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主动集体效率为分析框架,透视高校教学团队成员的联合行动行为,分析高校教学团队主动集体效率损失的原因,提出高校教学团队社区化治理模式的思想,从而促进高校教学团队主动集体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教学创新团队是高水平专业群发挥集聚效应的重要前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创新集群概念、创新集群发展逻辑和教学创新团队构建模型三方面分析了高水平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的理论逻辑,基于起步、成长、成熟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破壁垒、创模式、凝共识,构建一般教学团队;建机制、搭平台、重培养,打造能力结构化教学团队;强培训、整资源、育文化,锻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三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不仅是活化教学资源,而且是实现一种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从团队与管理关系来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借助创造性的活动整合资源以塑造教学创新团队。通过以A高职院校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通过合作教学塑造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教学身份认同、巩固共同体意识、集体行动达成、集体身份建构的塑造过程。高职院校从身份、群体和行动三个维度进行整合式管理创新,运用多种教学管理整合工具,塑造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身份认同,培育和巩固共同体意识,实现集体行动中的一致性,进而形成集体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试析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深化高校教学团队基本特征的研究是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问题。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构建和谐集体为依托、以潜心教书育人为诺言、以加强教学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现教学创新为标志、以优化教学资源为己任、以最佳教学绩效为追求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备课是有效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环节,是发挥教研组团队的力量提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集体备课上寻求突破,力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中新课标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一、集体备课活动的现状分析虽然各学校都有明确的集体备课的制度、规范条例,但集体备课的效果不佳,表现在集体备课的中心不突出,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群理论的高校专业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集群理论探讨高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专业集群式设置有利于正确处理专业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促进专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专业资源融通共享,促进专业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创新发展。实现专业集群式设置,要在高校专业发展规划中确定战略重点,在高校组织结构中构建有利于专业集群化发展的平台,在高校环境氛围中孕育竞争与协作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产生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肩负着服务1+X证书制度试点,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教学创新团队的产生是国家政策导向、基层学校教学研究衰弱和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特点转变的综合结果。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使命是通过教学创新在教学实践层面实现职业教育类型化,通过教师团队的形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技能创新推动校企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教学创新、技术技能创新、协同创新和融合创新。想要成功建设并使教学创新团队发挥预期作用,就必须为其构建包括学校对教学创新团队的管理制度、教学创新团队自身的管理制度以及得以实施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开展课题研究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名师集群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作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重要平台的名师工作室,需要依托名师团队,以课题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引领教师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是标准的学习型组织,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构建教学创新团队的需求更迫切。在介绍学习型组织、创新团队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教学创新团队的特征,进而用“五位一体”的方法构建团队建设的路径,最终促进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设和发展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对的重要课题。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质性元分析方法提炼了依托理论、发展逻辑、行动策略和彰显创新四个核心类属,构建了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发展树”框架,该框架具有系统综合性、协调一致性和灵活创新性的特征。提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以基础理论与“自选”理论为指导;把握与组织发展逻辑、政策牵引逻辑、协同促进逻辑相适应的主线;兼顾团队组建、统一思想、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个体能力发展协同平台建设六大行动策略;从个体创新、组织创新两方面彰显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首先阐述专业建设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专业建设的内涵,以期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师资队伍结构与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效果和成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院校师资队伍的专兼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梯队结构不合理,教学团队尚不具备集体攻关的能力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而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实施名师战略,整体提高;广开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建立教师深入企业积累实践经验的长效机制;务求实效,去掉花瓶效应,不搞面子工程乃是取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后出现的新特点,分析了实验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提出了相关举措,为高职院校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型实验教学队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新四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教育部出台的信息化建设相关文件多达87份,每一份文件都涉及信息资源建设。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努力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应用、共享、交易服务模式和运作机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更明确要求消除信息孤岛,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这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推动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高职学校信息资源建设实况与国家政策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本文基于目前高职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探索实现高职学校信息资源互惠共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逐步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目的是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创新团队发展路径。在确定高职院校创新团队内涵建设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同类院校在创新团队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以政策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以项目为依托、以服务为基准作为出发点,结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工作思路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大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如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从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开始,提出了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理念,并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提出了高职师资在“教中学,做中学”的思想,并对教师、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的评估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本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获取思政教育知识,明确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目标。然而现阶段,在实际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与建构主义理念不相符合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此,在今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育原则,组建强大的师资团队,创建健全的课程思政教育规划体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人才兴旅刻不容缓,教学创新团队是创新型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在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困境的基础上聚焦学院制度优化、团队师德建设、先进引领、质量提升等问题探讨,为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核心资源是教学与科研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效能的提升是时下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跨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是组织方法问题。只有不断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科研资源配置的规律,着力强化学院内部虚拟化团队建设;注重构建校际间的跨学科团队;科学搭建校企合作的新框架,并以此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特点的反思和分析,阐述了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和理念以及英语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所起的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