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陕西省不同阶层体育消费结构现状与体育消费需求基本类型、内容和特点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出各自非常鲜明的特点,较低收入阶层主要以相对便宜的运动服、运动鞋和运动器械等实物性消费品作为主要消费内容,并表现出较强的博弈性消费心理;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与较低收入阶层基本类似,但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也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倾向;较高收入阶层表现出更广泛的参与度和更强的消费实力,年消费金额与另外两个阶层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省不同阶层体育消费品更新周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了解消费者需求,揭示体育消费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在体育消费更新周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收入的增加,消费能力越强,消费周期越短;较低收入阶层居民体育消费会更多选择促销时间进行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消费;中等收入阶层居民在周末或节假日消费较多;较高收入阶层居民会选择在周末进行更多的实物性和劳务性消费。  相似文献   

3.
曹晓晓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59-106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淮安市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消费特征进行调查。不同阶层的体育消费具有明显的分层特点:下层居民主要以相对便宜的运动鞋服为主要消费内容,并表现出较强的博弈性消费心理;中产阶层是当前体育消费的生力军,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倾向;上层居民的具有更强的体育参与度和消费实力,但因淮安市体育休闲资源匮乏,出现高收入低消费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性别差异为出发点,从分析陕西省不同性别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现状入手,就陕西省不同性别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需求特征、消费类型以及消费结构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丰富休闲体育消费理论体系提供支持。结果表明,现阶段陕西省不同性别居民体育消费虽然尚处在的较低水平,呈现出以实物性消费为主的特征,但是不同性别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出各自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同性别居民在消费内容、消费需求等方面均表现出独有的特色。男性在实物性、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等方面的年消费金额均高于女性,除博弈性消费以外,其余各类消费金额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皖江城市带中间阶层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7~2008年皖江城市带城镇居民住户的体育消费调查数据,运用ELES模型对中间阶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经济收入是影响体育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闲暇时间也是制约体育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目前中间阶层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体育实物性消费为主,但这种主体地位正受到体育劳务型和体育文化信息型消费的挑战;体育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0311,其中对实物类、参与类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观赏类、文化信息类的边际消费倾向;各项体育消费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均为正值,各类体育商品的支出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受其它消费品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随机走访、数理统计与分析法,分析和研究运动鞋文化对于大众体育运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运动鞋文化对于深化大众对体育的认知和认同、培育和催生大众体育新的需求动机、激励和引领大众体育运动参与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运动鞋生产商应根据大众文化需求、心理需求和市场需求,研究、设计和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品格、不同价格的运动鞋,使运动鞋及其文化人人消费得起、人人乐于消费,让大众体育运动成为每一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调查并分析了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延安市及安康市城市居民在体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但是有一定的增长潜力;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需求以非经济性为主。影响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传统观念、闲暇时间等。  相似文献   

8.
运用全国4大经济区16个城市调研的截面数据建立了ELE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参与型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实物型体育消费次之,会员年费和体育辅导等参与型消费项目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热点;男性居民偏好观赏性、彩票和传媒类消费,女性喜欢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消费受性别差异影响不显著;从年龄特征来看,19~55岁的居民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中部地区居民参与型消费的收入弹性最大,西部地区彩票消费收入弹性最高,东北地区实物型、观赏型和传媒型消费的收入弹性最高,东部地区居民各类型收入弹性相对均衡。建议优先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等参与型体育消费市场,在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方面做到总体均衡、各有侧重,形成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进行了调查,从体育旅游人口、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等方面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基本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促进武汉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增长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0.
影响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就影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诸多因素 ,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 ,为有针对性地分析影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推动体育产业开发 ,提高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我国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体育兴趣、消费价格、消费环境、空闲时间、家庭收入及保持身体健康等因素 ;同时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对其体育消费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秀萍  高琦光 《冰雪运动》2004,(5):89-89,108
通过对电教手段在农村学校冰上课的实施和作用的论述,指出电教手段的优越性及其独有的作用,旨在农村学校得到普及,以提高农村冰上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武术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社会历史的进程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繁荣昌盛,就离不开改革,创新与发展。我国的武术也一样,必须在改革中寻求发展。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我国武术发展现状和未来社会中人民生活质量,休闲娱乐时间和娱乐方式的分析,从而对武术的发展提出方向与策略。研究表明,在21世纪中国武术将向产业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冰上体育课安全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上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存在诸多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以及观察研究,提出相应措施予以避免克服。旨在保证冰上课的顺利开展,使其真正成为北方高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磨炼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武玉元 《冰雪运动》2006,(3):100-101,117
在高校滑冰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训练法,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训练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达到高校滑冰课教学目标的技术与技能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23届到第27届奥运会和第八届、第九届全运会400米个人混合泳前八名成绩等数据统计分析,提示了近年来世界优秀男运动员该项目速度分配变化趋势,以及我国男运动员在速度分配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育”,在我国从“体操”到“体育”,从涵盏一切的属概念到广义和狭义之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历程。本提出将“人体运动”作“体育,竞技,锻炼”的上位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足球理念是多元化的,每种理念都表现出自己的技战术风格,有的强调技术和整体的配合、有的注重技术与身体的结合.先进的足球理念是国家足球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国家足球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训练中,能否运用合理与有效的训练方法,取决于训练理念这一基础;在统一国家足球发展的策略上同样需要足球理念的支撑.因此,通过对足球理念在中国足球运动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足球运动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足球理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谈北方高校冰上课的教学职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冰 《冰雪运动》2006,(1):68-69
为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北方高校冰上课的教学职责和功能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明确冰上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保证冰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虎 《冰雪运动》2004,(5):74-75,108
对北方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中理论知识教学的现状,和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高校冬季体育课理论知识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试举成功率是举重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的对中国男队和参加全国青年、省少年男子举重锦标赛的男运动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男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试举成功率普遍偏低.影响试举成功率的因素有赛前训练、减体重、准备活动和选定试举重量等.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试举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