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和当然前提,这一要求和前提强调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即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要明确具体.明确性原则作为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是对刑法规定抽象性和模糊性的非难.罪刑法定之明确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已有一定体现.但在现有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还更需要通过对法官适用法律解释权认同的回归和刑事法解释专业体系的兴立的确立,从而更好地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2.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提出罪刑法定主义并将之确立为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经典原则,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其间,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罪刑法定主义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国新修改后的刑法已经明确规定了该原则,有必要对罪刑法定的含义和运用作一些探讨。一、罪刑法定的价值取向(蕴涵)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但它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却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运动是对中世纪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3.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刑法原则有其经典的表述方法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简短的两句话却对世界各国的学者们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我国刑法学界也不例外。本文就以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价值为视角对相关的文献做一个综述,以探究学者们在此方面所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为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但这一原则的真正实现还体现在其司法化中,即司法人员如何操作法律。这不仅需要先进的立法技术,创新的司法理念,还需要司法机构的独立和合理的司法解释。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解读罪刑法定司法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提出解决的途径,进而更有利于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高效。  相似文献   

5.
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刑法典的制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在基本原则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探究 ,确立它的含义和原因。重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提出了对罪行法定原则适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刑法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刑法条文对相关要素的描述所确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它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及重要的功能意义。在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如主观超过要素随意添加等问题,因此,为正确发现、合理界定该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应坚持以保护法益为目的,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以实质解释论为导向,以刑法的目的、精神、原则为界限。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原则是各国刑法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但是理论界对国际刑法中这一原则是否存在还存在着质疑,尤其是二战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曾以事后确立的反人道罪对战犯进行了审理,更是加深了这一争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主要是国际刑法的法律渊源方面,因此只要厘定罪刑法定的“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就打开了解决这一争议的最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最基本的原则,但绝对地机械地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对刑事法律条文进行法律解释十分必要,而解释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科学且合理地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进行解释,为此有必要对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进行界分.从如何进行区分二者以及区分的标准该如何界定入手,对主要学说进行论述探讨,以得出最恰当的区分界限.  相似文献   

9.
罪刑法定主义作为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所蕴含的保障人权、保护社会、实现社会一般公正的理念是一国制定刑法应体现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罪刑法定主义概念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及罪刑法定主义的发展进行总结介绍,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罪刑法定主义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发展,并提出在我国罪刑法定主义核心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10.
罪刑法定已经成为我国刑法的法定基本原则,其蕴涵着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平等性。“严打”作为我国的重要刑事政策,对维护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治安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法理学角度看,“严打”与罪刑法定精神相背离。  相似文献   

11.
法条竞合的特别关系是指一行为触犯的数法条的外延存在完全包容关系(从属关系),数法条的外延仅存在部分包容关系(交叉关系)的情况并非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犯。在此基础上,刑法分则规定的"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的重申或强调,这样既符合立法者在普通法条之外另设立特别法条的本意,又能避免将法条的部分包容关系视为法条竞合所造成的罪刑不均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即混合主体共同实施身份犯罪,在古今中外的刑法中皆有所规定。现阶段,我国关于混合主体身份犯罪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非身份者的身份犯罪主体资格符合问题上。尽管刑法分则中,纯正身份犯以有特定身份者为犯罪主体,非身份者不能构成;但是分则的构成要件在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纯正身份犯罪时,应将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从总体考察,非身份者可以在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罪时成为纯正身份犯的犯罪主体。对于混合主体身份犯罪的具体定罪,要本着“特殊优于一般为原则,重法优于轻法为补充”的理念来处理。  相似文献   

13.
情节犯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节犯是指以刑法分则中明确规定的"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基本犯既遂形态犯罪构成的定量因素的犯罪.情节犯的情节属于定罪情节;情节的具备,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成立犯罪所需要的程度.法定情节的具备只是意味着情节犯的成立;至于是否成立既遂,尚需要看情节犯的其他要件是否全部具备.情节犯存在未遂形态.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定原则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该原则根源于物权的本身属性和物权立法的宗旨,并且不排斥意思自治的适用.对物权法定之法的范围可以放宽.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在进行兴奋剂赛外检查时,主体具有行政属性.在检查过程中为了调查取证和保全证据,往往要对被检查人员的相关物品进行搜查和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而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作出统一的规定,也没有规定设定权法定原则.从《体育法》到《反兴奋剂条例》也没有明确赛外检查强制措施的设定权,这很容易对被检查人员造成损害,对这种伤害我们可以通过申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同时还可以一并或单独就损害申请国家赔偿.为了减少检查双方的矛盾和摩擦,同时考虑体育行业的自身规律和特征,我们可以借鉴比例原则和CAS的临时强制,在有关体育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赛外检查强制措施的法定原则,加强体育立法并成立专门的体育仲裁法院,为解决越来越多的兴奋剂赛外检查纠纷提供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刑法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规定,为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和保证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在充分肯定和论证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理缺陷和实践困难,认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构成具有含混性,举证责任有悖法律规定,其认定不合证据原则,不符合定罪的法律要求。在实践中,往往还产生时间界定困难。证据审查判断困难,对合法收入界定困难等问题。因此,认为进一步修正或取消该罪为宜,只要加强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加强制度建设,仍然可以保证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  相似文献   

17.
在法条与司法解释的交叉引用中,并没有绝对的适用原则。法条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司法解释原则上的从旧兼从轻、特殊情况下的从新原则需要进行必要的考量。犯罪行为的既遂至审判这一时段恰好包含了新旧法条与新旧司法解释的更替,此时司法解释对于法条依附性或者相对独立性的适用,就需要考虑司法解释的修改是否涉及刑法法条中构成要件本质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犯罪工具或者犯罪行为的一种更新。如果司法解释的修改涉及到构成要件本质的变化需要坚持从旧原则时,相应的司法解释也将是与过去法律相配套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不真正不作为犯由于立法上不明确,理论界意见不统一,导致在司法审判的实践中不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容易造成司法不公,不利于保障人权.研究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是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问题的关键.明确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本质,理清其义务来源,使争议问题在学术上形成统一,并通过立法对典型的不真正不作为犯加以规定,使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9.
涉外海事合同法律适用原则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事国际私法中涉外海事合同的法律选择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就法律适用原则进行探讨.通过对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等法律适用原则的分析,提出我国涉外海事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并探讨其新发展.涉外海事合同应当依据合同当事人的选择确定准据法.当事人没有选择合同适用法律时,依据"特征性履行"方法确定与涉外海事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或者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准据法不能查明时,可适用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体例有不少问题,有必要在认真比较各国民法典物权法编制体例的基础上确定我国物权法的编制体系.抵押、质押、留置及让与担保等担保方式,以不纳入物权法规定为好.对占有、不动产登记、取得时效,以合并规定于一章并置于物权法最后部分为宜,对相邻权、地役权,以合并规定于一章,置于用益物权之后为优.我国需要物权法定原则,它与自由并不矛盾.还有,<建议稿>第7条即区分原则的规定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