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荆州市太极拳中老年练习组,与相应的对照组健康体适能与技能体适能相应项目的相关指标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在体重控制等方面,对中老年人体适能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舞蹈瑜伽课程将瑜伽与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相融合,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探讨舞蹈瑜伽教学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女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7周的舞蹈瑜伽练习,对照组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测试实验前和实验后健康体适能和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结果:(1)实验组体重、BMI和腰围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体重和腰围实验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实验组肺活量和仰卧起坐显著提高(P<0.01或P<0.001),且两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坐位体前屈和闭眼单足站立的时间显著提高(P<0.001),劈叉显著降低(P<0.001),坐位体前屈和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实验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劈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4)实验组的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饮食睡眠四项指标显著降低(P<0.01),且四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5)实验组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显著提高(P<0.01或P<0.001)。结论:17周舞蹈瑜伽教学能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瑜伽练习对隐形肥胖女大学生心肺适能和血常规的影响。在自愿知情的原则下,招募符合条件的隐形肥胖女大学生30名,年龄为(21.76±1.08)岁,身高为(162.54±5.13)cm,体重为(59.35±3.48)kg,无代谢及心肺系统疾病史。实施18周瑜伽练习,测定18周瑜伽练习前后受试者的心肺适能水平及血常规指标。心肺适能各指标测定采用Bruce法,于活动跑台上运动,直至受试者力竭,测试其摄氧量(VO2)、通气量(VE)等气体代谢指标,血液学指标均在每次心肺适能测试前后取肘静脉血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瑜伽练习前比较,瑜伽练习后受试者BF%显著性降低(P<0.05),最大摄氧量时刻受试者的VE、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均显著性增加(P<0.05);与瑜伽练习前安静时比较,瑜伽练习后受试者安静时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显著性降低(P<0.05),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数%(GRA%)等显著性升高(P<0.05)。结果表明:瑜伽练习能显著降低隐形肥胖女大学生的体脂含量,提高心肺适能水平;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其红细胞系统功能,表现在RDW、MCHC安静值的变化。RDW、MCHC可作为评定机体瑜伽练习前后机体红细胞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瑜伽练习能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水平,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GRA变化;此外还能显著抑制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为指导研制一套老年人防跌倒健身体操,并通过12周运动干预实验检验其效果。方法 以56名六七十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分别在干预前、中(第4、8周)、后进行11项体适能测试。采用2(实验前、后)×2(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并采用简单效应及多重比较检验实验组不同干预阶段的锻炼效果。结果 所有指标训练主效应×组间主效应的交互作用显著(P <0.01),且实验组所有的测试结果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提高(P <0.01),但只有在运动干预的中期阶段是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1)12周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健身体操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核心肌力等,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积极作用;2)运动干预的中期对于改善老年人各项体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一般健身运动处方中强化力量练习后,对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健康老年男性(60-69岁)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组、力量组,每组40人。对照组其原来的生活习惯不发生改变;一般组按照有氧和无氧交替进行的方式运动;力量组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加入力量练习。分别在试验前、试验1月后、7月后对所有试验对象进行形态指标测试,结果进行SPSS13.0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三个组的身高、体重、肩胛皮下脂肪厚度实验前后、各组之间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试验后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体脂含量%力量组显著下降(P<0.05);BMI指数力量组显著上升(P<0.05);强化力量练习使男性老年人上臂皮下脂肪厚度、身体脂肪%含量明显下降,有效降低机体的脂肪含量,增强体质,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强化力量练习使BMI指数显著上升;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结构,使身体粗壮,下肢力量加强,增强了抗跌倒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应该加强力量练习。  相似文献   

6.
