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科技档案》2004,(3):40-40
电子档案管理,必将遇到记录载体不耐久,读写档案信息的软硬件技术过时等大问题。现代信息载体的寿命相对于技术过时而言,显得并不十分重要。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厂家可以保证,他生产的硬件和软件不会过时。技术过时使得各种信息的寿命受到威胁,几乎都不安全。数  相似文献   

2.
(档案)的脱机备份、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工作中,光盘以其存储适量、不可更改、寿命较长、价格低廉、便于查找、数据可监测和寿命可监测等突出特点已经在档案行业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方面得到普遍认同。随着ISO/IEC10995《信息技术、信息交换和存储用数字记录媒介光学媒介档案寿命的评估实验方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等标准、规范的公布实施,档案级光盘产品的上市以及光盘备份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光盘已经成为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系列讲座之十一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全 《北京档案》2001,(11):22-23
一段时间内,收集、保管电子档案并提供利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电子档案,则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档案保管部门在管理和保存电子档案时必须要涉及到电子档案存储载体的寿命问题;电子档案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换代问题;电子档案真实性、原始性的维护问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否则,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张美芳 《档案时空》2006,(10):23-24
解决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一般要求是将电子文件及时迁移到新的环境,或连同生成环境一并保存。迁移是指将原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它是一种因技术的变化或载体的老化需定期将信息的内容和存储转移到另一种载体或格式或系统中,这个过程必须要保证信息能够再现。迁移包括更新和拷贝,同时附加了新的支持背景或系统。电子文件从一种技术环境转换到另一种技术环境,应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检索功能、读取功能和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存取,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具有如下特性:1.非人工识读性:人们只有通过特定的程序解码,使之转化为文字、声音、图像等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或将其输出,才能予以识读。2.系统依赖性:电子文件的生成、处理、直至归档保存都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的支持下实现的,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存取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的编码、解码技术,离开计算机系统,电子文件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基础。3.信息的易更改性:电子文件与传统的纸质文件不同,是存…  相似文献   

6.
李燕琳 《云南档案》2010,(11):27-28
<正>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中,并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传统的档案工作。所谓电子文件,就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电子文件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所产生的一种数字化形式的记录。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要归档保存,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本文就公安电子文件如何归档,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如何管理、如何利用等问题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7.
韩静 《兰台内外》2010,(4):25-25
一、对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的安全技术保护 目前,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主要有磁带、硬盘、软盘、光盘等。由于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相对纸质文件而言,稳定性较差,加上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不可读、修改、盗窃、丢失甚至被销毁的危险。因此,加大对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的安全技术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电子档案是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它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具有非直读性,当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记录于存储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电子档案的主要优点有:一是可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将逐步做到即时归档,即文件信息处理结束后自动向电子文件数据库提交。这将大大提高文件的时效性,减少文件信息归档过程的工作量,使得处理结束后的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是在数字设备构建的网络中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硬盘、光盘等介质,并依赖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阅读、处理,可在互联网上传送利用的文件。一、电子文件的特征1.独立性。传统文件是信息与载体的统一。而电子文件信息的存储不具有固定的物理载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一个存储载体转换到另一个载体,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文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盛立德 《湖北档案》2005,(10):13-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在整个社会信息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数字化信息面临着如何保护的问题,怎样才能确保数字信息的长期有效性、完整性、真实性?在数字信息利用和保护过程中,X M L已有一席之地,且其重要性日益攀升。一、数字信息保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存储载体的寿命至少有10年以上,而读取它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生命周期很短。因而,数字保护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保护数字信息存储载体,而是怎样保护信息读取技术环境和内容的问题。本文讨论的信息保护就是:当创建和读取文件的应用软件和系统…  相似文献   

11.
二维条码是一种高密度、高信息含量、价廉可靠的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的便携式数据文件。本文提出将电子文件的内容及元数据存储在二维条码中,附着在纸质文件上,形成纸质电子文件,这样在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通过解码设备扫描条码,读取条码中的信息并将信息保存到本地。可有效解决归档、移交环节中信息的重复录入,避免多次录入中的信息差错,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信息共享,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将二维条码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是可行的,必将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以及提高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郭群 《山东档案》2011,(1):10-10,63
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磁盘、光盘、存储卡等为存储介质的电子文件、照片、数据信息等,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即为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不再是通常的纸质文件,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并可以迅速应用、传输和共享,从保管上来说不占面积,一个移动硬盘足以保存大量数据,但在保存手段上需要特别注意,做好保存场地的环境安全和防盗安全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电子文件存储的现有技术方案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非结构化数据库和光存储的电子文件长期保存解决方案,总结了该方案的优点,为电子文件安全、绿色地长期保存及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它的形成、利用和保管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着本质的不同,作为档案工作者在管理电子档案时必然涉及电子档案载体的寿命问题、电子档案所依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问题、电子档案真实性的维护等问题。如何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对维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有重要的意义。1.电子档案存储载体寿命短的对策。和纸介质相比,电子档案具有信息和载体可分离的特点,虽然载体存储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它们的寿命却远不如纸张,另外,纸张的损坏很容易被发现,而电子档案存储载体在使用和保存过…  相似文献   

15.
严谨 《北京档案》2006,(6):31-33
目前,各高校在工作中已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电子文件,但由于许多高校档案部门尚未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多数电子文件仍分散于形成部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或脱机保存的存储载体之中,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电子文件整理归档,随着时间的流逝、电子文件生成设备和存储载体的淘汰更新,将会使大量电子文件流失,给学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怎样做好医院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工作,成为医院电子文件工作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医院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电子文件流失相对严重、储存载体不安全、思想认识不足、管理工作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我国医院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档案》2014,(3):67
印度:开发"可信数字仓储"延长电子文件寿命目前,印度城市计算机发展中心成功研发"可信数字仓储"(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该项目是国家数字保存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获得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项目首席研究员表示:"当前,数据由各州以电子形式形成。但将来形成数据的软件过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可信数字仓储将保存任何可能丢失的数据,因为它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4,(S6):38-39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几乎没有一个单位是没有计算机的,而文件也几乎都是电子版的,先由计算机打成电子版再打印出来。电子文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的出现给现有的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档案鉴定工作。丁海斌老师曾在《电子文件管理基础》一书中说过:鉴定是电子文件管理中最难也是最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3,(S5):81-82
<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以纸质档案为主的管理模式正转向纸质和电子信息化管理并重的新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档案收集、归档、保存、应用等一系列管理方式方法的新变化,也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带来了新的课题。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有效保障和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是一项极为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电子文档的存储是依赖于计算机设备软硬件平台来实现的,电子档案有着存储信息量大、归档存储方便、有利于高效查档和利  相似文献   

20.
梁绍红 《浙江档案》2008,(11):56-57
电子文件是单位和个人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数字形态记录。它由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构成,并借助元数据进行描述、使用和信息交换。由于电子文件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具有非直读性、易修改性、信息和载体的可分离性等特点,因此在形成环境、归档过程、安全保障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需要根据电子文件的自身特性,采取迥异于传统档案的方式进行归档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