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后心理调查,分析出他们产生身心疲劳、自信心差、记忆力下降、不思茶饭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心理助疗方法并介绍了七种心理训练方法:1.静思颐养法;2.耳部按摩法;3.提腿摸膝法;4.想象放松法;5.音乐疗法;6.呼吸练习;7.身体放松法。旨在让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能通过心理疗法来加速身心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  相似文献   

2.
本针对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现状,阐述了实行11分制后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变化.强调了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了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心理技能训练在最佳竞技状态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在运动心理领域对怎样尽力为最佳运动表现提供必要的心理技能训练工具和技能存在着一些分歧。心理训练咨询师和干预研究者们最近已提议心理训练的周期化可能是应用运动心理程序传递的未来主要的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程序的传递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田径运动技术的掌握和发挥,从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影响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以及赛前心理训练的目的,提出了应把心理训练作为田径运动中重要的训练内容并贯穿在整个训练体系之中,把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战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田径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与赛后心理调节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分析心理训练和赛后心理调节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出赛后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对今后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训练和赛后心理调节,克服心理障碍,创造优异成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抗晕训练中的心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晕训练是部队训练的重点与难点,要提高抗晕能力.除要进行专项体能抗晕训练外,还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转移注意、模糊视野等心理控制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优异的比赛成绩不仅需要身体素质、战法技法、临场经验等条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常会产生丧失训练热情、信心不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理疲劳、心理紧张等心理问题。为此,应以兴趣培养、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赛前心理调整等为重点,将心理训练贯穿于日常训练、比赛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军事训练需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容易产生训练心理疲劳,导致厌训和怕训的心理。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训练活动,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必须研究和把握军人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针对军事训练中的训练心理疲劳现象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为基层部队开展有效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述健美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几年北京体育大学健美操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历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赛前的心理训练是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出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表现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供广大健美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对体育比赛的影响及其培训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体育界在训练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心理训练的责任观念有误区;教练员运动心理知识贫乏;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不平衡;心理训练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心理训练的内容、方法大多是移植外国的,不适合我国国情。建议:实施全员、全过程参与心理训练模式;积极开展对广大教练员运动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普及发展、长期进行、克服医学化倾向;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业队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心理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民族高校普通与体育专业女生在校期间心理压力的现状,运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民族高校普通与体育专业女生26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比普通专业女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低,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和释放压力的方法要好.说明:面对大学生越来越大的各种心理压力,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体育运动)进行解决和释放,增强女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石红  马志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49-1050,1053
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对陕西省女子摔跤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在运动受伤、比赛失利、内外压力三个因子上得分高于一般水平运动员,其中运动受伤、内外压力两个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根据测试结果,对运动员在大赛前存在的内外压力、过多考虑比赛结果等方面的心理应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广泛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实践表明,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有效地促进了比赛任务的完成,提高了运动员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的国内运动心理学者对我国的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特征,以及足球队的群体心理氛围进行综述,力图能整合性的更深一步的探讨运动员,以寻求相应的对策,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和潜能,提高运动成绩。对于球队所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从运动员个体的心理品质和足球队整体(女足)的群体心理气氛两个角度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指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3)加强学生的心理保健;4)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比赛中,随着各运动项目技术的不断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如何在赛前以及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战术、身体潜力的充分发挥已成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十分关心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竞技心理状态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在描述竞赛中常见心理障碍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克服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体育社会心理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构成及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价值,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文章围绕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构成以及学生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二个方面进行论述,深入探讨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从自我心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和运动队心理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少年女足运动员成长的心理环境因素,以期为促进少年女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教师领导方式问卷》、《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学校情境量表》探讨了业余体校12~16岁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心理适应与教练员领导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运动员心理适应与心理压力有显著的负相关;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与教练员的民主型领导方式有显著的负相关,与教练员的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有显著正相关;运动员心理适应与教练员的民主型领导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教练员的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有显著负相关。男女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剑  常波  田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0-1632
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