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与细胞凋亡时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有雷同之处,通过对疲劳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肝、肌细胞Ca2+浓度及DNA倍体分析,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后肌、肝细胞中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FCM检测肌、肝细胞实验组均出现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疲劳时肌、肝组织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各组织SOD活性12 d组显著下降P<0.01,MDA数量12 d组非常显著升高P<0.01;研究认为: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增多、SOD与MDA比值变化是决定细胞凋亡或坏死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与运动性疲劳同步发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均会导致疲劳.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肌纤维dystrophin、desmin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引起肌肉损伤时dystrophin、desmin的变化特征进行综述.大量研究表明,骨架蛋白dystrophin、desmin是保持肌细胞完整性的重要结构,与运动性肌损伤(EIMD)密切相关.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离心运动引起EIMD和DOMS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用无土栽培法研究了氮、磷、钾对潍坊青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提高,130mg/kg、230mg/kg和330mg/kg三个浓度间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极显著;磷不足或过量使用均能显著地提高萝卜的硝酸盐含量,磷浓度80mg/kg时的萝卜硝酸盐含量最低;萝卜硝酸盐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40mg/kg和500mg/kg处理间的萝卜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氮、磷、钾配合施肥有利于降低萝卜的硝酸盐含量。根据生食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低于432mg/kg的标准要求,潍坊青萝卜无土栽培中的氮、磷、钾适宜施肥浓度为:氮(N)<130mg/kg、磷(P2O5)80mg/kg左右、钾(K2O)32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导致铁代谢紊乱是造成机体造血机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导致运动组大鼠红细胞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运动性贫血状态,血清铁呈现降低趋势,血清铁蛋白显著降低,血清转铁蛋白显著升高,机体铁代谢呈现紊乱状态;营养干预后的运动 营养组红细胞指数、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运动组,而血清转铁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运动组,说明营养补剂可以明显改善由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铁代谢紊乱状况,并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5.
血清CK及同功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提出CK作为血清酶是监测肌细胞是否损伤的重要生化指标.揭示了血清CK及同功酶活性与运动强度和训练量及机体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与运动的关系可以有效的指导运动训练,防止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离心运动对大鼠比目鱼肌细胞凋亡及Sma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12 h、24 h、48 h、72 h。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一次性离心运动,于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分批取比目鱼肌待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活性均在运动后有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aspase-8活性在运动后即刻起明显升高,72 h内呈进行性下降;caspase-9在运动后12 h、24 h和48 h明显升高;caspase-12活性只在运动后12 h明显升高。大鼠比目鱼肌组织Smac蛋白表达在运动后24 h内呈逐渐升高,其mRNA水平在运动后即刻和12 h都显著升高。结论:离心运动能诱导比目鱼肌细胞凋亡,且主要是依赖于caspase-8和caspase-9的凋亡途径,依赖于caspase-12凋亡途径较之于其他两条途径有一定的弱势效应。离心运动能引起比目鱼肌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表达上调,Smac在比目鱼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细胞外基质蛋白、膜骨架蛋白和肌肉微损伤相关联的研究.对骨架蛋白在运动中的变化进行了由内而外的探讨,重点探讨了细胞外基质蛋白在力的传递和组织结构的保持中可能发挥着的重要作用,阐明了肌细胞骨架蛋白在力的传导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机理,揭示了细胞外基质蛋白对维持骨骼肌细胞结构稳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瘦素(Leptin)--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是机体长时间能量贮存的信号.大多数的肥胖者拥有太多的Leptin并伴有Leptin抵抗.血浆Leptin水平随体脂肪量的增加而增高.甘油三酯导致Leptin抵抗.研究体力活动如何降低血浆Leptin水平成为研究者越来越感兴趣的话题.在体脂肪不减少的情况下,一次急性或中等强度的运动不能改变血浆Leptin的水平,但不能排除运动后Leptin产生改变的可能.它与体力活动本身或能量负平衡有关,也与调控运动后的饮食摄入有关.Leptin和运动刺激了肌肉中蛋白激酶(AMPK)的活化,增加了AMPK的含量,提高了胰岛素(Insulin)的敏感性,加强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通过增加Leptin外周作用可以促使其更多地进入下丘脑从而更多地发挥其调节体重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游泳训练对MMP和细胞凋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运动大鼠肌细胞MMP细胞凋亡率的关系,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MMP、DNA倍体分析,JEM—1200EX电镜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游泳训练可诱发细胞凋亡和MMP的改变,细胞凋亡可作为评定运动性疲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在所致损伤过程中肌糖原含量、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以及骨骼肌胞浆和血清中乳酸含量的变化,来探讨肌细胞能量代谢变化与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肌细胞能源物质耗竭、能量供应不足以及糖类氧化不足所引起的三羧酸循环中介物缺乏并非导致骨骼肌静力性损伤的直接原因,肌细胞内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产生的毒副作用可能是引起骨骼肌静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运动能力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探寻营养补剂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影响的规律,本实验以低于WHO标准的运动员为运动性贫血受试对象,在运动训练期间给予抗运动性贫血铁复合制剂,以观察其对其运动员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机体铁贮备下降时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处于较高水平,且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浓度呈高度负相关,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指标可以反映机体铁贮备状况;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后的贫血各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并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浓度,说明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铁贮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角度,探讨针刺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与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针灸组、空白组和运动疲劳组,针刺组取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和肾俞穴,每日一次,留针20min。待针刺组针灸治疗1 h后,运动疲劳组和针灸组大鼠均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连续14d后取材,在电镜下观察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检测骨骼肌MDA含量和SOD活性、测试肌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和膜电位。结果:与运动疲劳组相比,针刺组骨骼肌线粒体形态更趋于正常,其MDA含量低、SOD活性高,且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含量。结论:针刺能有效的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以解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毒性,提高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细胞因子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方法:Ⅱ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分成12组进行实验,实验组进行有氧运动和白藜芦醇补充干预.结果:Ⅰ组大鼠循环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Ⅰ组大鼠的脾脏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H组大鼠的脾脏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低于E组,M组大鼠的脾脏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低于Ⅰ组.L组大鼠的脾脏系数显著低于A组,D组大鼠的脾脏系数显著高于A组.结论:有氧运动及白藜芦醇补充能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脾脏TNF-α和IL-6的浓度,延缓Ⅱ型糖尿病大鼠的免疫器官的萎缩,控制调节2型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  相似文献   

14.
