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不仅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而且对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的中小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优先发展一般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综合耐力等。一般耐力是其他耐力素质的基础,运动员具备了一般耐力素质,有利于其它耐力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对运动员进行耐力素质的训练时,应该优先发展一…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时,我们不能盲目地选择一些练习,应该考虑到耐力素质的分类以及不同项目所需要的耐力素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综合耐力(见下图)。一般耐力是指较长时间维持不需要较高速度和力量的运动的能力。速度耐力是指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力量耐力是指较长时间克服较大阻力的能力。而综合耐力则是以上几种耐力的结合。 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种,也是各个运动项目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身…  相似文献   

3.
耐力是指人体抗疲劳的能力,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对运动员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大体分为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一般耐力和综合耐力。一般耐力是指较长时间维持不需要较高速度和力量的运动能力:速度耐力是指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力量耐力是指较长时间克服较大阻力的能力;综合耐力是以上几种耐力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也是人体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不仅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业余运动员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综合耐力。一般耐力是指较长时间维持不需要较高速度和力量的运动能力;速度耐力是指较长时间快速运动的能力;力量耐力是指较长时间克服较大阻力的能力;综合耐力是以上几种耐力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一、耐力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发展的基础中长跑项目的特点,是内脏器官长时间强有力地工作和长时间紧张与放松相互交替的肌肉活动。因而在训练中如何发展内脏器官长时间的工作能力的肌肉耐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耐力下降肌肉疲劳时,肌体的力量、速度、反应能力和协调性以及转项能力都会下降。因而耐力训练不但能改善呼吸系统和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它能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将来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宋建强 《中华武术》2012,(11):20-21
大多数初级跑步爱好者认为,中长跑不需要专门的速度力量训练。但实际上,中长跑是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的综合较量。力量素质是竞技运动中的重要素质,在许许多多运动项目中,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该发展速度力量、相对力量和力量耐力,尤其是快速力  相似文献   

7.
跨栏跑是集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协调性、耐力为一体的项目,对运动员的各种素质要求很全面。力量素质是跨栏跑运动项目的基本素质,在跨栏跑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绝对力量这三种力量的训练来发展专项力量,有助于跨栏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机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主要体观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其柔韧的能力,要培养优秀运动员,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并不完全,训练中运动素质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以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山东省男子曲棍球队8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对运动员运动过程中肌肉短时间持续用力的力量耐力机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分别采用400米(速度耐力)和持续杠铃半蹲(力量耐力)两种不同的素质测试.通过两种测试后生化指标的分析对比,分析了力量耐力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训练是对运动员耐力进行训练的主要运动项目,其对运动员的毅力及耐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很多中长跑运动员来说,不仅要具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同时还要有长时间的耐力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本文从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训练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训练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推动我国中长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有效途径 1.1耐力素质是影响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基础 1.1.1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  相似文献   

12.
耐力是指人体保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拥有足够的耐力,可帮助其在运动过程中快速消除身体的疲劳感,使其能在运动中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高水平的足球比赛需要足球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快速完成数百次的技术动作,这对足球运动员的耐力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足球运动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耐力水平。本文对足球运动中的耐力训练技巧展开了研究与探讨,对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旭明 《体育科技》2010,31(1):50-53
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氧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无氧耐力,无氧耐力的运动表现为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短跑成绩,比赛最终的名次。采用文献资料法,就短跑运动员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速度耐力的能量供应系统,探求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研究表明:短跑的速度耐力是以糖酵解供能为基础,影响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强弱的是运动员机体的糖酵解供能的优劣,而速度耐力取决于短跑运动员肌肉的糖酵解能力、抗乳酸能力以及脑细胞耐酸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的控制训练负荷和间歇时间,能有效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对于耐力素质定义比较多,但是这些定义都是诠释耐力素质的某一方面或者是几个方面,不够全面,国内专家一致认同耐力素质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坚持长时间工作时抵抗疲劳的运动能力.对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来说,要持续较长的工作,需要肌肉有较强的抗疲劳的能力和疲劳恢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最大力量能力阈”的测试方法,对国内10名男子和10名女子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力量耐力进行测试与研究。建立了力量的检测与评价平台,从负荷重量与运动速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力。从力量素质的结构上发现了我国速滑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保持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力量耐力”,特别是“速度力量耐力”的力量训练指导思想。通过1年多的实施已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对备战2006年冬季奥运会的重点运动员进行了系统测试和专门指导,获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舰  肖大力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2):44-45,52
通过对足球运动员速度力量耐力的三维训练,使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同时得到了提高。表明在足球训练中实施速度力量耐力三维组合训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耐力素质作为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也称"耐久 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从人 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来看,应把耐力看做是有 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综合。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 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 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因此,耐力可分成一般耐力和专 项耐力。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又可分为速度耐力,力 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等,只是不同运动项目在耐力训 练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8.
优秀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再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 min左右的赛艇运动需要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素质,需要强大而完整的有氧能力基础。无论从理论和实践领域,国内外在不同层面从来没有停止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再认识与实践。从国家赛艇队多年科学化训练的实践出发,调查、分析和总结有关优秀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理论结构、专项意义、评价和发展方法,以及与力量训练的关系,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认识的进展,以及实践中较为成熟的训练操作方法,系统讨论了相关问题,并对如何处理好力量素质与有氧耐力这一难点,提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旭峰 《中华武术》2004,(12):16-17
身体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运动成绩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体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而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身体素质。所以,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是短跑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本途径。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跑的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等训练。  相似文献   

20.
1、赛艇运动中有氧耐力的重要性 赛艇运动是一项耐力力量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有氧和无氧耐力水平,尤其是有氧耐力对赛艇运动员来说更为重要。赛艇比赛中,有氧耐力是赛艇运动员最核心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