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41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阳  张镜宇 《当代体育科技》2020,(7):208-208,210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以及体现,其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中华武术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并逐渐被世界更多人认可和接受,不但是由于其精湛的武技,还由于其含有的谦逊、仁义、忍耐、坚持和宽容等武德以及武术精神。本文主要阐述了武术中儒家"仁礼"思想的体现,同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仁礼"思想对武术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雪飞 《辅导员》2014,(15):42-43
在"孔子教室"里,没有紧张焦虑的考试压力,学习更看重孩子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自主性;在"孔子教室"里,孩子们没有"等级分明"的个体优劣,做事靠的是"独学而无友,则固陋而寡文"的合作精神:在"孔子教室"里,没有喧嚣浮躁和激烈争斗,崇尚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考改革方案地逐步推进,传统文化的考查成了新的热点。学生备考高考,古代诗文无疑是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2010—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语文试题,发现古诗文命题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80):183-184
乡愁对于和平时代的80、90后来说似乎是个遥远而费解的话题,本文从历史、传统、文学和民情等角度言简意赅地提出了笔者对于中国式"乡愁"情结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客家土楼及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民居。这种民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它是由北方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建造的。由于南迁这些移民与当地土著人融洽而形成汉民族的另一民系——“客家人”。在异域的荒野中,客家人采用生土夯筑形成自己的独特家园——土楼。土楼历史悠久、形态各异、布局合理、坚固耐用。它不仅组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更构成了独特的“土楼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12地市1207名18-25岁农村青年的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地区、化程度的农村青年人际价值选择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其代际、同辈人际价值观念既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也有对新的现代价值观念的接受。在某些个别项目上,不同类型农村青年的人际价值观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对构建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具体而言,儒家的“仁”利于建立和谐、协调的企业管理机制;“礼”有助于构建正规、严格的企业管理规范;“中庸”便于掌握适当、适度的企业管理方法。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本文主要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三个方面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仁政爱民”的治国思想,主张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教师可以把文言文中儒家治国思想的散珠碎玉串连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思考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在很长时间里,占据中国社会思想舞台的中心,并对中国政治法律制度造成深远的影响,尤其汉唐两个朝代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杜诗中的忧患意识,并认为这种忧患意识是带着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观察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是杜诗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动力所在。而杜甫诗中忧患意识的思想根源却存在于儒家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