补充支链氨基酸对肌肉组织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链氨基酸对骨骼肌和心肌的作用广泛,机制复杂.运动中补充支链氨基酸不仅对骨骼肌、心肌的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而且对其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此外,对肌细胞线粒体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5.
探讨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人参总皂甙抗疲劳的效应.采用中等强度的跑台运动建立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人参总皂甙组.模型组和人参总皂甙组给药后连续运动两周后,检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和游离钙含量、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并在电镜下观察大鼠骨骼肌纤维、肌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核等超微结构.结果发现人参总皂甙能显著降低骨骼肌细胞MDA含量、增强SOD活性、抑制骨骼肌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均有P<0.05),减轻骨骼肌肌纤维、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核等超微结构的损伤.发挥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运动降低糖尿病血糖水平的机制,为运动治疗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雄性6月龄KK-Ay和C57BL/6J小鼠各12只,按血糖配对后随机分为糖尿病运动组(KE组)和糖尿病对照组(KC组);正常运动组(CE组)和正常对照组(CC组)。进行坡度0°,速度12 m/min,时间30 min的跑台运动后,实验检测p38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测定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和TNF-α、FFA。研究结果:KK-Ay小鼠血糖高于C57BL/6J小鼠,KE组和CE组血糖分别较实验前下降了34%和25%;运动后CE组血清胰岛素浓度比CC组低55%,KE组则较KC组低43%;骨骼肌p38磷酸化水平KC组高于CC组,CE组高于C组,KE组高于KC组;血清TNF-α及FFA浓度KC组明显高于CC组,KE组明显低于KC组。结论:一次性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KK-Ay小鼠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直接激活KK-Ay小鼠骨骼肌p38磷酸化,降低血清TNF-α和FFA水平,并通过p38间接作用于TNF-α、FFA,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这可能是运动降血糖的部分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白藜芦醇干预对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的影响.根据体重将72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组为耐力训练组;C组为耐力训练 白藜芦醇组.C组小鼠每日给予白藜芦醇10mg/kg灌胃,与B组共同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最后一天进行力竭游泳实验并记录运动时间.力竭后24 h处死小鼠取材,测定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结果发现: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6周耐力训练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6周耐力训练对小鼠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白藜芦醇显著提高耐力训练小鼠血清IL-2和IgG浓度(P<0.05).得出结论:6周大强度耐力训练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降低,但对小鼠血清IL-2、sIL-2R和IgG浓度等免疫指标无显著影响.白藜芦醇干预提高了耐力训练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L-2和IgG的浓度.提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提高耐力训练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而提高其运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红细胞锌卟啉以及血清铜蓝蛋白浓度的影响,本实验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红细胞锌卟啉和血清铜蓝蛋白进行测定,观察营养干预对治疗运动性贫血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营养干预对缓解由于大强度的运动训练造成的血红蛋白低下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具有预防运动性贫血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营养干预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和红细胞锌卟啉浓度,表明本实验选用的营养补剂可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铁贮备,改善由于运动训练造成的铁代谢紊乱,对预防运动性缺铁性贫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NO、eNOS、ET-1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55~60岁绝经后女性,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干预方案,进行12周的快步走锻炼。结果:运动锻炼组(TRG)的SBP较干预前显著性下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NO、eNOS浓度显著高于干预前;ET-1浓度显著低于干预前。而不参与快步走锻炼的对照组(CON)的血压较干预前升高,NO和eNOS浓度较干预前下降,而ET-1较干预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表明12周的快步走锻炼可以有效的控制绝经后女性血压的升高,并可能降低心血管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太极拳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药物加太极拳锻炼(药炼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观察实验前后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红细胞(RBC)膜钠(Na -K .ATPase)、钙泵(Ca2 -Mg2 .ATPase)酶活性.结果:两组血压降幅存在差异(P<0.05),血浆NO浓度、RBC膜钠泵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0.05,P<0.01),钙泵活性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NO合成与释放;促进RBC膜钠的活性;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血管内外阻力.太极拳运动能降低高血压.实验显示钙泵活性不活跃,证明太极拳运动并非通过影响细胞膜钙泵活性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反应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