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测定了310.15K时,五种酰胺分别与葡萄糖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了各级焓作用系数。结果表明,葡萄糖与不同酰胺分子的hxy均为正值。不同酰胺与葡萄糖的hxy大小主要取决于酰胺分子结构的差异,酰胺分子中所含一CH3个数越多,其hxy值越大,故N,N-二甲基乙酰胺与葡萄糖的焓对作用系数hxy最大,并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测量系统测定了298.15K时,乙酰胺与三种甲基吡啶异构体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焓变以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了各级焓作用系数.三种异构体分子亲水和疏水基团的数目是相等的,只是位置不同,但溶质一溶质相互作用理论及基团贡献法理论都无法解释空间异构所造成的热效应的差异.而通过理论计算分别得到其最稳定的氢键络合物和结合能,通过对络合物空间构型及键角、键长的分析很好地解释了热效应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硝酸盐与配体N,N-二甲基-N,N-二苯基-3-氧杂戊二酰胺(DMDO)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Ln(DMDO)(NO3)3]nH2O(Ln=La-Eu,不包括Pm,n=0,1,2).用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1HNMR和TG-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DMDO表现为三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4.
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真实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来寻找目标分子,已大大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制进程.本文在合成N,N-二羟乙基-3-胺基-2-甲基丙酸甲酯单体的基础上,利用MP软件和GAUSSLAN 98 UHF/3-21G分别进行分子力学优化和几何构型优化,寻找最优构型,并进行系统构象搜索,探讨了分子构象与能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流动相组成为正己烷/异丙醇(80/20,v/v),温度为291K-313K条件下,考察了2种结构相似的外消旋硒代甘油醚色谱手性拆分的热力学行为。计算了两种对映体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焓变以及焓变差值和熵变差值等热力学参数。手性色谱柱填料为自制的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  相似文献   

6.
对哌库溴铵的合成方法和工艺进行综述和讨论,回顾了国内外近三十年哌库溴铵的合成方法,按照N-甲基哌嗪开环的不同方式对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以表雄酮为原料,经磺酰化、消除、溴代、环氧化、N-甲基哌嗪取代并开环、还原、酯化等几步反应,得到哌库溴铵的重要中间体2β,16β-二-(4-甲基哌嗪基)-3α,17β-二乙酰氧基-5α-雄甾烷。通过对几种合成路线的比较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合成哌库溴铵的较佳工艺路线;该路线有望用于哌库溴铵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利用长链烷烃取代基与石墨表面的较强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烷基取代的有机小分子(酞菁、卟啉、碱基)的高分辨STM图像.理论分析表明,这些分子的吸附稳定性来源于长链烷基与石墨间较强的范德华相互作用,以及长链烷烃链间的二维结晶能.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组装结构受到分子与基底间、吸附分子间,以及溶剂与分子间作用的共同影响.对于长链烷基取代的碱基分子在石墨表面的组装结构中,分子的排列方式不仅受到烷基链与石墨间较强的取向匹配的作用,碱基分子间形成的多个氢键以及芳环离域π键的作用也会影响分子的排列方式,并且是造成烷基取代碱基分子组装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扫描隧道谱研究表明,硫醇在Au表面的自组装分子膜对电流的整流作用,来自于分子中巯基与Au表面形成的双电层,而不对称取代的NtBuPc分子在石墨表面的LB膜的电流整流行为,来源于分子内部的不对称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分别采用疏水性的1.2-二乙烯苯(DVB)和水溶性的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制备了温度敏感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 NI PAAM).制得的P NI PAAM水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32℃附近.通过测定水凝胶在不同温度下达到溶胀平衡时的溶胀比和水凝胶的去溶胀动力学及千凝胶的再溶胀动力学过程,讨论了交联剂用量及其性质(疏水性和水溶性)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凝胶的溶胀比下降,在其LCST附近下降最为显著.水凝胶在25℃时的再溶胀速率比50℃下的收缩过程要慢得多.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交联剂用量低的样品对温度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已开发出十二醇直接叔胺化生产N,N-二甲基烷基(十二烷基)叔胺的高活性(醇转化率达99%),且具高选择性(叔胺收率94-95%)工业催化剂。发现SIO2-AI2O3载体的SiO2:Al2O3对催化活性、叔胺收率有明显影响,负载金属量在25%-30%为催化剂较理想的负载量,并初步讨论了这些发现,提出了催化剂表面一定Cu/Ni的双金属合金颗粒可能是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温度和浓度梯度为水平方向、内壁和外壁上的温度和浓度保持定值的竖直环形容器内的双扩散对流结构,其中浮升力之比N=GrSGrT=-1,GrS和GrT分别为溶质格拉晓夫数和热格拉晓夫数.