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1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教育   58755篇
科学研究   698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719篇
综合类   1465篇
文化理论   141篇
信息传播   442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1466篇
  2014年   3908篇
  2013年   4054篇
  2012年   5183篇
  2011年   5668篇
  2010年   5060篇
  2009年   5353篇
  2008年   5691篇
  2007年   4524篇
  2006年   4166篇
  2005年   4284篇
  2004年   4081篇
  2003年   4162篇
  2002年   3415篇
  2001年   2460篇
  2000年   1912篇
  1999年   779篇
  1998年   551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448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而在市场选择人才而非人才选择市场的今天,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必须加强工匠精神培育,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下就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4.
教育如何围绕学生全面成长这个主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幸福完整的人?5年前,一粒种子落户我家窗缝,它奇迹般的生长过程启发了我对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深度思考,并逐渐完善了一个教育思路:将每一个孩子看作一粒独特的、有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种子,而不是一张张可以随意涂写的白纸。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领域掀起了信息化教学的热潮。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多媒体教学继承和创新,多媒体教学成了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多媒体教学相关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相关分析"和"多媒体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这三方面入手,就多媒体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运用研究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7.
8.
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实用技术系统。它具有效率高、见效快、信息反馈及时等显著特点。 笔者就镇炼化公司第二热电站循环  相似文献   
9.
体育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新时代的抉择。体育创新是中华腾飞之翼,是强国健民之本,是中华体育进步的永恒之魂。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创新对实现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创新可从多个层面加以分析与研究,如,既可从掌握、应用与创造三个层面去分析,也可从授受体育、独立体育与创造体育三个层面去把握。然而,无论如何,学校体育的终极目的不会发生变化,那就是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基于此,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创新,应该首重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二次曲线拟合使用标准特征值分析算法。通过统计分析技术 ,可知该技术在拟合数字二次曲线时 ,存在估计偏差大、均方误差大的缺点。其产生原因是数据噪声的有色性和自相关函数矩阵的条件数过大 ,因此白化数据噪声和正则化变换是提高曲线拟合的有效措施。这从理论上有力地支持了Hartley提出的正则化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实验 ,表明了降维EVD技术固有地同时具备噪声预白化功能和数据正则化功能 ,因此它能给出均方误差相当小的无偏估计。由于它无须进行预白化变换或正则化变换 ,并把最优化过程的维数从 6降为 2 ,所以它还具有计算快速、实现简单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