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楼梦》是部政治思想性很强的小说。它产生在我国十八世纪的中叶,即所谓“乾隆盛世”。这个时期,社会生活表面上繁荣安定,实际上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红楼梦》中所谓“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就是这种矛盾斗争的曲折反映。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权,对反抗者采用了反革命的两手策略:一方面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实行思想统治。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崇儒尊孔,提倡程朱理学,来加强思想统治。康熙就曾经提出“提倡理学,表彰程朱”的口  相似文献   

2.
阳明心学做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一支,但明显具有不同程朱之说的特色。程朱之“理学,,在认识论上倾向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而阳明“心学”把伦理道德作为认知对象,并在此基础建构“知行合一”之说,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实践色彩。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若干情节的再探讨黎音在18世纪的中国,作为封建社会精神统治纲领的程朱理学,和这个完全封闭型的社会同步进入了末世,其“存天理,灭人欲”的反人性本质,暴露得更为彻底。在程朱理学横行肆虐的数百年间,不少有识之士曾经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学的基本范畴,它构成了理学范畴体系的基本框架,贯穿整个理学范畴体系的始终。二程在前人的成就上,提出“理”一元论的天理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也就是说必须超出经验世界之上,对真际有所了解."道中庸"则是讲必须把高明所得最后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  相似文献   

6.
象山没有具体的师承关系可考,因而,关于其心学形成的理论渊源,亦众说纷纭。在对诸种说法进行分述和评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象山心学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心本论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存心养心求放心”等心性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心性论思想进行进一步阐发的结果,由此实现了宋明理学思潮从程朱“理学”理本论向阳明心学心本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从先秦儒学开始,儒家就有重实践的传统。而教育不但是儒家实现其人生理想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儒家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途径之一。本文将从白鹿洞书院的复兴说起,探讨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家的理学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并阐发理学思想与宋代重要私学教育机构书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学序说     
关学,不是历史上一般的“关中之学”,而是宋明理学思潮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学派,即宋元明清时代今陕西关中的理学。的确,无论在性质、倾向方面,还是在思想行程方面,关学都同其他理学学派大致相合。它多是采用注经通经、语录答问和著作专论的形式,把“论孟学庸”、“危微精一”、“理气心性”、“格物穷理”、“戒惧慎独”等作为经常讨论的题目,用以阐述自己的理学思想,为后期封建社会的伦常名教提供本体论根据;它也是始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不盲目崇拜,主张自由思考。他对程朱理学有继承有批判。他的“心学”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他继承前人“理”、“欲”观的基本精神,强调“去人欲,存天理”;他“知行合一”的理论比较接近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相似文献   

10.
张载独创理学思潮中的气学流派,以此深刻影响了明代气学.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等著名气学家在继承和汲取张载气学的基础上,又对张载思想加以发挥,对宋明理学加以修正和革新,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明理学在明代的发展趋向.张载创立关学,促进了理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程朱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思辨性哲理为理学的哲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方面体现了张载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并不反形而上学.围绕"存在"与"无"的关系,他论述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认为"存在"是"常住的在场"."无"是没有"存在者"的"常住在场",是"存在"的."无"是"存在者"展现自身的背景.通过"哲思"与"诗思"才可把握"无".这一形上姿态把被遗忘的"存在"拉到了人们面前更为彻底.其深邃的思想为形而上学(哲学)开辟出新的领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指导性教学思想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现代教学论的贡献。他提出了与传统教学思想有别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强调以情感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整体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这样的思想,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学现状,促使学生的人格素质向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体育活动中的不同,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概括而言,就是中国古代体育是一种"心性思维",而西方体育则是"身体思维".用心思考的结果是我们传统体育运动中的规则往往是一种变通的、灵活的、甚至于是因人而异的"柔性"规则;重在体验,衡量事物的标准是经验的积累与领悟;以个人问题为取向,讲求天人感应,因此规则随人的改变而改变.而西方体育则在以"身体"为视角的量度下,强调同一与平等,体现出一种"钢性"规则;重在分剖解析,考察事物的标准是层层相加,深入分析;以观念为取向,理性至上,因此规则是恒常的、不变的、同一的,直至发展成今天全球通用的体育规则.  相似文献   

14.
在李大钊早期的民主主义思想中,其核心是“民彝”思想.“民彝”是李大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的同“民众之意志”相对应的概念,在李大钊看来,“民彝者,吾民衡量事理之器”;“民彝者,民宪之基础也”、“信其民彝,彰其民彝”.  相似文献   

15.
“虚无”和“荒谬”作为萨特和加缪哲学的关键术语,集结了他们对生存最人性化的思考。通过对这两个术语的分析得出萨特和加缪在同一个时代课题下对生存乐观思考的共通性:一方面,“虚无”和“荒谬”都表明了人的生存处境,而且这种处境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虚无”和“荒谬”又体现人了生存的希望,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勇敢地“带着病痛活下去,”从而穷尽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健身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应用受老子养生思想的深远影响,其“气与阴阳”、“以‘静’制动”的思想源自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和“道法自然”、“专气致柔”、“至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其以“气”、“德”健身的思想是继承发展老子“天人合一”和“道生之,德畜之”养生思想而形成的;其“静”、“气”、“德”是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数学思维过程中的"断路"现象: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针对现象原因,推究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8.
运用武术学的专业思维方式,以武术对人的思考为线索,对《老子》思想中的“守弱”策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进行了逻辑性的归纳与整理。最后,对《老子》的“守弱”策略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了其积极意义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扰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内源性冲突"与"外源性冲突"引发的"人文危机",可以概括为: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突出、强化了奥林匹克主义原有的和谐思想,弘扬了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重新彰明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原则;为遏制奥林匹克运动或奥运会的异化,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为协调参与主体的不同利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运行模式;为解决、处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的种种问题和诸多矛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基础;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随着其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必将使中国文化成为发展奥林匹克实践,补充、丰富、完善奥林匹克理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20.
长篇纪实游记《天地无极》的作者王大卫以缅怀洛克半个世纪以前的献身考察的事迹为初衷,并沿着洛克当年的路线一一探寻和思考,再加上千万年不变的自然山川与“百年不变”的“人文生态”,使得两条以时间为界的单线归并成了一条以空间为缘并纵贯全书的深沉复线,叙写如行云流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境撞击中生发出多少随缘、随观、随感、随思、随想的心灵火花,有如不同色彩的横线来回穿梭于这块“思想织物”之上,让读者思考着“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缓慢地改变着思想颜色的伟大运动在不远的将来仍将继续么?是否会出现倒退、阻碍进步、甚至毁弃已经取得的成就呢?”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忧患意识充分地显示了一位知识分子作家所拥有的时下愈益难能可贵的正直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