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述结构理论对法汉翻译的影响。首先梳理了主述结构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对主位、主语和主题作了区分。接着,从译者对原文主述结构的分析和在译文中对主述结构的保留或重新构建角度,说明主述结构理论对翻译的影响。最后,结合翻译实例从单句、段落两个层次分析法汉翻译过程中对主述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主位结构是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有益于创造语篇构形机制。本文结合英汉语篇主位结构的异同,尝试性地对英语散文语篇及其汉译语篇的主位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时尽量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但由于英汉语篇的差异,译者应该对原文的主位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就不同类型的散文而言,主位结构的变化各不相同,这很可能是与不同类型散文的语体风格有关。  相似文献   

3.
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特点及其文化背景上的诸多差异,造成翻译中的冗余失衡。《政府工作报告》频繁使用重复的四字结构、范畴词及各种冗余修饰语导致原文冗余过多,各种数字缩略词及新兴词汇的使用则导致原文相对于译文冗余不足。要达到翻译的“功能对等”,翻译时要调整原文的冗余信息,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冗余平衡。本文旨在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汉语的冗余信息英译时平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论将英语译成汉语,还是将汉语译成英语,不仅要关注原文和译文的遣词造句,还要关注原文和译文的语境,以便准确地把握原文,有效地落实译文.语境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从词语的词典意义选择、语法判断以及文化涵义等方面都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大量的语例分析亦可见语境对翻译活动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汉学家HerbertA .Giles的译文《醉翁亭记》 ,给了我们把美学思想运用于翻译之中的信心。在他的译文里 ,Giles发挥其母语娴熟的优势 ,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充分体现了原文所表现出来的美 ,使原文与译文“美善相乐” ,达到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 ,从而准确而传神地体现出原文的神与形、风骨和意境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和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为了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译者在译文中往往会采用显化或隐化的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意义,从而获得最佳关联,提高翻译的效度,顺利完成翻译这一言语交际过程。  相似文献   

7.
选择与原作相一致的口吻 ,准确地传递原文作者的所思所感 ,使读者尽可能感悟到原文作者所描绘的文字形象和创造的文字意境 ,才称得上原作的完美再现 ,只有这样的译文才是最忠实于原作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死了》宣告了原文及作者权威性的终结。在后现代这一背景下,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深受沃尔特.本雅明的著作《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关于翻译论述的启发,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思考。他打破了二者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这一见解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翻译中,英语中较长的句子往往需要根据汉语的不同表达习惯译为汉语的多个句子,才能使译文做到准确、通顺、易懂.切分译法是一种调整句子结构的好方法,它可以将原文中不好处置的部分单独列出来,译为一个分句或句子,或者将原文中的从句单独列出来译为独立句,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习惯,达到明白晓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读书》是弗朗西斯.培根《论说文集》中的不朽之作,王佐良之译文更可谓是经典译作,堪与培根的原文媲美。本文对培根原文和王佐良译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省略、重复和语言节奏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英文修辞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吴芳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2):112-114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把认知应用于翻译研究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翻译是一个包含了拆解原文和整合得出译文的综合过程.该过程在四个空间组成的整合网络里进行.原文在输入空间1中,输入空间2包含了译者思维空间,译文即整合的结果--层创结构存在于交织空间中.认知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到的能动作用,并能更好地解释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等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主位和述位系统(或称主位结构),是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韩礼德的主位理论为依据,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英语、汉语中的主位进行对比分析:(1)各种语气结构中的主位;(2)信息结构中的主位.  相似文献   

13.
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黄国文曾从系统功能的人际功能及经验功能对《清明》译本进行分析.本从从语篇功能主位结构进行《清明》原文及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语篇进行分析,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本文主要是以系统功能语法为依据,从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入手,探讨了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如何在篇章中相互作用推动行文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习和了解主位推进模式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更好地利用多种模式来组织连贯的英语译文。文章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然后把其引入到英语翻译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译者不仅需要理解原文所具有的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而且要尽量使译文在言语行为的上述三个层面上与原文保持等值。语用意义和言外之力、交际意图相联系,是翻译的难点。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往的言语行为,译者必须通过发掘原文的"言外之力",以清楚或隐约的方法把这种"弦外之音"传递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创作,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字的优势来从事翻译事业。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比如译作中如何实现译者的主体性,如何使译作中的对话,句子结构,文章风格等符合原著要求,即体现出翻译的忠实性——这一问题译界始终争论不休。本论文独辟蹊径,先从原文性质和篇幅长短问题入手,进而讨论影响译文忠实性的八种重要因素,最后得出译文忠实性的实质在于更深层次达到对原文及时读者的忠实。  相似文献   

18.
功能理论认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策略。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明确、译本须遵循固有的行文格式、是一种注重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典型汉译英译例表明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委托人的翻译要求,以译文功能和读者期望为导向,有助于译者摆脱原文表层语言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以归化法为主的套译、增译和省译等策略,这样才能译出专业规范的文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招投标文件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主观化对等理论为框架,从主观性识解的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主要维度出发,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种英译本为例,分析译文是否实现了与原文的"主观化对等",发现原文和译文间的识解方式大多一致但也存在转换。  相似文献   

20.
语境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翻译中,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以及对译文的准确表达,往往离不开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本文结合英汉互译实例,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语言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讨论了语境在对原文理解和翻译表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语境信息确保译文准确无误、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