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相关报道资料进行分析,对曾经参与过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服务的2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型运动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包括:志愿者的成就动机;归属需要;权力动机;自我检验、自我提高动机;娱乐、交往动机五个方面。大型运动会志愿者管理者注意了解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充分考虑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服务项目。是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避免志愿者资源浪费的有效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2011年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高校大学生体育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志愿者的服务动机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得知影响志愿者服务动机的因素依次为自我提升、交际归属、权利动机、自我奉献、获得成就和获得认同这六大方面.管理者应当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尤其是自我提升动机的培养,同时用好权利动机激励方法,并通过加大宣传和引导,强化体育赛事志愿者形象,提倡全民参与志愿活动.为深圳市以及其他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运作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体育意识、体育动机、体育行为等多角度、多方位对福建省各高校800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对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自觉参与的程度较低.仅1.55%的群体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其他都属于无规律或不锻炼状态,表现为体育意识和行为的不一致性;(2)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大多集中在跑步、羽毛球、排球、篮球、乒乓球和跳绳,项目覆盖面不广;(3)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态度是共同影响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观因素,"增体促健"是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紧密结合当前自我决定理论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的实践情况,采用体育活动气氛问卷、运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因果关系知觉轨迹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在校5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试图探索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动机,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指导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大型运动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主要包括自我成长的需要、追求知识与技能、交往的需要、回报社会等四个方面。各个体育组织应该创造多种条件,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型运动会的志愿者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问卷的基础上,采用自编志愿者特征词汇评定表对294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特征的内隐观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目中的志愿者特征涉及态度、情感意志、动机、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包括责任心强、面带笑容、吃苦耐劳、团结他人、为人友善、有服务精神、乐观向上、待人热情、乐于助人、自愿参与等.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志愿者特征内隐观可以概括为为人处事、个人品格、适应性、社交能力、道德品质以及志愿精神、行事风格、服务仪态等.可见,志愿者特征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从志愿者参与动机、工作满意度、志愿者管理等方面探讨影响志愿服务参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育博彩态度、行为和动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博彩的动机多元化,参与形式主要为购买彩票、体育赛事博彩以及网络体育竞技.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博彩持积极正确的态度,但对体育彩票的博彩性认识模糊;少数大学生对体育博彩的认识存在偏差,体育博彩参与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定义。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全民健身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原则以及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方式。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全民健身志愿者激励机制就是激励全民健身志愿者的一种规律性模式;全民健身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动机都是"帮助有困难的人";志愿者激励的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志愿者激励方式包括自我激励、组织激励、社会激励和政府激励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频度和动机、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但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体育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但男生参与体育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健身的需要仍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的目的.另外,随着学生的每周课外体育活动频度的增加,学生的愉悦心情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对网络体育信息的选择与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知识水平最高的群体,是互联网的重要消费群体。为了解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19所高校1806名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的时间和体育信息的需要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证实了网络介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我国大学生有多种网络体育信息接触动机。研究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媒介教育和网络传播工作者工作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水平进行总结、归纳,根据我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水平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和水平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到南通高师女生对健美操的认知和参与动机.结果显示,我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知是明确的,能充分认识到健美操运动的锻炼价值.同时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且对健美操课的需求向着较高的精神层次发展,以增强体质、健美体形为她们的首要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在TPB扩展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自主动机,构建SDM-PL-TPB 7因素整合模型,并检验该模型对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为促进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心理测验法,选取普通专业大学生620人(男:n = 290人, Mage = (20.75 ± 0.19)岁 ; 女:n = 330人, Mage = (20.15 ± 0.89)岁)为研究参与者参与测试,研究所用材料为《自我决定动机量表》、《态度量表》、《主观规范量表》、《主观控制感量表》、《行为意向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3》。研究中各变量的关系通过结构公式模型来验证,数据处理使用AMOS17.0软件包。结果:构建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良好;自主动机作为TPB的前因变量显著预测了态度、主观规范和主观控制感;整合模型最终解释了行为意向45%的方差,解释了行为17%的方差,男女大学生亚群体之间有4条预测路径存在差异。结论:SDM-PL-TPB 7因素整合模型是适合大学生的预测干预模型;自主性动机是个体追求某种行为的内部动力,计划能使行为意向更好的转化为身体活动行为;自主性动机对意向的预测、主观控制感对行为的预测及计划对行为的预测,女生强于男生,而意向对行为的预测,男生强于女生。结论和建议:构建的模型丰富了有关促进身体活动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并为干预大学生的身体活动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干预时考虑个体差异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2112名大学生身体运动认知、动机和体育参与实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参与总体上达到“一般”水平,认知方面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动机达到“一般”以上的较好水平,均存在某种程度的因素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影响;身体运动认知、动机对体育参与均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呈低度正相关;大学生在体育参与方面存在“知”而不“行”,“意”而不“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的调查,就大学生的课余运动动机作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休闲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健身健美动机、心理放松动机、课程学习动机。其比重分别为35.5%,23.4%,21.5%,12.5%和7%。并对此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毕业旅行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发展潜力巨大,依托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强制说服理论,从同侪效应视角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变量测量等方法,研究同侪群体对大学生毕业旅行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侪群体会影响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意向;(2)旅游动机中介同侪效应和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之间的关系;(3)风险感知反向调节同侪效应和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结果提出建议:可通过增强同侪效应、强化旅游动机、减轻风险感知等强化同侪群体对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各种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其次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2)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他们的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通过培训体育骨干,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群体效应,带动广大学生,积极投入课内外体育锻炼,结果表明体育骨干在全面开展高校体育活动中起到了参与、指导和组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体育选项课教学对普通大学生心理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以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选项课和传统体育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选项课教学比传统体育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