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武”与“舞”的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为吸取武舞结合已有经验,探究其艺术特征,开拓更大发展空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摩、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在探讨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起源及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第二届全国体育院系大学生体育艺术节获奖舞台剧作品《武动巅峰》为例,对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武”与“舞”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机融合,展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节目创编、音乐、灯光运用、服装、道具配备等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出现了愈加深入的有机融合。认为在继承武术和舞蹈的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形成武术表演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多元舞台表演,是舞台剧重要的发展方向。建议进一步加强武术表演和舞蹈、杂技、艺术体操等相结合的实践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艺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更多从业者开始投身武术艺术作品的创作,并由此催生了对武术指导、编排及演艺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表演(武术)专业因应而生。以上海体育学院新成立的表演(武术)专业的专业建设探索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在解决思路上提出一些意见。研究认为:1)表演(武术)作为跨领域、跨方向的交叉学科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表演(武术)专业融合了武术与表演两个母学科建设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使自己从宏观上结合了二者相互关联的现代化学科建设特点,从微观上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武术功底与表演能力的多方面复合人才;而另一方面,因为表演(武术)专业在能力体系上存在多方向性,建设过程中又存在背景交叉、内容交叉、学科交叉等现实问题,令其在设立至今的几年间尚未从学科层次上寻得本专业存在的学术本源。2)表演(武术)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播进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是文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脱节,提出表演(武术)专业未来学科建设应以“师资力量”为基础、“体系建设”为保障、“生源接收”为动力、“源于技术,融于艺术”的武术美探索为内涵的多层次学科建设模式,从而为未来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武术影像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现代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浅谈篮球基本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功”这个词是从我国传统训练方法——“练功”发展来的,它长期流传在武术、戏曲、杂技、书法等各行各业的基础训练中。如武术中有腿功、腰功、鼎功、(足庄)功等;戏曲中有唱功、做功、念白、武打四种  相似文献   

4.
虚拟表演是形成中国传统戏曲独特舞台风格和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组成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作为虚拟动作表演,应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一种人体的外部动作,而不是一种内心情绪协作;其次是模拟一种具体的生活动作;最后是要"还原"在观众的联想中,被虚掉或部分虚掉的对象(实物、环境等)。虚拟表演具有两个独特的艺术特点:外化动作主要不在于求"真",而在于求"美";不在于求"意象"的再现,而是求"意象"表现之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圆美"——武术套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新规则中,提出了套路“高难新美”的发展方向,明确指出“美”是今后套路的发展方向之一。套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在武术套路中广泛的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套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套路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武艺之文道     
武术是文化也是艺术,一种独特积淀的文化,另种表达的艺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点,着重探讨了武术文化对民间舞蹈、戏曲杂技、武侠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武术与中国戏剧艺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与中国戏剧艺术是两种不同的化形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从起源就有着密切地联系,在戏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戏剧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戏剧艺术对武术表演,器械的演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盖叫天的《粉墨春秋》看旧时科班的戏曲人才培养方式,对艺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办学机制的完善,尤其是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启示颇多。科班教学,在艺术职业人的艺术技能、艺术素养、职业操守、人格情感的综合养成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和做法。它注重“融合”式教学,符合现代美育特征。唯有德艺“双育”才能结出德艺“双馨”之果,融于情感,内化于心,心悦于理,才能诚服于业,这正是美育的方法。美育即以美化育,以美养德,它有别于“课程思政”,能促进艺术职业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成效,并不能以艺术职业技能教育来取代。作为一种“无用”之用,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中可以与杂剧、传奇并列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传奇向一种新的戏曲样式的发展。折子戏的产生,约在明代中后期。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与传奇自身的发展要求、人们的审美需要、戏曲的基本精神以及它作为表演艺术的特点密切关联。折子戏最初脱胎于全本戏,在长期的创作、表演和接受过程中被加工、完善、淘沥、选择,最终成为戏曲经典,堪称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依其题材内容和情感倾向,大体可分为悲剧、喜剧和闹剧三种类型;根据唱、念、做、打的表演方法,呈现出四种主要的形态。折子戏在艺术形式、表演技巧、审美效果以及推动戏曲的全面进步等许多方面显示出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由于受到视觉文化时代感性审美的影响,当代武术出现了极端化的发展倾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武术的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传统与时尚”“技击与艺术”“文化与物化”等多维二元关系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只有坚持武术的传统并且使之与时代特征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武术传统的与时俱进性,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只有抓住武术的技击本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化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满足全球不同地域异质文化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认同武术的文化价值并且积极的通过“物化”方式进行全球化传播才能将武术发扬光大,才能增强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以“大武术观”的理念视野,对武术的继承与创新或曰武术的“变”“常”问题的理性探讨,为武术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12.
