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拟态环境是指广告为引导消费,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超真实的、仿真的媒介环境。广告创意的过程同时又是对文化的创新过程。广告、拟态环境与西方文化之间密切相关,广告通过建构拟态环境,不断汲取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来彰显广告文化的时代特色,积极承担创新文化的社会责任。同时对于在广告中存在的一些对西方文化的误用、误解等问题认真分析,努力克服,以求为发展新文化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广告媒介中的怀旧思潮进行深入解读,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广告媒介文本,从生产、消费和风格三个层面,探讨当代广告媒介文化中"怀旧"的产生、"怀旧"的风格以及"怀旧"与当代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一、被生产、制造的"怀旧" 最近几年,广告中涌现出了一股"怀旧"之风,许多广告开始喜欢把童年往事、传统生活方式和老城市街景、历史和民族风情以及昔日经典的品牌作为广告的对象、主题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王亚炜 《新闻界》2007,(4):133-134
本文通过对新广告媒介的界定,介绍了新广告媒介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它们涌现的技术、社会、商业原因,归纳了新广告媒介具有的共同特征,指出新广告媒介的出现为广告人拓展了创意空间,也为广告主进行多重传播、优化媒介投放策略、全方位塑造品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广告媒介接触频度、广告媒介接触偏好、广告媒介信任度三个维度,考察广告媒介接触行为对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广告与媒体的联姻向来能够体现媒介经济的产业化特征,实践中媒介产业链都离不开广告运营环节,因此,受众在享受文化内容传播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商品信息的冲击。在众多媒体形式中,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一直以来都是广告经营的重镇,因此,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广告内容满天飞已成常态,而那些代表精英文化的媒体对广告表达则相对谨慎,即使涉及也采取相当苛刻的选择标准。很多人认为,图书作为一种系统性表达文化内涵的媒介形式,其厚重的文化传承功能决定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与广告媒介研究相关的五本代表性刊物进行研究,对1981-2008年以来中国广告媒介的研究文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十个不同的指标角度来探讨中国广告媒介研究变迁的特征,从中审视广告媒介研究学术体系中所存在的不足,为推动广告媒介学术研究进程提供阶段性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川  田烨 《传媒》2019,(10):80-82
广告文案及其诉求策略是社会文化、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广告营销理念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品牌竞争加剧、市场环境更趋复杂。通过审视后互联网时代广告文案策划与产品诉求及情感诉求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系统掌握后互联网视域下品牌广告文案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与媒介深深交联,故媒介通过符号体系表意时,能够而且必然执行着意识形态功能:将种种文化观念予以自然表达,使这些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获得强化;并且不自觉认同,成为主体的内在期待;从而维系现有文化。所以,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价值观念。媒介广告也不能例外。当人们日益慨叹广告之强大渗透力时,大概已深切体会到现代广告具备的另一功能——除表层功能:“推销商品”之外的深层功能,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所言的“创造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9.
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以及广告媒介被称为广告市场的三大要素,媒介购买公司源于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广告活动.本文通过对广告市场传统三要素的阐释,追溯媒介购买公司与广告代理公司发展的渊源,探讨媒介购买公司作为独立要素对当今广告市场的影响和对广告业的推动,预见媒介购买公司将成为广告市场第四要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程颖  胡小纯 《新闻世界》2012,(8):150-151
在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中,广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广告为商品建立符号意义,它弱化甚至可以说掩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凸显其交换价值。它用一种同义反复的方法鼓舞着需求的膨胀,通过大众媒介使得消费主义盛行。本文对鲍德里亚广告观做一个总体的述评,试以更全面的态度看待广告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1.
屈雅利 《新闻界》2008,(1):138-139
本文认为提升电视广告的价值要从五个方面入手:提升广告的文化品格,注重故事化、娱乐化、动态化的广告创意,实现精品化、聚群化的广告编排,通过广告分级制度的建立净化广告的播出环境,提高观众的广告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形态下其传播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图形符号为媒介的视觉传播。现代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商品所赋予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文化价值,即商品的文化附加值,而广告表现的商品文化附加值必须通过将其转换成图形符号才能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因此,研究视觉文化形态下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及特征,更有利于广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张恕 《东南传播》2010,(1):123-125
《中国路、大众心》是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视频品牌广告,广告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表达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爱和理解。本文是对《中国路、大众心》电视广告的视觉表现和在受众心中产生联想的分析,通过视觉元素的文化内涵、情感意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的分析,大众品牌与受众认知图式、媒介框架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广告可以借鉴的创意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对我国当前农村广告媒介尤其是对四川地区农村广告媒介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广告媒介现状,指出媒体业界、教育界、政府部门应协同加强对农村广告媒介的研究和开发,发展适应农村市场的广告媒介,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晚清大众传媒广告已发展成图书和报纸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章通过对形式多样的媒介广告进行梳理,对其内容进行分析,由此进一步探讨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内容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6.
杨英新 《新闻知识》2012,(8):38-39,30
广告信息通常呈现在媒介语境之中,媒介语境可以通过调整涉入度、营造情绪氛围、迁移态度影响广告的说服效果。广告主应注意广告说服形式与媒介语境涉入度匹配,合理利用媒介语境引发的情绪,使广告格调与媒介语境格调一致,并选择好感度高的媒介语境。  相似文献   

17.
广告素养是媒介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应地,广告素养教育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所谈的广告素养,可以被描述为公众对各种媒介发布的广告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广告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广告素养教育,也即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广告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众具有健康的媒介广告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广告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视政论节目是近年来台湾最强势的媒介形式。本文立足政治文化与大众传媒互动框架理论对台湾60多年历史进行长时段观察,发现台湾社论、政治广告和政论节目等媒介形式其不同的强盛时期,分别与威权主义政治文化、启蒙主义政治文化与"群粹主义"政治文化一一对应。台湾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催生了台湾政论节目,推进了台湾媒介形式的嬗变,也带来台湾媒介政治话语主体的结构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湖南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发展自己的本土广告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告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湖南特色的本土文化,探究湖南能否借助强大的媒介优势,将广告产业与潇湘特色文化融合,打造独具一格的"广告湘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媒介生态视角出发,认为广告编辑环境同媒介生态一样,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结构;组织生态因子、技术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和信息生态因子构成了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协调配合,共同建构一种平衡、和谐的广告编辑环境。并提出,应该以小众为核心,建构具有针对性的组织环境;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打造具有媒介特色的文化环境;消除噪音,营造清晰的信息环境;做好信息引导,形成和谐的传播环境等,使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