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身体功能训练对特种兵功能水平和军事训练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部特种兵25名,在传统的体能训练基础上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身体功能训练,前后使用FMS进行测试和评估,并对其前后的伤病和患病数据进行收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后特种兵的FMS测试得分总分提高1.16倍,有显著性的改善(P0.01),士兵的伤病率由64%降低到3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特种兵设计出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案比较科学合理,可以加强特种兵在训练中的弱链环节,提高了特种兵的功能水平,并且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身体的运动机能是经常变动的.科学训练是提高运动机能的主要手段.过量的训练和接连的比赛使身体机能降低和疲劳积累,对此采取各种恢复性措施,尽快调节身体机能,继续参加大运动量训练和紧张的比赛,是运动医学工作中经常遇到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选用生物制剂,在药物成份鉴定、动物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制剂无毒、安全可靠后,通过多种测试指标,实际应用观察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与正式比赛中身体运动机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证明,动物与植物制剂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身体运动机能的作用,且对身体无害,通过药检证明不属于禁用药物之列,不违犯比赛规则,有力地配合训练完成比赛任务.  相似文献   

3.
长期有氧运动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素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 7名北京部分高校退休教职工和北京市老年长跑俱乐部的队员 ,按受试者锻炼和训练情况划分为普通组和有氧运动组 ,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测试。结果显示 ,有氧组和普通组在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大多数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 :有氧运动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等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组。这就说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对于减缓心肺功能下降的速度 ,维持和提高老年群体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实验等方法对成都市60名中年女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拉丁舞训练对中年女性体质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通过40周的拉丁舞训练发现:拉丁舞可以有效提高中年女性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身体状况和身体自我价值感4个维度水平,运动能力方面也有所改善.拉丁舞可以提高中年女性体质健康水平,其中呼吸系统机能、心血管系统机能有非常显著性改善,体重、胸围有显著性改善,身高、握力无显著性改善;中年女性体质的改善可以促进其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身体功能训练对特种兵功能水平和军事训练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部特种兵25名,在传统的体能训练基础上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身体功能训练,前后使用FMS进行测试和评估,并对其前后的伤病和患病数据进行收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后特种兵的FMS测试得分总分提高1.16倍,有显著性的改善(P<0.01),士兵的伤病率由64%降低到3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特种兵设计出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案比较科学合理,可以加强特种兵在训练中的弱链环节,提高了特种兵的功能水平,并且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蹦床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旨在探索蹦床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说明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蹦床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蹦床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长期有氧运动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素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27名北京部分高校退休教职工和北京市老年长跑俱乐部的队员,按受试者锻炼和训练情况划分为普通组和有氧运动组,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测试。结果显示,有氧组和普通组在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大多数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有氧运动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等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组。这就说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对于减缓心肺功能下降的速度,维持和提高老年群体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身体机能评价模型是龙舟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框架内容,通过测量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分析,分析得知,龙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主要由无氧能力因子、心肺功能因子、恢复能力因子、有氧能力因子、激素水平因子等5个因子构成,其中心功能指数、肺活量、最大功率、最大摄氧量、血红蛋白、血尿素、尿蛋白、血清睾酮等八项指标的载荷贡献率较大,优秀龙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心肺功能较好,无氧做功能力较强,恢复能力较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分析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一些身体成分指标优于正常组大学生,显示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应有的一些特征,但也反映出肌肉训练与营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检测方法,按照机体组织、器官、各功能系统及代谢功能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应激和适应情况,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建立了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生理生化指标体系和评定方法,并从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氧转运系统和物质能量代谢系统分别进行论述。同时说明了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和身体表现形式等视角来追溯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典型特征、变迁并对未来如何强健国人体质提供一些思路。研究认为:循着历史的演进归纳出中国传统身体观的4个特征:不以形体为崇拜对象、不以人体为审美对象、不以身心为二元对立、知觉体验与气类感通。从近、现代以来国人身体状况的真实写照基本反映出目前国人忽视体育精神这一严峻现实。建议:1)在当今社会,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身体观的有益价值,另外要从西方身体观汲取营养(比如源自于古希腊并崇尚“力与美”的西方身体观)。2)中国传统身体观对“心智健全”的认知要优于对“身体强健”的认知,因此,在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基础上,要重视对每个人身体活力的培养,从而激发身体的潜能、高扬生命的激情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3)寻求身体话语权,在当今社会环境转型下,要重视自己的身体传统,并勇于借鉴和吸收西方体育观,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身体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法、收集资料法和资料归纳法对体育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体育健康保险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这两种保险的性质、范围、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体育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为了避免体育竞赛中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的人身保险,而体育健康保险是为了保证运动员日常生活过程中生理健康保险,是针对常发性疾病和专业,性疾病的保险.因此,只有在日常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两种保险区别与联系才能真正不断提高与发挥体育保险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身体     
Mike 《阅读》2011,(11):42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身体的存在方式,身体是体育的起点,也是体育的归宿。通过体育我们能更切身的把握身体,通过身体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体育。对身体的理解、尊重和信仰,是促进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文章分别从自然、文化、欲望、主体的维度,对体育中身体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人体几何结构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定义了人体几何结构组成的基本单元和人体环节的组成的集合。采用PDL语言对人体边界轮廓进行编码,实现了人体环节的识别。运用人体环节惯性的研究资料和人体环节惯性参数实现了人体运动图像质心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法,以田径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为主,制定出不同内容的健身运动处方,通过实验检验所设计的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机能是否有提高,得出有效地的健身运动处方。实验结果表明肺活量除男女生柔韧组比实验前结果有所降低外,其余各组均有升高;收缩压女子除全面组略有升高,其他组均有下降,而男子组收缩压下降不显著,男子的耐力组、全面组和女子的耐力组实验后舒张压升高;安静心率各组均有降低;心指数男女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身体形象、身体自尊及其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应加强对身体形象与身体自尊的研究,建议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健康知识传授,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身体形象,建立良好的自尊水平,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身体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点,也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原点.自由而强健的身体引发了古希腊人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从而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开启了人类身体教育的序幕.在理性主义的推动下,体育教育成了一种对身体的教化过程,而文明社会形成的对抗更使体育教育的竞技化成为一个常态.  相似文献   

20.
健美训练的基本手段是力量练习,力量练习可分为动力性力量练习和静力性力量练习两种,人们在日常训练中往往只重视前者则忽视后者。笔者试将静力练习对肌肉力量、肌纤维增粗及循环系统的作用作充分的对比,并说明他们各自的特点;同时对静力练习时的生理反应也作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