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科学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的追问与反思。科学哲学不仅可以让公众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科学精神,还可以促使公众理解科学发现的逻辑、培养公众的科学认知能力,以此为基础,促进公众正确理解科学的合理性与科学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钱雪元 《科协论坛》2004,19(12):42-42
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逐渐深入展开,公众与科学互动的趋势正在加强。通常,科学是研究人员和科普工作者向社会的传播,但现在从社会向研究人员的传播要求日益增长。它反映了“公众”需要“理解科学”的逆向趋势——“科学”需要“理解”公众。  相似文献   

3.
在解读国际组织有关文献、总结国际组织关于公民科学素质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研究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结论是:国际组织对公众科学素质的理解具有结构化的、行动的、连续的和广艾的特点,并且可以用这些特点来解释国际组织时当前科学教育缺陷的判断和他们的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郑念  廖红 《科协论坛》2007,(4):12-13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的今天,科技馆理应成为公众了解科学的首选场所之一。科技馆是公众了解和理解科学、进行科学探索、启迪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平台,是连接科学与公众的重要桥梁: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科技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人们在休闭娱乐的同时,还能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思想。  相似文献   

5.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科技政策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社会,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因此,本文以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考试及相应课程为例,分析英国将公众理解科学引入正规教育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科学教育的改革以及正规教育之外的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8.
公众理解科学的宗旨是让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增加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国家的竞争力和繁荣。但在发展历程中,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中出现了很多与其宗旨相矛盾的地方。对这些矛盾进行了总结,并对矛盾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缘于当代西方科技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科学与公众之间社会性的距离增大并演变成某种社会危机,本文概述了这个领域中的三种主要经验研究进路,并就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科普”的源流发展及其接受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普的含义来源于文艺普及的工农兵方向 ,与“公众理解科学”相比 ,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局限。今天科普的关键与核心是掌握科学精神。尤其还应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社会功能与随之而来的正、负面影响。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千百万民工 ,各级公务员与领导干部 ,家庭主妇等等是目前落实“公众理解科学”工作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11.
感知和知识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环节,纳米科学的涌现和迅速发展使得公众的认识和信任相对落后.对于技术的利益(福祉)、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更倾向于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作出反映,即"后常规科学"视角--强调对话情境下的知识融合,以及科技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后常规科学"的视角,为公众信任和分享科学知识提供了一种认识论上的支持,也促使更多专家意见之外的"同权共享团体"参与科学议题,进而为公众感知和理解纳米科学提供一种新的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俊  史玉民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2007,281(2):105-110,144
本文从公众理解科学的内涵演变、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对20世纪美国“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进行了分析与评述。美国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对我国当前科普理论研究与公众科技素质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的案例对于了解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调查和分析表明,在英国,公众所掌握的生物技术知识与其对生物技术所持的态度之间没有简单的关联。公众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政府和科学共同体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有关。疯牛病事件,突出反映了公众与政府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不信任感。而要实现信任,就需要在社会语境的框架下分析公众的观点,并加强公众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对公众理解科学研究领域唯一一种国际期刊《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992~2005年间研究论文的内容、栏目、作者及国别等作了计量分析,揭示出国外公众理解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学术现状以及该领域研究的国家分布和世界研究中心所在,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晶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80-182
作为制度的科学教育取代了作为社会需要的科学教育之后,先后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斯宾塞的传授实证知识阶段、杜威的培养科学思维方法阶段、科南特的重视通识知识教育阶段,战后的传播适用知识阶段。而制度化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科学为大众"。让普通人也可以理解并正确理解科学,这是"公众理解科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刘玉涛  卫莉 《科技风》2014,(6):277-278
公众对科学应该持有一种理性信任的态度,全面理解科学是公众理性信任的前提,规范的同行评议与公众参与制度是构建公众对科学理性信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所建构的"民主模型"试图通过有效的科学传播来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平等地交流,从而使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民主模型"从社会生活的现实视角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和科学决策的合理性统一起来.这样,科学研究理论中"公共领域中的科学"(the science inthe public domain)这一概念在作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的同时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诠释.所以,笔者以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为镜来反思"民主模型"的现实视角、理论前提、理论内涵和理论超越,以此来确认"民主模型"站在第三次科学研究浪潮的理论平台上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柯林斯和埃文斯的专长研究为技术决策中延伸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路径。具体而言,通过区分两类专长的本质差异来为科学专家与公众划界,并论证了技术决策中公众参与无限延伸的非合理性及互动专家如何在公众参与科学的“技术阶段”发挥“帮助”作用;此外,仅就理论方面来看,专长研究相关成就的阐发有利于缓和科学家与人文社会学者之间的矛盾,也能在公众理解科学方面产生积极效应。这启示我们有必要深入发掘专长研究的成果,将它们运用于公众对科学与科学家的理解和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者之间信任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科技社团在建立公众理解科学的沟通机制上有历史传统以及现实需求,并有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和独特的组织优势。但科技社团在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不够完善,专业人力相对不足等挑战。科技社团应确立科学家的责任意识,建立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科学家积极参与公众理解科学活动,并提升科学家沟通能力,打造专门人才队伍。科技社团还应善用政策机制、市场机制,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日喀则地区农牧民科学素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分析论述国内外科学素养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普遍通用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指标,就日喀则地区农牧民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掌握与理解、对科学研究和方法以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的了解、农牧民获取科学信息的渠道和对科学感兴趣的程度等作了分析,并就农牧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