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科技监测理论及应用发展迅速,作为科技监测方法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科技监测领域相关的应用成果已较多。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基于文献计量的科技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次,对现有部分常用的科技监测应用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研究相当活跃,出现了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等分支学科,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流派。作者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文献计量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文献计量学概念的再认识、文献计量学测度指标的分析、文献计量学应用分析等),对目前文献计量学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对于文献计量学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研究相当活跃.出现了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等分支学科,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流派。作者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文献计量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文献计量学概念的再认识、文献计量学测度指标的分析、文献计量学应用分析等),对目前文献计量学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计量学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霍丽萍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40-42,92
针对网上文献信息的飞速发展,作者分两个部分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计量学。一部分是文献计量学研究中对网络资源尤其是网上数据库的应用;另一部分探讨了文献计量学在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概述《科学计量学》期刊近30年中外学者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特别是合著分 析法等方法在国际科技合作的起源和发展,科技合作的主体和收益,科技合作的发展趋 势及特点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文献计量学合著研究为国际科学合作决策提供的历史 事实和证据以及统计数据,是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有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6.
引文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其获得数据较为方便,可靠,故在科技文献的计量研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引文分析揭示果树科技文献类型、语种分布,文献的老化,及文献的集中与分散等方面的客观规律,为指导果树科技文献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ISI Web of know ledge收录的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II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文献计量学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文献;展现了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以科学引文和研究产出等为代表;呈现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①网络和网络计量的研究日益成为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前沿;②目前有关指标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研究前沿,且以指标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前沿;③文献计量学呈现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医学相结合的趋势。研究表明,文献计量学研究日益呈现应用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的态势。图6。表2。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简要阐明文献计量学在情报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从八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文献计量学在研究、教育和实际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文献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方向,还提出了广义信息计量学与狭义信息计量学的新概念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科技档案是保存备查的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历史记录.科技档案作为各类档案中的一个特殊门类,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对科技档案进行量化研究的成果还相当缺乏.文献计量学作为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的一门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学科评价、期刊评价、科学家评价、科研绩效评价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文献计量学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从文献计量学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历史、实践和前景展望等方面综述了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学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国内外数据资源共享评价方法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科技数据应用效果评估指标的基本原则 和核心要素,构建数据应用效果评估模型,并在地学、生物和空间等领域选择代表性的数据库进行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12.
In science-technology research, papers and patents are used to re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Detecting sleeping beauty papers and their princes in technology (patent field) could uncover dynamic knowledge contributions from science (paper field) to technology (patent field).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sleeping beauty in science. Some studies have examined SB patents in technology, but SB papers in patents are rarely studied and need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In addition, knowledge could flow along citations. Thus, if one paper is cited by one patent's reference (indirect citation), i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patent, even though the patent does not directly cite it. At the same time, indirect citations are rarely discussed in sleeping beauty studies. This could lead to a loss of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herefore, to reveal the dynamic knowledge contribution from science to technology considering indirect citations, this study proposed a new method of mining sleeping beauty papers in technology and their princes. The lithium-ion battery domain i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Most papers do not contribute knowledge to technology continuously, even when considering indirect citations, and the time-varying knowledge contribution strength changes significantly overtime. (2) The knowledge contribution strength with a time delay of more than 11 years occupies 80% of the total knowledge contribution strengt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window period of paper publication evaluation be extended. (3) 22 sleeping beauty papers in technology are detected. Nine papers are among the top 10 regarding the total knowledge contribution strength. (4) The princes of 9 typical sleeping beauty papers in technology are all papers. This implies that the awakening of these papers in technology was all provoked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将科技查新题名分割为自然词,通过计算检索词之间的蕴含度,完成对检索策略过程的模糊量化处理,并利用权重矩阵进行检索词合适程度的综合评判,提取出最合适的检索词和最佳检索表达式。利用查新实例进行该模型的模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取的检索词及其组成的检索表达式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教育是科技馆首要目的和首要功能的角度切入,论证科技馆评估应以教育功能为核心,以教育功能的实现情况为出发点。在分析国内外博物馆、科技馆评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科技馆评估的类型,并基于各级科技馆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责,提出科技馆评估方式——应直接根据科技馆的行政级别开展运行评估。在分析现有国内外博物馆、科技馆运行评估指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科技馆运行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和指标体系,以期评估结果为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科技成果的产出周期往往超过1年,因此以年度数据为基础进行科技成果的评价必然有偏,为解决这个问题,以地区科技成果评价为例,选取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论文三类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利用专家打分法和TOPSIS法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科技实力薄弱地区科技成果指标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评价指标数据波动并不代表真实科技水平的波动;在评价中必须考虑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产出周期;采用面板数据评价可以反映科技成果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的展品多为一次性投入,但创新研发并不是一次性完成,在实际开放运行过程中必然与设计初衷和观众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改进、完善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组织展品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构建包括知识传达、互动形式、教育应用、体验效果和质量状况的五项指标评估框架,收集科技馆展品的优缺点信息,组织内部与外部进行合作评估,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混合评估方法,形成改造、升级或更新的支撑方案,明确展品升级优化的目的性,从而实现科技馆展品常展常新和创新研发。  相似文献   

17.
培育具有卓越特性的科技馆群体是促进科技馆建设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国内外博物馆领域追求卓越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整体概述,重点梳理卓越绩效模式在欧洲博物馆的应用,以及美国博物馆联盟卓越认证的进程。结合国外科技馆追求卓越的实践经验,厘清卓越科技馆的内涵外延,有助于在现有的科技馆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卓越科技馆评估路径,为培育卓越的科技馆群体,促进现代科技馆体系更高层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逻辑模型,提出了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定量方法。以医学卫生领域科 技项目为例,梳理了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的框架和思路,并为相关的科技项目管理者提供了科技项目绩效 评价的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科技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提出了各层级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验证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利用2019年全国科技馆运行数据,对省级、地市级、县级科技馆分别进行评估测算,整体得分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各级科技馆的整体分布、指标得分及不同规模得分情况进行细化分析,总结科技馆发展规律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信息资源是国家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条件。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影响力评价的 对比研究以及需求分析,指出构建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性,并提出科技信息资源影响力评价的目标、 原则、内容和方法。最后,从科技投入与产出角度,提出基于IPO模型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我国科技信息资 源利用率,优化科技信息资源配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