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27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教育   35996篇
科学研究   5643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1734篇
综合类   1453篇
文化理论   746篇
信息传播   40204篇
  2024年   399篇
  2023年   1640篇
  2022年   1147篇
  2021年   1748篇
  2020年   1786篇
  2019年   1677篇
  2018年   858篇
  2017年   1436篇
  2016年   1920篇
  2015年   3241篇
  2014年   6288篇
  2013年   5092篇
  2012年   7158篇
  2011年   7037篇
  2010年   6024篇
  2009年   6023篇
  2008年   7432篇
  2007年   5293篇
  2006年   4308篇
  2005年   3880篇
  2004年   2968篇
  2003年   2741篇
  2002年   2015篇
  2001年   1537篇
  2000年   1212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写作任务群的方式冲破传统习作教学“为写而写”的樊篱,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起点来设计写作大任务,以系列化的项目完成为要点来涵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以交互式的人际交往为落点来彰显写作的题中之意,是积极探索“需要”导向的写作任务群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媒介权力作为第四种权力,影响着媒介形象的塑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媒介权力对女性形象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体育媒体有必要塑造健康的女性形象。受媒介权力的正面影响,体育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和传播受众理性化等特征。然而,以媒介缺位、媒介错位和媒介越位为表征的媒介权力异化,塑造了有偏差的女性形象,引发了受众对女性的不合理认知。未来受媒介权力的影响,体育媒体应在全媒介时代背景下丰富女性体育传播媒介,机会均等观念下均衡配备传播主体,性别平等理念下合理发布传播内容,培养理论视域下积极引导传媒受众,以促进体育领域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攀升,使得我国在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变革与优化,尤其在教育领域之中,我国展开了全面化的教育改革。改革逐渐深入,使得语文方面的实际教学中,产生了一种多文本式阅读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拓宽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知识面,还能优化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知识结构,对我国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9年11月,我要在乡集体教研活动中讲公开课,校领导和同事们一次次在本校为我搭建磨课平台,课件几经修改,最终成型。但是我心里非常明白,公开课所要面对的是陌生学生,这对我的教学技能而言是一次非常重大的考验。而且我还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完全没有学习过授课单元的内容,甚至有些人连最基本的单词也不认识,我的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但是转念一想,此时紧张是不行的,我和同事们已经为这次公开课做了精心的准备,共同设计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3个环节的课堂流程。我相信,只要我耐下心来,仔细引导,这些素未谋面的学生也一定能和我配合默契,共同展现出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高校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独特灵活的思政教育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内涵,使得学生能够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和提升。而针对目前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如何挖掘志愿服务的新内涵、开创志愿服务新形势是需要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