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娟 《阅读》2023,(82):18-19
<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独特的时代风格造就了许多著名诗人。继杜甫之后,中唐时期又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有“诗魔”“诗王”之称的白居易。“诗魔”白居易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我们来读他的一首闲适诗《观游鱼》。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从自己的政治观念出发,提出了诗歌“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强调诗歌政治教化的社会作用,注重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要求按照“六义”的标准来评价诗歌。白居易诗论是对儒家诗论的总结、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娟 《阅读》2023,(82):18-19
<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独特的时代风格造就了许多著名诗人。继杜甫之后,中唐时期又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有“诗魔”“诗王”之称的白居易。“诗魔”白居易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我们来读他的一首闲适诗《观游鱼》。  相似文献   

4.
自裴斐、罗宗强、王启兴等同志近年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上相继发表了对白居易研究的不同看法以后,在唐代文学研究界引起了热烈的争论。其焦点是:一、中唐时代究竟有没有一个新乐府运动?二、如何评价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三、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是不是现实主义诗论?仅1986年见诸全国各种报刊上有关白居易研究的50多篇文章中,就有20多篇涉及上述问题。1 中唐文坛上究竟有没有一个由白居易倡导的、有众多作者参加的“新乐府运动”?作为一个运动,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罗宗强认为,就理论提倡和创作实践而言,元白“只在元和初年很短一段时间、在有限的一些作品里”有所表现。而且,元白的“理论提倡在当时是否引起反响,有没有人表示赞同,则并未能找到足资证明的材料”,“时人的言论里没有任何反响”,更何况元白也未能把自己的理论和创作  相似文献   

5.
陈娟 《阅读》2024,(Z2):30-31
<正>同学们,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冬天里,我们一起来读白居易的一首温馨醇香的小诗——《问刘十九》,去感受诗人温暖如春的诗情吧。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据说,刘十九是洛阳富商、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也是白居易的朋友,与白居易常有应酬。“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的酒渣,色微绿,细如蚁。  相似文献   

6.
《诗经》以诗言志,先秦诸子散文大都为说理、论辩而作,唐宋古文运动提出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白居易确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准则,等等.表明中国文学历来强调“文以载道”,且文学的主题往往偏重于政治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韩愈古体诗用韵情况的考证,归纳出阳声韵(赅平上去)15部,入声韵11部,阴声韵(赅平上去)11部;还与同时代诗人白居易古体诗用韵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韩愈用韵不如白居易宽。此外,还发现韩、白诗中“浊上叶去”的例证,说明“浊上变去”的现象在韩、白时代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被眨江州三年多,思想一直在“出”与“处”的矛着斗争中,虽然磨掉了许多锐气,但“兼济天下”的信念却时刻在激励着他。其后力求外任,远身避祸,但“兼济天下”的思想仍有诸多体现。  相似文献   

9.
共同的理想追求,相近的诗歌风格,使元稹和白居易自相识之日起便结下了坚贞情谊。二人在交往过程中,常以唱和为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文章试图从政治关切、仕途砥砺、精神安抚、诗艺切磋等多角度分析其唱和所渗透“相戒”、“相勉”、“相慰”、“相娱”的情感交流类型,窥探诗人间深厚友情,以作为彼此相处、知人论世之凭证。  相似文献   

10.
陈娟 《阅读》2024,(19):14-15
<正>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历代文人墨客在西湖驻足流连,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在这个早春时节,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轻松欢快的诗句中,饱览早春西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吧。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相似文献   

11.
在以《诗经》开始的,经汉魏乐府,一直到陈子昂、杜甫所积累的丰富的现实主义诗歌沃壤中,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既呈现出“中兴”的社会政治景象,又存在着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历史时代里,孕育了一位具有独特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判断历史人物盼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探讨白居易前期政治实践和文学活动中的“兼济”思想,这种思想强调对秩序的重建,它实际上是对中唐社会危机的展示和回应。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的心乡思想是诗人在摆脱传统意义上故乡所具有的物质空间属性束缚后,以故乡的精神空间属性为核心,以清、静、宁、悦的心境为标准去重新定义的关于故乡的新概念,即以心为故乡。它正式确立于白居易出任杭州时期,但实际形成于被贬江州忠州时期。这一思想背后所体现的是白居易委顺修心的处世哲学,意味着诗人最终实现了对故乡依恋的超脱。  相似文献   

14.
丹纳将“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归纳为艺术品产生的规律;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艺术品展现着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因此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思考,可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亦能不失偏颇地全面认识和挖掘艺术作品蕴涵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诗人李贺被称为“鬼才”,就现存的资料看,最早可推至晚唐杜牧的《李长吉歌诗叙》:“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虽偏重于作品的评论,然而可谓鬼才论的滥觞。明确提出鬼才论是在宋初。钱易《南部新书》说:“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朝野遗事》引宋祁  相似文献   

16.
唐代寺院中,洛阳圣善寺对白居易影响巨大,圣善寺是白居易佛教启蒙寺院,是白居易交往最频繁的寺院,也是交往时间最长的寺院,还是白居易存放诗文集次数最多的寺院。  相似文献   

17.
女性题材是白居易诗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白居易的诗歌中描写了上至君王宠妃下至妓女农妇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具体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在欣赏女性"美"的同时更着重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深深的"苦"痛,诗人以同情的笔触,写出了对广大被压迫女性的关怀,体现了进步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德观念指导着诗歌创作,诗歌作品体现了传统道德价值。“仁者爱人”是古代诗人最为高扬的主题。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的“唯歌生民病”,都是仁爱观念的生动体现。“舍生取义”在古代诗歌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民族斗争中的爱国心,扬善惩恶的社会正义感,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注重道德修养,以担荷政治责任,是诗人群体的共性。向纲常名教中的封建毒素发起挑战,是对个性解放的张扬,对传统美德的维护,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前期诗作中表现出了"明道"与"缘情"、"尚用"与"尚美"等两歧性,而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白居易前期的诗论却又是以"明道"为宗,倡导写实尚俗,忽视了诗歌的情感和审美特征。显然,他的诗论与实践之间存有抵牾。但是白居易始终没有直面其诗歌中的这些矛盾,究竟是他的无意识抑或有意为之?从白居易的家庭环境、心态性格及其相关的客观存在等方面来看,其前期诗作中存在的两歧性或许是合于情理的。  相似文献   

20.
“判”是唐代科考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凡欲入仕为官或继续为官者,必然要与“判”发生关系。《百道判》虽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的虚拟性习笔,但其中所反映、思考的问题,诸如家庭婚姻、科举教育、丧葬礼仪、为政之道、军界生活、品行操守、触律犯禁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大的学术价值,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