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语言蕴含着丰富的美,只有真正领会了英语语言的美,才能激发出审美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掌握英语的愿望。本文从音韵、形之美、文化底蕴及英语口语这几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语言之美,让原本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英语语言展现出美的一面,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雪国》这部中篇小说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禅宗虚无观影响下创作的出色之作,通篇呈现出一种禅宗境界的虚无之美。本文从镜中虚象之美、生死轮回中的涅磐之美和万物归一的禅宗境界之美三个方面来探究《雪国》传达出的禅宗境界的虚无之美这一审美特征,从审美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3.
荀子所谓“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并不是指没有审美对象,其审美对象是伦理道德之“礼”。在其观照方面,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审美心境,其中的“虚”与“藏”、“壹”与“两”、“静”与“动”是辩证的关系,并由此进入“大清明”境界。“元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是一种精神态度,“大清明”是一种境界,而“虚壹而静”是持有这种态度、达到这种境界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整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具有个性化,不同的女性形象展现出来了不同的角度和内涵。本文通过具体的对川端康成作品《千只鹤》中女性形象之美的剖析,进一步阐释了《千只鹤》的独特魅力与女性角度的审美途径。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很多作品展现了日本的传统艺术美——"物哀"之美。然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钟情的将死亡与美结合的表现手法——死亡即等于美。最终,川端康成以自杀的方式将这种美的观念表现到极致。  相似文献   

6.
对李贽的童心说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作了一番阐释,认为“童心”实际上是一种具体境域下,在对中庸势态领会和把握基础上的真情性流露,它不是人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生成的,故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李贽童心说中所蕴含的自然美,认为所谓的“自然之为美”本质上是一种随境域而发的真情之美。  相似文献   

7.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小学数学教材各章节,都具有美育的因素。数学的抽象之美、符号之美、猜想之美、灵活之美、有序之美、形象之美……在各章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在。但由于数学的准确性和抽象性使这些美不象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就更不容易体会和感知到这些美。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美育,必须注意从数学知识中挖掘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捕捉美的视点,从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中千变万化的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数学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真"乃艺术之生命,是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审美品格.担当禅画艺术的本真之美,缘于他的性情之真.面对曲折多变的人生际遇、个性磊落炽热的担当仍然忠实于自己的真实内心,不随波逐流,不屈从权贵,情愿结茅山野,遁入禅门,以毕生精力和心血去寻求更深更高的宇宙"真理",去体悟禅宗的"真如"、"真心".他的禅画作品通过禅家的"触目而真"和"即是而真"贯通事理,呈现出圆融无碍的本真之美.这种本真之美又具有主观心性的自在自然、"独抒性灵"的绝假存真、"唯心任运"的不拘成法、天然无心的童心趣韵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川 端康成虽然不是美学家 ,但他却是一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热情地追求美、执着地展示美的作家。当我们走入川端的文学世界 ,就会感到美的韵味、美的情调、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仿佛春风一般扑面而来。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不灭的美》、《日本文学之美》、《日本美之展示》等一组富有美学意蕴的文章中 ,通过剖析日本古典物语名著和歌俳句 ,深入探索日本民族的艺术观和日本文学之特征 ,行文中透视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美学观。川端康成十分欣赏泰戈尔访问日本时关于“民族的义务”发表的见解 ,他在《美的存在与发现》一文中引用了泰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中的美,让他们了解诗歌创作中的美学知识,本文介绍阳刚之美的特征及其变异的常识.以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阳刚之美的特征1.矫健美。曹植的《白马篇》开篇就描写出幽井游侠儿驰骋西北边陲英勇杀敌的情景:“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矫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上述诗句描写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的笔意强调的内涵是意在笔先、以意使笔和尚意而不重写实,并且注重以简约、含蓄和处理时空的灵活性等表现手法增强这种表意效果,形成了独特的笔意之美。究其原因,这是与中国传统艺术讲究意境、追求诗意的观念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扬琴新曲《落花·夜》的演奏分析,描摹和梳理了《落花·夜》意境美与音乐之声的创生及由来:意境之美由美好心灵创造,音乐之声由熟练手法而生。乐由心生,"乐"是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一种态度,随心境而变化,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感性,而演奏技巧则是对这种感性的一种理性支撑。足够的理性练习(对节奏、节拍、音准、时值、音色控制能力的练习)是理性演奏的基础,没有理性演奏的支撑再美好的曲谱和情感也无法通过演奏表现出来;但是真正能打动人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最深刻的内心生活和人们的感性表达。在扬琴演奏中,要准确把握理性演奏与感性表达的平衡和适度原则。美好的感性表达与熟练的理性演奏融会贯通,就会营造出深邃的意境之美,流淌出感人肺腑的音乐之声。  相似文献   

