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概念表述上,知识自由最具综合性与统摄性,以知识自由为逻辑起点可以演绎出其他核心价值的意义。因此,知识自由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作用,是普世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是民主政府为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提供的制度安排,所以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不仅是图书馆应有的义务,同时也是政府须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图书馆通过为公民提供自由获取知识的方式来保障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本文从经济、制度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体现知识自由存在的障碍,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图书馆服务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3.
知识自由是公民能够自由获取、表达、传播和利用知识的一种基本权利。但公民在进行知识活动时,难免会受到主观或客观上的障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知识自由的权利。知识自由的实现需要主体能力和制度环境两方面的保障条件。知识自由的主体能力保障条件包括知识素养保障、技术能力保障、心理及生理素养保障;知识自由的制度保障条件包括政治环境保障、社会公共设丝保障、科学信息的开放获取政策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等.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事业是人类追求知识自由理想的产物.保障公民知识自由,平等获取及利用信息与知识是图书馆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最高使命.本文对知识自由原则进行了概述,并对当前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原则的障碍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维护知识自由: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94,自引:11,他引:83  
文章在论述知识自由的概念、类型与障碍的基础上认为:图书馆是维护知识自由的社会制度,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是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图书馆职业必须坚持公益原则、服务原则和自由存取原则。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自由:定位及其责任主体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蒋永福 《图书馆》2006,(5):8-11
图书馆自由的实质是读者利用图书馆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自由权利。思想自由是图书馆自由的思想基础。图书馆自由的宗旨是维护读者的知识自由权利,而读者的知识自由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因此图书馆自由具有合法性基础。政府、图书馆行业组织、图书馆和图书馆人是保障图书馆自由权利的四大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7.
知识自由与图书馆制度--关于图书馆的制度视角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自由和知识自由都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知识自由障碍的存任,要求社会提供消除障碍的制度保障,图书馆就是人类的知识自由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图书馆是民主社会为了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而提供的制度产品。所以,图书馆制度是一种合理、合法和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是对知识进行存贮、优控、检索,为公民平等、自由获取知识提供服务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知识自由源自于美国,作为公民应享有的信息权利、文化权利,在美国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中,她为美国图书馆协会维护美国公民合法的信息权利,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维权依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知识自由于本世纪初传入我国,因其内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所认同并接纳。知识自由的国内输入,不仅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和理念导向,也成为了一种新的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尺度,对照这样的标准,现实中我们还存在着哪些差距与不足?我们又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制定何种策略,来缩小差距,实现知识自由中国本土化的改造,对此本文进行了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0.
知识权利与图书馆制度——制度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书馆不仅是一种机构,而且是一种制度。图书馆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图书馆制度保障的公民知识权利,主要有知识自由、平等、共享的权利,以及知识休闲权利。机构范式和制度范式是图书馆学的两大范式。以制度范式为核心的图书馆学研究就是制度图书馆学研究。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知识自由的概念,指出了知识自由的障碍包括:物理障碍、生理障碍、心理障碍、政治障碍、经济障碍、技术障碍和文化观念障碍,认为图书馆是实现知识自由的最佳场所和有力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探讨了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为消除这些障碍应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与图书馆权利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二者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但同时,知识产权侧重于保护私权,图书馆权利侧重于谋求知识公益,使图书馆权利的公共性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存在天然的冲突。探究知识产权与图书馆权利冲突的根源与典型表现,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点,实现二者间的最优配置,是鼓励知识传播,推动知识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新视野:公共知识管理制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图书馆是公共知识中心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公共知识中心实际上代表着平等、高效的公共知识管理制度。公民文化权利的保护、社会关系的调整、WTO义务的履行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知识管理制度。目前 ,制定公共知识保障法 ,构建公共知识共享与保障体系 ,以确保公共知识的平等获取与合理使用 ,是完善公共知识管理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这个公共教育平台、分享社会知识资源是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保证社会各阶层获取知识权利的均等,是我们推行民主政治的体现。知识公平思想、社会求助思想在古代社会就已经萌芽。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目标上提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君子”,即素质教育。先秦子书《管子》对社会救助有系统的论述。古代先哲们追求知识公平和弱势群体救助的思想与实践,不仅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对今天的弱势群体的图书馆知识援助也有一定的启迪价值。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图书馆在知识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有利于人们利用数据创造知识,分析政策要素可以协助图书馆在收集、管理、处理、服务上厘清权益问题并制订实施方案。[方法/过程]调研国外开放政府数据政策,从执行方案、权责声明、服务政策三个方面综述政策要素,并以综述结果为基础分析图书馆的作用。[结果/结论]完善的政策体系有助于数据共享,而且图书馆可以协助推动良好实践,其中政策要素包括:执行方案(界定政策范围、组织推进小组、明确执行任务)、权责声明(建立问责机制、遵循既有法规、坚持开放边界)、服务政策(规划基础设施、提出服务要求、设定屏蔽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权利的界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文的"图书馆权利"一词源自对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权利法案>英文"Libmry Bill of Rights"的翻译,目前中国大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权利"的定义主要有民众权利论、图书馆员权利论、公民与图书馆权利论三种观点.文章根据对<图书馆权利法案>的内容、美国图书馆协会智识自由办公室的使命、美国图书馆协会有关智识自由的定义等方面的分析,将图书馆权利界定为:图书馆权利是指民众利用图书馆的自由、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7.
信息障碍成为影响农转城新市民城市融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论文从社会权利的视角分析了新市民的信息障碍成因在于:土地权利贫困和社会保障权利贫困,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引起的公共渠道贫乏,社会关系网络的贫困等.论文通过对这些障碍成因的分析,旨在为农转城过程中新市民的融入问题提供破解途径,使新市民共享主流社会信息资源及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维护知识自由和信息公正是图书馆核心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权利产生了新内涵。文章辨析了大学图书馆某些漠视读者权利的现象及其原因,并侧重文化传统及管理现状,探讨了摒弃陈腐观念,倡导制度创新,优化服务机制以维护读者权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In modern society, we see the struggle to balanc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government with the interests and rights of the people to acces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laying out all around 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berty and security implicated by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citizen-initiated efforts to cast the gaze back at the government (so-called “reciprocal surveillance”).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a neorepublican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liberty, defined as the absence of the possibility of domination, can inform future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o be fully non-dominating, government must respect and provide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nd legal mechanisms for their citizenry to effectuate self-government and command noninterference. Establishing liberal access rights to information about government conduct and mechanisms that ensure that citizens can effectively command noninterference are justified on the grounds that the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arbitrary, and actual, interference with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govern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20.
赵颖 《大观周刊》2012,(40):15-16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逐渐兴起,它使新闻采集和发布的权利从专业媒体流向普通大众,并促使各国兴起了建设公民新闻网站的潮流。本文以公民新闻网的运营为切入点,分析了公民新闻事业的生存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公民新闻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