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马拉松热现象,反映出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的延展.马拉松作为现代体育的一种史诗,隐喻着社群主义的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德性至善等价值主张.马拉松赛事是群体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展演平台,跑马拉松可化约为共同体价值的认同与追逐.但是,马拉松赛事的井喷式发展有着非理性的逐利化趋向,理应回归项目运动的本原,使其成为群体与个体身心互动的精神场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参加马拉松跑的25名大学生为访谈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探究大学生参加马拉松跑过程中独特个人体验,以寻求成就背后的现象学体验及对其本人的意义.研究结论:(1)马拉松跑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主要分为3个阶段:跑前阶段、跑中阶段和跑后阶段.跑前阶段情绪体验的自我表征主要体现为兴奋与紧张,跑中阶段情绪体验的自我表征主要体现为撞墙期与流畅感,跑后阶段情绪体验的自我表征主要体现为放松与成就感;(2)跑前阶段的情绪体验具体体现为兴奋、期待、担心、紧张等;跑中阶段的情绪体验具体体现为积极体验、分离与反思、时间体验失真、坚持与放弃的博弈、流畅感体验、挑战成功;跑后阶段的情绪体验具体体现为苦乐参半和个人成长;(3)跑中阶段的情绪体验复杂多变,是马拉松跑情绪体验的核心阶段.跑后阶段与跑前阶段情绪体验的描述相似,但情绪体验程度较跑前阶段更强烈.三阶段主题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运动休闲是中国体育在后奥运时代发展的新方向,为参与者带来娱乐体验则是运动休闲的重要价值之一。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体育美学的角度对运动休闲的娱乐因素进行逐层的分析,阐述了以参与者的感官快乐为基础,自我发展为延续,审美体验为巅峰的娱乐内涵三部曲,以期理解和把握运动休闲令参与者体验和享受快乐的机制和途径,促进运动休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多元动因进行了探讨,我国经济基础为“马拉松赛事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支撑,营销时代的“城市名片”诉求催化着“马拉松赛事现象”,市场主体对体育产业涉足的推动,我国民众体育参与与消费观念的提升.在我国马拉松举办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不足:部分马拉松赛事的组织运行水平不足,马拉松市场的总体创新性欠缺,马拉松参与者的科学运动和安全意识不强,马拉松赛事的市场化运作水平不够.基于这些问题我国马拉松赛事应该不断的提高办赛层次,要聚焦质量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运营水平;实施差异化战略,增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创新层次;进行科学化管理,合理引导跑友树立健康的运动观;推进产业化运作,深度挖掘,提升赛事的资源开发水平.通过多渠道努力,不断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水域休闲体育,由于所处的运动环境与陆上和空中的不同,带给参与者身心的体验和作用,有其独特之处。首次提出水域休闲体育的概念,结合水域休闲项目分析水中休闲体育的特点,为现代休闲体育深入研究做了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的发展最初来自于大众的竞猜行为.在长久的发展中,竞技体育逐渐发展有了今天的雏形.规则、娱乐、以及定期举行的赛事带给当代观众以强烈的视觉观感,在体育中所体验的刺激、挑战、快乐则是竞技体育风行与世界的重要原因.然而竞技体育的文化形成中,也出现了各种因素的融合.以奥运会为例,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纸箱却仅仅不只是全球性的运动赛事这样简单,更多的则是融合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因此,在针对当代竞技体育文化进行分析时也应该重新审视体育的价值,即:什么造就了现代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什么?""竞技体育的文化机制与价值的未来归因方向是什么?"这三方面不仅仅构成了大众文化对体育意识的理解,也重构了现代体育的模式和规则.文中也从这三个角度出发,立足于现代文化分析角度,探索竞技体育文化意识的形成、发展与异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参加2016年厦门马拉松赛长跑爱好者的相关信息,问卷内容包含参赛动机量表、休闲效益量表、幸福感量表三个部分,目的在于了解马拉松跑者在参赛动机、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根据研究数据,以描述性统计、相关及回归等统计方式分析处理后,所得结论如下:1、马拉松跑者的参赛动机与马拉松跑者的休闲效益有正向显著影响.2、马拉松跑者的参赛动机与马拉松跑者的幸福感有正向显著影响.3、马拉松跑者的休闲效益与马拉松跑者的幸福感有正向显著影响.根据本研究结果发现马拉松爱好者的参赛动机和休闲效益对其幸福感的感受度有高度相关,也就是说马拉松运动确实可为健康生活带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学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结果发现:当前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处于良好水平;价值取向具有时代特征;尽管参与者以体育的生物功能为首要目的但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参与意愿倾向于内控;不同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对WOS数据库中运动科学领域的马拉松研究热点问题进行揭示。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2010-2016年国外马拉松研究的518篇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马拉松研究成果主要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以高等院校、健康中心和医疗机构为主的科研力量团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与运动相关的低钠血症(EAH),马拉松、超马跑者年龄、运动能力的横向与纵向变化规律,生理学因素和训练因素对跑者运动后心脏分子标志物的影响。以国外马拉松研究为借鉴,反观国内马拉松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以大众跑者为主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运动与医学相结合对跑者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大众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健康训练与参赛方式的研究无疑是实践所需、发展所需。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教育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和顾拜旦都十分重视体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他们的体育思想以及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见解的异同,对我们目前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人文奥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运动的良性健康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文章结合文化价值融合相关理论,从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层面,分析了目前马拉松“感性”火爆的内在原因,探讨了马拉松应有的“理性”内涵,即马拉松文化与本地文化共通,马拉松自身价值与人和城市发展价值的融合,科学健康理念的普及和平等公平体育环境的塑造,并提出了促进马拉松“理性”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5年兰州国际马拉松特邀运动员的配速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马拉松项目的普及和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配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特邀运动员的阶段速度曲线整体趋势为男子运动员前半程快于后半程,女子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幅度较大;特邀运动员的阶段配速呈现“非匀速跑”的特征,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认为马拉松运动员阶段配速呈现“匀速跑”特征略有不同;男、女运动员在30km之前基本保持集团跑的形式,在35km处各集团开始分化,35km和40km成为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排定最终名次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3.
