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IC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新服务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过程,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构建基于电子阅览室、基于分馆、基于合作的多层次、多形式的IC(Information commons),创新并完善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空间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三个方面对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出谢菲尔德大学在IC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在借鉴此经验基础上探讨建设理想图书馆IC的几点启示,对于我国创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IC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空间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三个方面对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出谢菲尔德大学在IC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在借鉴此经验基础上探讨建设理想图书馆IC的几点启示,对于我国创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基于分馆的Information Commons(IC)读者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琼  于静 《图书馆论坛》2007,27(5):24-27
概述国外图书馆界的IC读者服务模式的先进经验,并设想我国图书馆在分馆基础上构建IC。通过阐述分析分馆IC的优势、分馆IC与馆的关系、构建条件、服务内容,充分整合分馆资源、环境、人力、技术与服务,发挥分馆的学科优势,创建一个为用户提供层次更深、功能更完善的一站式读者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IC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调查了国内外35所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案例,以国外三所、国内二所共五所大学IC为例,从空间、资源、服务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IC的差别。随后,提出了我国建设IC可能遇见的问题并做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新的IC2模式,从IC2人文拓展计划的实践入手,具体阐述了其目标与思路、内容与实践的案例及典型特征,指出了人文拓展计划非常适合于现代大学图书馆对读者的教育引导、文化陶冶及服务深化,为其他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IC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关系到IC的运行效果,更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只有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为整体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才能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为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信息共享空间(IC,全称Information Commons)是图书馆界面向读者引入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文章利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112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IC建设现状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IC建设存在理论研究超前、实践深入研究不足等问题,这为今后我国高校图书馆IC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概述IC的不同提法、优点及其模式,探讨IC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学习提供的全面支持与服务,在IC原有服务的基础上,提出大学图书馆IC英语学习支持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如何延伸服务触角,如何将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读者日益熟悉的移动式信息阅读环境相结合,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文章立足于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背景,阐释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特色品牌IC2创新服务模式的全新探索实践,指出移动阅读环境延伸了IC2创新服务空间,使服务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图书馆及院系所关联的实体环境或网站,而是与用户相伴随行,从而形成了一个移动的、全方位、泛在的服务空间。移动阅读环境也深化了IC2创新服务内涵,手机图书馆、移动电子教参打造的“智慧泛在课堂”等,成为IC2创新服务模式的全新服务内容。文章最后对IC2创新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IC2:一种全新的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和 “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两种IC服务模式的进行互补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IC2,并介绍IC2提出的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预期目标和组成要素,而后对IC2服务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12.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图书馆的Information Commons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美国布里汉杨大学图书馆成功开展了IC.文章介绍了其开展IC的实施准备工作及实施的概况,描述其IC的主要组成部分及运行机制,总结其成功开展IC的因素,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IC所应注意的问题和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IC的涵义、IC的构成要素,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提出了图书馆构建IC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息共享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兴起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目前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主要阐述该服务模式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本土化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以及为使其成功运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的概念、功能、特点和模式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大学图书馆IC的理论研究,认为大学图书馆IC对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IC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科IC的规划设计、服务内容和实施策略诸方面,探讨目前高校图书馆为学科教学与科研提供学科资源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学图书馆服务对象分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图书馆首先是学校的,大学图书馆的使用权是一种特权,获得这种权利需要具有一定的资格。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根据自身建设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细分读者类型,给予读者不同的图书馆使用权利,进而实现有效的管理,为读者和社会提供更优良细致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IC服务模式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向,从3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IC服务模式的引进和建设,即图书馆IC服务模式建立和发展简介;图书馆IC服务模式引进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图书馆IC服务模式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政府、大学、大学图书馆都非常重视残疾人工作,大学图书馆的残疾读者服务比较成熟。通过对加拿大大学图书馆残疾读者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注册制度、服务项目、意见反馈、服务合作等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残疾读者服务的启示:增强服务残疾读者的意识、搜集残疾读者的基本信息、加强残疾读者服务的资源建设、开展专门面向残疾读者的服务、提高馆员服务残疾读者的素质、注重残疾读者服务合作。  相似文献   

20.
以对香港中文大学、城市大学等6所院校图书馆IC调研为基础,详细分析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IC的建设与实践,指出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IC对于整合资源、构建共享式学习和协作环境,促进校园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国大学图书馆构建IC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