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以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100m板鞋竞速前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速摄像对女子板鞋竞速运动员途中跑关键技术动作进行图像分析,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途中跑关键技术动作的原理及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依据人体运动规律及动作技术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探索女子100m板鞋竞速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为女子100m板鞋的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后蹬动作作为途中跑的核心技术,它决定着跑的技术特征和效果,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技术因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途中跑的后蹬角度人手,对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指标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外优秀短跑运动员“以伸髓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和我国短跑运动员“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提出了改进我国运动员100m途中跑技术,由“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转变为“以伸髓为主导”后蹬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重点项目.100米途中跑是人体发挥最高速度的阶段,跑的动作外形简单自然,但内涵却复杂丰富.跑步动作结构上的差异和运动力学机制的合理程度,是形成短跑运动员速度水平的原因之一.技术合理,能保证运动员运动素质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国内外短跑界都重视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对短跑途中跑动作结构的研究已有较长久的历史,国内外学者论述繁多,指导短跑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田径水平的迅猛发展,场地条件的改善也促使短跑基本技术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周期划分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的划分是分析短跑技术的动作的基础,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学院专修和普修田径教材关于“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划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教材对途中跑动作周期分析中存在不足,确定了短跑动作周期新的划分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视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多年训练经验,对短跑运动员速度—力量性项目中100m途中跑下肢摆动能力训练进行研究,主要从摆动腿技术分类、常见的错误摆动动作、训练中改进方法和手段三方面进行论述,并得出导致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是专项速度发展不平衡、技术动作概念混淆不清、训练理念有偏差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炜  陈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720-1722
作者曾在<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1]一文中提出"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理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划船式短跑技术",采用与"后蹬式或屈蹬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经典理论"对比的方式叙述"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脚着地瞬间的力学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8.
着地缓冲对我国男子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中外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特点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途中跑整体技术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短跑传统技术原理和长期采用的技术专门练习是造成中外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差异的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短跑途中跑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途中跑髋、膝、踝关节活动幅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运动员下肢主要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标准,选取优秀赛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图片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正常关节活动幅度相比,途中跑对伸髋、屈膝及蹠屈踝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康复练习中注意。  相似文献   

10.
途中跑是短跑最重要的技术过程,在支撑阶段,支撑腿与摆动腿在时空上的精确协同是途中跑技术的核心,并构成一个动作系统。通过运动学测试分析、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环节的协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下肢运动学参数是如何通过系统的改变影响跑速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相对政策执行而言,心态在本质上是一种对预期结果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评价,反映了学校体育系统运行的活跃程度与健康状况,深刻影响着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整体所呈现的乐观积极、辩证统一、实事求是和创新执着等良好心态,保证了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整体的发展与进步。但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步入“深水区”,面对各种复杂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局部悲观消极、抱怨排斥、急于求成等不良心态的滋生,导致政策执行的变相迎合和盲目照搬的做法,致使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效果出现落差甚至反差问题。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论证了不良心态在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潜在危机,深入剖析了不良心态的本质与危害,阐述了政策执行走形式、执行疲劳和走样的表现与制度成因。研究认为:从制度层面突出政策实证性解读,强化互动性操作策略和完善配套性的制度建设,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政策执行合作机制,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强化标准化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激发改革主体的内生动力,充分激活政策的规范、整合、协调和激励等功能,从而化解政策执行不良心态,防范不良心态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冰雪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冰雪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文献、调查和访问方法,对中国、美国、欧洲部分高校冰雪运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了解中美欧冰雪运动专业课程设置概况和差异,分析中国冰雪运动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研究表明中美欧冰雪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依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存在原因主要受历史、体制和文化三方面影响,并借鉴冰雪强国的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冰雪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首次颁布的各式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创编历史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文野互补、视频对比、亲身实践等步骤和方法,访谈整理了主要创编者门惠丰和阚桂香教授的创编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经历及对当今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技术变化评价,旨在全面真实地梳理与记录各式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创编历史,总结其中创编规律,发现当今技术流变问题,促进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的本真化、科学化、竞技化发展,推动太极拳全面走向世界。本文内容包括:创编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动因与申请、创编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组织与实施、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撰写与拍摄、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技术规范与流变、太极拳规定竞赛套路的历程、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产业立法是否健全完善,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梳理分析天津市体育产业立法文件,认为天津市体育产业立法较早,为体育产业发展营建了多元的法律环境,但在现阶段存在立法相对滞后且层次不高、内容不够全面精细、创新性和特色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天津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废止造成高层次立法空白。指出,天津市体育产业立法应坚持适应社会与体育发展、保护体育市场主体权益和公平秩序、法制统一和系统配套、开放借鉴与创新特色等原则。在立法形式方面,要制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地方性专门法规,制定和修改相关政府规章,完善其他法规和规章的相关内容,增加市政府有关规范性文件,对相关部门的配套文件进行系统规划;在立法内容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的法律地位,健全体育产权制度和体育市场交易制度,推进体育产业各门类业态规范运行与发展,提供法律激励与保障,完善法律调控和监督管理内容。为促进天津市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产业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以动作学习为基点,剖析教师对游戏干预的认识。研究结果:(1)游戏干预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根据干预对象人数多少可分为单独干预与集体干预;二是根据教师参与方式可分为参与性干预与非参与性干预;(2)游戏干预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教师自身为媒介的干预方法、以材料为媒介的干预方法,和以同伴为媒介的干预方法,其具体的操作手段主要有言语类和非言语类;(3)游戏干预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干预必要性、确定干预时机、确定干预形式、选取干预方法、设置干预情境、明确干预评价等六个基本环节。此外,还必须重视梳理学习内容与干预内容、有效地规划干预时间、明确干预目标、匹配幼儿能力、重视师幼互动节奏,以及教师培训等相关事项来保障实施过程。研究价值:基本形式的选择和实施过程是游戏干预成功的重要环节,对它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既能丰富游戏干预理论,又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骨干专业以改进与诊断为契机,围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建设目标,从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八个方面进行诊断与改进。结果表明,教师诊改意识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技术技能积累更加显著,社会服务成效斐然,“走出去”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国民健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重大意义,全民健身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梳理全民健身特征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全民健身存在科学与专业指导缺乏、健身空间与设施供给结构失衡、资金供给与支持不足、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发展迟滞等问题。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提出,加强体育人力资源供给、盘活闲置并发掘潜在资源、转变资金供给模式与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全民健身网络平台建设、扶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等策略,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美体育测量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展示了中美体育测量的发展状况,并对两国体育测量研究与应用范围、体育测量的手段、方法、体育测量的重心、评价方法、体育测量制度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体育测量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扬州水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水文化作为扬州文化中个性最鲜明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动态性、人文性、生态性、开放性、商业性、民俗性等特征,表现为运河文化、诗词文化、园林文化、治水文化、休闲文化、建筑文化等形态。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必须注重水文化保护、修复、创新和利用,实施水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打造东方水城,使传统水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48场专题讨论会、265篇论文摘要、50篇发表于《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述》大会特刊论文的整理,总结了当前国际体育社会研究的热点、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选题具有时代性强、地域性强、针对性强、跨学科性突出等特点,其中“体育与性别”“体育与政治(策)”“体育与健康”主题备受关注,后结构主义、文化批判主义视角以及质性研究范式应用广泛。目前,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一方面拥有现实机遇和学科机遇,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自然科学、主流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自身的挑战;学术功利化趋势、语言以及地域的差异是阻碍体育社会学国际化合作与发展的原因。要迎接这些挑战,国际体育社会学需要以全面服务人类社会为使命,激励体育社会学内部的创新力,最大发挥体育社会学的人文价值与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