首先对环形容器与矩形容器内的双扩散对流状况进行了比较;然后着重分析了在双扩散对流情况下竖直环形容器内壁面处的热(溶质)边界层以及平均传热(质)率Nu(Sh)随Le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溶质边界层的厚度随着Le数的增大逐渐减小,而热边界层随Le数的变化不大;与Sh数一直随Le数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当Le>10后Nu数随Le数的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三参数统一强度理论和非均匀强化塑性模型,并利用非均匀强化塑性模型,对三参数统一强度理论进行推导,得出了混凝土在强化过程中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当参数取不同的值时,该本构关系能适用于不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醇类及其各种类型的衍生物广泛应用于防腐、杀菌剂、医药、香料、杀虫剂等领域。本文对对甲基-a-苯乙醇的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及产品收率的提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寻找到一条快速而行之有效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硕果累累,对英语教学法的认识不断深入和丰富,研究范围、层次和深度都有所发展.我国英语教学法研究要取得更大的成就,还需要从更宽泛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来研究英语教学法.这就要求我国英语教学法研究者要注重研究的哲学意识和实战意识,学习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从职业角色、社会角色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对中美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媒体形象塑造方式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在职业角色形象方面,中国电影主角天赋异禀,对手脸谱化色彩浓重,美国电影主角则多为普通追梦人,对手个性化特征明显;在社会角色形象方面,中国电影注重宣扬集体主义,倡导励志精神,美国电影则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充满人文情怀;在个性特征方面,中国电影主角多表现受打击后重塑信心的自我觉醒,美国电影主角则始终保持信心,完成自我实现。出现以上差异的原因在于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不同。旨在为我国体育电影的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提出了复杂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方法,计算了一些非线性晶体的二阶极化系数dij。计算结果和实验值符合很好,同时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应用于复杂晶体,还提供了材料设计的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自价值观研究被提出,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并成为多种学科关注的问题。从价值观的定义、结构系统和测量方面对心理学领域价值观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我国价值观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及其与抒情传统的关系,不能不关注古代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对文学史的论述。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更是必须取资、必须认真钻研的重要对象。《文心雕龙》研究虽已汗牛充栋,却鲜见对刘勰文学叙事观点的发掘和论析者。从叙述学角度看《文心雕龙》,其前半部即文体论对各种文体规范、代表作品和发展演变轨迹之描述评论,实包含着不少与叙事和叙事传统有关的内容,可以见出这位严格立足于文学史实际、力图对文学写作实践作出抽象概括的理论家对叙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其书后半部即所谓创作论论述了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却没有集中阐论叙事问题的篇章,其所论以传统诗文理论为主。这也并非偶然,实际上反映了截至南朝齐梁时代文人们的主流文学观,也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深厚和强大。《文心雕龙》所表述的文学叙事观虽然相当朦胧粗浅,但联系整个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叙事文学和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则应该看到,以刘勰为代表的这种文学叙事观,不能不说是根深而流远。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第三方治理理论以及公民社会理论的视角对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展开讨论,并就政府购买体公共育服务的政策支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是在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中引入社会力量,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在政策上,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实践上,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正在迅速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出现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大学生正尽情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乐.与此同时,网络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暴露出来,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先锋和主题,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问题.而体育锻炼,是一种被实验和理论证明了的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