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速度因素进行灰色理论分析,以寻求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结果表明,三跳速度参数中,跨步跳着地瞬间水平速度和成绩关联最大。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助跑速度和跳跃速度,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子三级跳远曾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但近年来,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出现了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困难局面。要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就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找出科学的方法。跨步跳是三级跳远中最关键的一跳,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技术优劣对三级跳远成绩影响最大,也是衡量三级跳远技术的主要标志。试图从三级跳远的跨步跳技术特点出发,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以进一步寻找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此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跨步跳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单足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作为研究内容,结合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相关资料,试图找出影响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单足跳技术的因素所在。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着地角与躯干前倾角普遍偏小;起跳腿膝关节的弯曲程度较大,髋角偏小;起跳腿膝关节的蹬伸幅度小,缓冲时间较长;起跳腿离地瞬间的起跳脚表现出"着地角大于起跳角"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世界女子背越式跳高的优秀选手科斯塔迪诺娃、贝科娃的起跳进行分析,从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中找出影响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为我国女子跳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跨步跳是三级跳远中的关键一跳,具有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技术优劣对其成绩影响较大。通过现场摄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参加2009年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跨步跳起跳三个时相的技术参数进行运动学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跨步跳起跳三个时相中,着地角、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两大腿夹角、蹬伸幅度、膝关节的角度、腾起角度等运动学参数的合理性均不及世界优秀运动员。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着地角、两大腿间夹角、起跳腿的缓冲幅度、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增加值、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都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体能在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具有主导与核心的作用,与运动员各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技能水平、物质储备、代谢水平等均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符合三级跳远运动项目的要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机能特征表现为白肌纤维含量和ATP-CP含量比较高;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的结合能力比较差.  相似文献   

7.
对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技术的生物力学指标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级跳远成绩的提高与单足跳的水平速度、单足跳的距离关系密切,结合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现状提出了一些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影响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诸因素分析,揭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训练现状,找出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为在较短的时期内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跳远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中前8名运动员为样本,采用比赛现场摄像与图像解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助跑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主要特征表现为:(1)助跑距离和步数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固定模式;(2)助跑的最大速度、起跳前瞬间速度与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3)最后一步的摆动腿摆动不够积极主动;(4)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助跑最后两步的变化幅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国内外部分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绩在15m以上的优秀运动员大多以均衡型技术为主;与国外相比,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个人最好成绩年龄较小,年龄稍大成绩则出现下滑趋势,整体的运动生涯短暂。因此,我国应调整技术类型,多采用平跳型技术;在运动员较早取得个人最好成绩的同时,保证大赛事的参与次数,以不断完善技术动作和延长运动员生涯。  相似文献   

11.
速度是三级跳远的核心和灵魂,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助跑速度和跳跃速度,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成绩。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状况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水平有限,合理利用速度的能力较差;2)水平速度总损失率偏大,运动员在第二跳、第三跳起跳时没有获得较大的垂直速度,这直接影响了二、三跳的远度和比例。  相似文献   

12.
女子三级跳远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项目。在最初,我国运动员在此项目上有过辉煌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运动员的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逐渐拉开了差距,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技术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技术的对比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为改进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现状及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摄像、录像解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000年田径大奖赛总决赛中,我国部分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各跳起跳时着地动作的特点进行研究,同时从力学角度对着地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为今后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能力要求极高,技术的好坏决定了其运动水平。以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谢荔梅和德国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例,分析了这9名运动员跳出最好成绩跳次的倒二步步长、三跳比例、速度、角度等技术特征,认为:现代女子三级跳远已经形成了"速度——平跳型"技术风格,快速的助跑和强大的跳跃能力是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谢荔梅倒二步的速度、摆动速度与幅度需要加快,减少着地角度或许是其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参加2007年在广东省肇庆市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将三跳中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运动学指标作为研究内容,对其运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并与世界选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上板速度较小,第一、二跳速度保持能力差;专项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控制三跳的比例,这是造成我国女子三级跳远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10 000 m跑分段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女子中长跑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绩,但随着一些名将的退役,我国女子中长跑水平又陷入低谷.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10 000 m跑比赛中的分段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也为今后我国的女子长跑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级跳远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本文总结、归纳并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结果表明,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的研究从整体上讲较为分散零碎,缺乏整体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这些研究多从微观入手,过多关注的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方面的分析,而对影响三级跳远成绩的训练负荷、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训练计划的研究少之甚少。研究对象与技术分析对象几乎全停留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我国运动员和国外优秀运动员,而对近十年国内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分析等很多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这几个方面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将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以及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尤其是后程加速能力、三跳间水平速度的保持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同时也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以及起跳等重要技术环节上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专项素质、三跳比例、力量素质、竞技能力等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与中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的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及三跳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助跑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我国运动员在助跑向起跳过渡的最后阶段,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过大,起跳时垂直速度增加较大,水平速度的损失较大;国外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出手初速度比国内优秀运动员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