为意向方差;行为意向和习惯行为对MVPA行为有显著性影响,解释了18.7%的行为方差;执行意向加强了行为意向朝实际行为的转换。METPB模型对于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MVPA意向及行为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规范对小学生与初中生MVPA意向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对高中生的MVPA意向并无显著性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对3个阶段学生的MVPA意向产生的影响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不断增强。建议:在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干预中,政府、家庭、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身体活动参与的正确态度,提高其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培养其参与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且在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时考虑学习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锚泊安全评价精度,保障船舶锚泊安全,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未考虑评价等级界限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将正态云可拓理论应用于锚泊安全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可拓学的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的方法分别确定锚泊安全评价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通过经验因子将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结合。构建基于正态云可拓理论的锚泊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可拓物元的关联度,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锚泊安全等级。根据信息熵理论定义可信因子,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易于定量计算。实例计算验证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相继召开,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高职院校也正在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全员、全课程、全过程。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是建立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献检索课网络化考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献检索课考核方法的分析 ,提出网络化考核的模式 ,对所研制开发的“科技文献检索课考试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及系统功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设计作为提高产品高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受到社会普遍重视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设计教育的繁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当前我国设计教育层次良莠不齐的现状。构成主义摄影的杰出代表莫霍伊·纳吉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设计学院包豪斯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现代设计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摄影表达可能性上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与实践,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希望能给我们当代的设计教育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9.
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江西 18所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 15项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程度的统计分析 ,提出建立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体系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调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 ,目前高年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量少 ,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 ,校园为主要的活动场所 ,每周活动次数 1~ 2次为主 ,每次活动时间 6 0 min以上 ,以中等活动负荷为主 ,呈多元化的活动目的动机 ,活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