从个体社会化的理论视角,阐述了社会化的内涵以及中国人个体社会化的特点.指出,体育休闲是个体社会化的一种途径,它可以促进参与者社会互动交往和社会群体融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和解放个体身心,有助于参与者提升自我实践能力和养成责任意识;以"广场舞""跑吧""驴友"三项体育休闲活动为例,具体分析其对于参与者个体社会化所具有的价值和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应注意近年来体育休闲中出现的问题,合理管控不利因素,推动国民体育休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现代民俗体育文化价值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法,分析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并以江苏省大型民俗体育文化项目——溱潼会船为例来解释和分析民俗体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发生了三个方面的改变.运动项目的改变:民俗体育近年来受到来自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极大地加剧了当前民俗体育的困境.组织方式的改变:以溱潼会船来看,民俗体育赛事的开展大都需要借助于政府的主导,反映出当前自发的、民间的民俗体育赛事发展不够成熟.社会影响的转变:随着民俗体育文化的逐渐衰落,随之带来的是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下降.民俗体育在积极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谋求长远的发展.最后针对民俗体育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价值规律提出相应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体育休闲和旅游都能使参与者获得体验.将二者相结合的体育休闲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和健康的需求.城市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并推动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型参与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杭州市为例,通过对体育休闲旅游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产品(P性分析)三个方面关系的分析,对开发城市体育休闲旅游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
体验经济的概念拓展对体育营销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经济是一个新概念,它是以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和生产过程的描述体现出各类主体内在认同或价值,是把感性的体验过程和理性的评价过程相融合的一种创新思考观念.在经济社会日益追求以人为本、消费者主权的环境下,企业营销理念和策略选择凸显体验经济的价值和意义,为现代营销提供了新思路.体育经济过程更典型地体现了体验经济的特点,适时融入体验经济新观念,对于全面促进和提升中国体育经济的营销水平,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栏跑是指在规定的距离内,跨过一定数量的栏架,其节奏感特别强,是一项目难度大,技术复杂,锻炼价值高的短跑项目。跨栏跑的节奏训练是指导跨栏运动员用快速奔跑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顺利通过一些障碍,从而快速地跑完全程。其跑、跨接合运动,刺激性很强,它既需要运动员的勇敢、顽强,一鼓作气的精神,还需要运动员有熟练的节奏感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跨栏跑节奏训练的知识要领在对田径运动员和体育尖子的跨  相似文献   

18.
体育价值是关乎体育事业能否良性发展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直接决定了体育角色定位、利益关系协调、处理价值冲突等现实困境。随着旧有价值关系被打破,当代中国体育价值秩序和价值内涵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诠释与研究。中国体育价值正处在以人作为手段向着以人作为目的的方向转化。恰当把握和理解中国体育价值变化的时代动因、价值秩序重构机制和价值内涵建构取向,是保障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实现个体人文关怀的先决条件。研究认为,中国体育价值人化转向的时代动因包括:世俗观念的启发、“经济人”角色的成熟、个体需求的释放、多元主体的容纳和国际体育政策的引导。中国体育价值的秩序重构正在面临:多方向的体育价值生成路径、需求引导的体育价值秩序选择和疏导性的异化价值防范。中国体育价值的人化转向正在朝着:人之存在的保障性自然价值域、人之发展的规范性社会价值域和人之超越的引导性审美价值域共同协调发展。人化体育价值在促进价值主体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还将引领个体的审美性发展导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现代体育基于个体和社会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家男女马拉松队、肯尼亚国家马拉松队2007年冬训负荷结构特点以及国家男女马拉松队2007年冬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研究,发现现代马拉松项目训练的负荷节奏和结构特点是:100%以上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5—10%;90—100%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15—20%;80—90%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50—60%;80%以下目标强度的训练占总负荷的15—20%。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马拉松项目的训练应紧密围绕马拉松专项强度展开,特点是负荷节奏感强,日平均负荷量小。  相似文献   

20.
奈·史密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体育教育家,并作为篮球发明人享誉世界.他以体育与精神相结合的事业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秉乘服务与奉献精神创建了完善的体育思想体系.奈·史密斯体育思想来源于少年时期的生活磨练、基督教思想的浸润、体育实践的体验、优秀思想的激励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体育是与运动精神结合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追求的是乐趣,而不是利益;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育人和创造美好生活.他的体育思想对于思考现代体育的赛场暴力、现代体育的运动精神体现、现代体育的教育与育人功能的强化以及体育本质的回归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