13.
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在古希腊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成年男子与少年的同性恋作为主要表征形式更是备受推崇。在这种被称为"天间之爱"的同性恋关系中,成年男子通常是主动者,并担负着培养少年高尚品格的教育任务,而身材健硕的俊美少年则往往成为众人追慕的宠儿。成年男子与少年的"天间之爱"是建立在对人体美的认同基础上的,健壮挺拔、朝气蓬勃的少年之美被视为人世间一切美的最充分象征。这种独特的审美取向具有非常严肃的指导意义,拥有健美的身体就意味着会拥有众多的追求者,会享有很高的荣誉和辉煌的未来;而苍白臃肿的身体不仅会为众人所嘲笑,没有追求者的经历还会让他们在城邦的前景变得黯淡。这种对人体美的崇尚也使得体育所具有的塑造完美形体、培养优秀品格的价值被最大化地突显出来。体育馆等运动场所作为少年们裸身训练的主要场所和成年公民演讲、集会的公共文化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滋生同性恋的温床。  相似文献   

14.
源氏和唐璜,同样有着世间罕见之美色,同样深陷情感囹固,但他们的美色和恋情却是同中有异的。源氏的美是幽玄阴柔的,带着明显的东方审美特质,而唐璜的美则是柔和刚烈的,带有几分叛逆和抗争。在情感方面,源氏和唐璜都经历了恋母情结的纠葛、肉欲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取舍。不同的是,从爱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方面讲,源氏是主动追求他所心仪的女子,而唐璜面对情欲的诱惑则多了几分克制和被动,这也反映了东西方男色审美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李国鸿 《阅读》2014,(44):7-8
<正>美好的事物人人喜爱,向往美、亲近美,这是人的天性。语文教学,应认知人性,把握天性,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语文教材中洋溢着美的文章比比皆是,为美的教育提供了契机。每一篇课文,就是一朵美丽的花,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花,感受到每一朵花的形状、颜色、香味、组织结构及其独特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表达的是丰富的感情,不是机械的动作伸展。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形态,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才能把情感和想象力融合到舞蹈动作中。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的是舞蹈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用"美"的形体塑造人,用"美"的内涵打动人,只有"形体美"和"灵性美"和谐统一,才是"舞之韵"的最高境界。本文分析了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缺失的现状,具体阐述了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措施,最终实现形体"舞美"和灵性"悟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创设音乐情境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更好的欣赏音乐作品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以审美为核心,从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力出发,分析音乐作品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与净化,进而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有效发挥出音乐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创造,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8.
短篇小说是霍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美之艺术家》中采用了颇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含混与双重性。这一写作手法具体体现为矛盾的叙述、具有双重属性的象征物、含混、谜一般的结尾等。从本质上来说,小说文本的含混是霍桑矛盾思想和心态的体现,而这一特点也赋予作品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徒然草》是日本中世时期的著名随笔。它的内容繁杂多样,广泛涉及人生世事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出作者兼好法师对人生、社会、宗教、审美等的看法和观点。其中对自然的描写和论述在整部作品中所占分量不容小觑,并且作者所论之自然,不是单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四季变迁,而是扩展至日常生活、为人处世等广泛意义上的自然。作者的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社会历史背景等都有着巨大关联。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服饰文化的大领域中,中国女性服饰与西方以表现人体为美的服饰观念不同,中国女性在服饰上更加喜欢创造一种含而不露的美。这种创造具有极大的装饰性、整体性和轻柔飘逸的美学效果。本文以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积淀而成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结构为切入点,对中国女性服饰美及其特征进行了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