娱乐性是中华武术一个重要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娱乐性武术便有较多的出现,至两晋南北朝,武术的娱乐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徒手的拳搏与角抵有较多开展;武术表演被正式列为宫廷娱乐的项目;武术器械的娱乐性项目亦较多;武舞有进一步的发展;流传与杂技项目接近的娱乐表演性武术──角抵戏;武术与戏曲的结合亦有较多发展;出现我国最早的射箭银杯赛。在此一时期,娱乐性武术中出现了较多的国家、民族意识,赋予武术竞技更为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自身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艺术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探析。研究认为:武术技术技法是构成中国武术形式与内容的要素,其因自身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构成了中国武术的“程式”,而由武术技术技法组成的武术套路,则成为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表现形式。通过“提纯”与“美饰”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及以“虚拟”显“真实”的艺术表达方式,武术拳家们对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进行了“程式化”操作,实现了对中国武术的艺术化处理,赋予了其艺术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澳门庆回归《千人南拳》设计与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人南拳节目是为庆澳门回归而组织的大型表演活动。为把单纯的攻防技术动作和以个人表演为主的传统南拳提升为融武术、音乐、艺术和队形变化于一体的大型团体表演。赋予节目深刻的思想性、浓郁的艺术性、精湛的观赏性和武术的专业性。就演出人员——中学生的挑选与训练、套路的编排、服装和音乐的选定等方面进行了多方论证和反复实践。千人南拳的设计编排,为探索武术运动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去编排大型的集体表演项目做了旧有成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学角度借“线”来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解读武术的线性之美.认为,武术的线性表达并不仅仅是身体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还是“武术精神”的表达与传承,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武术的线性之美主要表现为含有技击意义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构成多样化套路风格的流动之美、表现武术文化张力的中和之美,以及体现“天人合一”人文内涵的意蕴之美.武术技术动作长短、节奏、方向的线性变化,不仅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实践需要,也是当代武术向艺术武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表现.  相似文献   

16.
挖掘历史、探究本土经验以观照当下是研究武术教育问题的重要理路。对中央国术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的思想渊源与开展基础、教学实施及其成效进行研究发现:中央国术馆通过贯彻和实施“打练结合”教学模式为中国近现代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成为中国学校武术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囿于强种救国的时代背景,该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未能有效探索武术教育的“技外之理”。 从中央国术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表演”和“技击”应成为武术专业教育术科教学的“一体两翼”;从“打练结合”到“打练融合”方能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重视“打练融合”技外之理籍以落实武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挖掘历史探究本土经验以关照当下是研究武术教育问题的重要理路。研究在史料蒐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中央国术馆武术教学模式为“打练结合”。基于此,运用历史比较法、文本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对中央国术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的思想渊源与开展基础、教学实施,及其成效进行了研究。中央国术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武术应用能力为主旨,将武术的基本功、套路和格斗进行组合练习的一种教育实施程序。中央国术馆通过贯彻和实施“打练结合”教学模式为中国近代现代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使其成为中国学校武术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囿于强种救国的时代背景,该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未能有效探索武术教育的“技外之理”。从中央国术馆“打练结合”武术教学模式中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表演”和“技击”应成为武术专业教育术科教学的“一体两翼”;从“打练结合”到“打练融合”始能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重视“打练融合”技外之理籍以落实武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传统”是对个性化的块茎事项广泛认同后,凝练出一统化的树状法则,使得文化在遵循这种普适规律不断地发明中世代相传。对“传统的发明”中,富有活力的民间块茎思维生成是一种充满自由的发明,这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具备高度整合能力的国家树状思维则是集大成的发明关键。经过实证与理性分析,源自民间、有待于国家进一步支持的,通过故事情节制造悬念、以丰富的传统拳种展示技术自由的“竞艺武术”是继“竞技武术”之后的“传统武术”的当代再发明。“竞艺武术”不仅符合当代体育竞赛属性,还充分地继承了武术传统,平添了传统文化含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不失为武术文化演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声乐是在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传统形式的孕育下,借鉴与融入西方演唱技法(美声唱法)及相关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的歌唱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风格特征和强大的艺术包容性。在民族声乐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西化倾向,失去了民族声乐本源的风格个性。所以,我们在借鉴与创新的过程中,不应该摒弃本源,应充分借鉴和运用传统戏曲、曲艺等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20.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