欧美对体适能的研究在健康体适能方面不断深入,在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和与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方面逐渐拓展。体适能与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情况紧密联系。给我们的启示是:1)体适能的发展要与健康紧密相连;2)健康观念应由无疾病的消极观念转向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积极生活观念;3)学校体育教育应正确处理好健康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抽取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的男女维吾尔族大学生各100人,测试其健康体适能并对他们进行每周四次的运动训练,来研究阳光体育背景下实施运动处方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运动处方后,受试者的柔韧性、肌耐力、肌力和心肺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表明实施运动处方干预能有效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应力水平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将24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游泳运动组和跑台运动组,每组8只,游泳运动组和跑台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每次60 min的游泳和跑台运动.运动结束后取后肢胫骨进行骨矿含量和三点弯曲实验.游泳运动组各项骨矿含量指标皆高于对照组,仅骨灰度密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跑台运动组各项骨矿含量指标除骨灰度外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指标中,游泳运动组的弹性载荷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显著高于跑台运动组,跑台运动组弹性载荷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大载荷和弹性载荷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两种应力水平的运动都能够提高胫骨的骨矿含量,跑台运动的作用较强.两种运动对骨的生物力学特性皆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有所不同,跑台运动对骨的抗变形能力的提高高于游泳运动,而游泳运动的对骨的抗断裂能力的提高高于跑台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身心练习(太极拳、瑜伽)对非临床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压力的影响。方法:21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瑜伽组、太极组、形体练习组和不运动对照组四组,进行12周每周一次、每次80min的练习,实验前后应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进行正念水平、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测量。结果:①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前后正念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练习后均与形体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瑜伽组、太极组练习后焦虑、抑郁和压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练习后各指标均与形体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瑜伽组、太极组正念水平的提高与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改善没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长期身心练习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负面情绪,并使其正念水平显著提高,但两者之间未检测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体育系女生(体女组)和普通女大学生(女大组)各30名肌适能和有氧适能的多项指标同步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月经周期各时相的健康体适能呈现多样性变化.肌适能三个时相的腿肌力和行经时相的握力明显大于女大组(P<0.05).而两组内三个时相的肌适能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有氧适能两组在安静状态下差异不显著(P>0.05),而运动负荷试验则显示体女组明显优于女大组(P<0.05-0.01);两组内各时相的有氧适能以黄体时相最优,行经时相最差,卵泡时相与黄体时相或卵泡时相与行经时相比较的统计学差异无规律.这些变化可能与F2(雌二醇)、P(孕酮)和T(睾酮)、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等激素的分泌水平及HPO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性激素的调控效应有关.研究结果为女大学生科学进行运动训练和体育健身锻炼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研究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足球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职业足球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描述,并对足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政策、法令、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及体育运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规范我国职业足球商业运作和管理,改善我国足球产业的经营和投资环境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番茄红素对人体高强度耐力运动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讨番茄红素对人体高强度耐力运动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7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番茄红素组和口服生理盐水对照组.运动方式为4 000 m跑.在运动前45 min,运动至1 500 m,2 500 m和3 500 m处分别服用番茄红素溶液和生理盐水.在运动前和运动结束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CO)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番茄红素组的受试者静脉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O)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丙二醛(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番茄红素能够增强人体在运动后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足球改革的成就及其在我国体育产业进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我国体育改革的酝酿过程及足球改革的突破口作用;追述我国足球改革的历史背景并分析选择足球项目作为整个体育改革突破口的必然性,回顾足球改革的历史过程及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和论述足球改革对于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层次足球运动参与者运动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调查了4类人群(青少年运动员、中学生、大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一般情况,结合相关献,通过比较,探讨不同水平的足球运动参与运动损伤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显示:足球运动损伤多发于足踝、膝和大腿等部位,专业化程度低的参与足踝更容易受伤;扭伤、挫伤、拉伤和擦伤是足球运动损伤的4大类型,专业队员挫伤最多见,一般参与更容易发生扭伤和擦伤;一般足球运动参与缺乏有效的足球运动损伤防治知识。认为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引起,建议加强损伤原因的综合分析,特别是损伤心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运动状态下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运动性疲劳后血液生化指标及细胞凋亡的研究,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为促进恢复,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游泳训练后血淋巴细胞Ca2+浓度12d、18d组非常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淋巴细胞18d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其次是6d组,P<0.01.6d、12d 组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18d组SOD活性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训练组MDA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12d组最高,18d组下降,各训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a2+浓度升高是细胞发生凋亡的诱因, SOD/MDA比值变化可能是决定细胞发生凋亡还是坏死的关键,细胞凋亡是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1999-2004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足球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表的足球论文数量逐年增长,扩大了涉及的学科;论文作者群已形成,具有离散性和区域性,核心作者还较为薄弱;科研对象比较广泛,其中又以足球市场,高校足球和职业队员这三方面为核心;有关比赛分析的文章过多,而对足球选材的研究进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1999-2004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足球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表的足球论文数量逐年增长,扩大了涉及的学科;论文作者群已形成,具有离散性和区域性,核心作者还较为薄弱;科研对象比较广泛,其中又以足球市场,高校足球和职业队员这三方面为核心;有关比赛分析的文章过多,而对足球选材的研究处在低谷。  相似文献   

18.
由中超“光谷事件”引发的规范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我国开始了足球职业化进程,在16年来的改革过程中,职业足球的运行环境不甚理想,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频繁发生。以"光谷退赛事件"为线分析职业足球在制度建设、"准入制"内容的确立和程序应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职业足球未来全方位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从足球改革看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足球运动职业化发展五年来 ,协会实体化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俱乐部体制已基本形成 ,足球联赛已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市场 ,商业化经营机制已初具雏形。当前足球职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矛盾表现在管理机制与职业化不相适应 ,运动水平与职业化不相适应 ,商业化经营机制与职业化不相适应等方面。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发展 ,需要从足球职业化推广过程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项目的开发价值 ,项目的观赏价值与市场需求 ,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步伐。树立对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正确认识 ,完善协会实体化的管理体制和俱乐部的运作机制 ,积极改善竞技体育职业化的经营环境和机制 ,以法制手段加强对职业化运动项目竞赛的管理 ,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进入职业足球联赛是我国高校足球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但进入职业联赛后解决好影响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高校足球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得出完善的高校体育经费筹集渠道、系统的队员来源与去向管理、高水平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是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在职业联赛中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