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以来,学术界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围绕着提出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和制度保障三个部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如:基础研究薄弱、宣传解读性成果较多;不同理论观点缺乏碰撞与争鸣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学生的各科会考成绩,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共计9门课程,使用因素分析方法对“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高考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门课程可以科学地分为三类:“文科综合”包括历史、政治、地理三门课程;“理科综合”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三门课程;另外三门课程数学、英语、语文可以看作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需要学习和考试的课程。这恰好与“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高考方案相对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考察古今对《论语》的诠释,探讨并勾稽孔子"乘桴浮海""欲居九夷"之语中长期尘封湮没的历史内蕴。从而,认定孔子之言,于假设虚语之中,蕴含着欲"见贤思齐"之意,即有鉴于箕子封于朝鲜、渡海推行其道的史实,而有志于作第二个箕子。如此,则现今研读《论语》,若仅就文释义地讲解"乘桴浮海""欲居九夷"之语,而遗弃其深沉的历史内蕴,似乎难免于买椟还珠之嫌。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通变》篇中关于"九代"的论说,各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以"九代咏歌,志合文则"为中心,从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和《通变》篇的主旨出发,对几个有争议的朝代(楚、汉、刘宋)的文学特点分别进行论述。无论从题材亦或手法,秦汉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刘宋文学则多不符合刘勰的"宗经六义"的特点。通过较为详细的论说,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的"九代"为黄、唐、虞、夏、商、周、楚汉、魏、晋。  相似文献   
5.
2014年董仲舒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不乏上乘佳作。传统问题热点依旧,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研究更具时代关怀,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结合;学术反思是本年度研究新热点;《衡水学院学报》继续成为董子研究的重要平台。但本年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上、海内外董学研究的交流切磋方面有待改善和提高。可以说,2014年是董仲舒研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诗人杨方,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驻校诗人,其诗集《骆驼羔一样的眼睛》,以诗“词”题,有一种漫溯的效果,她让词成为她的诗意构成方式,成为一种诗歌的物件,并成为灵魂的一件护身符,从而呈现了她的经世之思与内在情调。故乡,是她的原初的情结,是故乡之于她的纠结和疼痛。花间、草木、流水,是她寻找到的可靠的遮蔽,并逐渐完成一种整合的、有节律的诗性生命形式,市诗性文化的浪漫体验和精神故乡的现实寻根,有机成为整体,完成陶醉和安放的永无止息的生态境遇和精神归宿。秋风,是她获取的清醒的力量。杨方依靠内心的力量离开了自身,观看和瞩望着秋风中万事万物的存在与涅,在精神故乡的永恒追寻中,她保持着对深不可测的生存意图的真诚。  相似文献   
7.
多源流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约翰·W·金登提出、用于解释政策过程和政策变迁的理论模型。使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历经的两次重大变革,2001年“以县为主”的变革是农村税费政策外溢的结果,而2006年“新机制”的出台都是三条源流汇合、政策窗口开启导致政策变迁发生。从对我国政策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源流理论于我国同样具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A number of papers have focused on UN policy formulation process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particular issues come to policy-makers’ attention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very early stage of policy formulation, called agenda setting, remains under-researched and more so in multilateral contexts. Applying Kingdon’s multiple streams model to the example of the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SD),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trajectory of the policy from being just an idea to the point of being placed on the UN agenda. This paper goes on to argue that there are three conditions that supported the successful trajectory of DESD: a funding-backed policy entrepreneur, policy oligopoly, and a highly predictable policy window. It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is to fill the gap between current studies and theories by presenting an analysis of one policy in a multilate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感通哲学”或“感通的形上学”,以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易传》的阴阳之思为思想资源。唐君毅的感通思想缘于对当今人类生存处境最深层的回应,是宋明理学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一思想具有基础性、融摄性、超越性、次第性、历程性和方向性特质。唐先生通过感通之理,深入系统地探析哲学史内部的问题、环节、脉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