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切美术创作都是美术家的情感渲泄和技能的表现,而美术作品又是用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艺术语言。音乐通过听觉形式来表现。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节奏快慢都能反映一定的生活情绪和音乐家的思想情感,文学依赖于一些最基本的字、词、句;美术作品依赖于艺术语言之一的视觉语言,亦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绘画语言。这些造就出伟大艺术作品的最基本的绘画、音乐、文学等语言,我们不妨称其为基础语言。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颜料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绘画颜料是绘画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我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绘画者只有不断地认识和了解颜料的不同特质,并通过实际运用,使颜料融合于绘画形象的整体表现之中,这样,颜料才能够超越自身属性产生境在象外的意境,成为绘画者表达特定情感体验的语言载体。  相似文献   

3.
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是中外美术史上两种最主要的绘画形式。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象绘画中含有抽象表现性因素;抽象绘画中也含有具象再现性因素。探讨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把握这两种不同绘画形式的艺术本质,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服装绘画有着各种表现手法,也体现出艺术表现语言的多种形式。服装绘画的装饰手法,语言独特而鲜明,线条清新而流畅,富于形式美感和装饰趣味。其中“线条”的作用尤为显著。线条是装饰语言的重要词汇,或粗细均匀、清晰流畅,或粗细兼备、刚柔相济,或古拙苍劲、错落有致。装饰手法较适合表现风格自然、线条清晰、形式感强的服装款式。  相似文献   

5.
生态思想如果要真正成为一种"拯救地球和自我拯救"的行动力量,只进行纯理论层面的研究是不够的,还应注重生态思想传播的有效性和审美性。作品即思想,好的作品就是思想的丰碑。本文以经典的文学、电影、舞蹈、绘画、音乐、装置艺术、书法作品为例证,研究生态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同质异构性,即生态思想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显现与构建,试图为生态思想的有效传播和诗性渗透提供新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艺术大师林风眠,毕生以“调和中西”为艺术导向,在绘画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不懈探索。从前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因素特别是“立体派”对他的影响,以及他自身通过结合民间美术得到的绘画形式的创新实践,而在后期的戏曲题材的作品中,他的绘画语言中对东方符号的尝试有了新的突破,他将自己具有鲜明中国人特质的东方情愫注入其中,东方符号生动了,而画家的绘画语言也在延续之中产生了流变。  相似文献   

7.
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或产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任何艺术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以从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层、艺术形象层和艺术意蕴层。它们各具独立性又互为一体,共同构成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8.
汤克兵 《美育学刊》2020,11(1):45-50
作为"反美学"先锋的现成品艺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概念艺术等广义上的观念艺术,表面上挑战了传统艺术的分类和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其实质是对艺术界限和本质的重构。藉由"现成品"和"空画布"这两个分别关乎"艺术"和"绘画"本质的临界点,观念艺术瓦解了艺术作品的物质唯一性和传统真实性成规,转而确证了作品的内涵是思维存在本身,观念永远比形式更深刻更真实。由此,观念艺术确立了一套更为开放的艺术表意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可新 《职大学报》2010,(2):101-102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综合绘画材料使画面材质语言的表现突破了传统绘画语言的固有框架,形成了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强烈变革,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语言,它与其它艺术语言一样,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忠实记录,其语言特征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研究艺术观念纷繁多元的当代美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在各种观念指导下绘画语言合乎逻辑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文化"一词的运用和阐释越来越广泛和自觉,对"文化"一词所做的界定和描述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真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化"的梳理和归纳,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的"中心"与"基调"。反思"课程"概念界说的多样类型与定义方式,"简化范式"是其共有缺失。以"复杂范式"去理解"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可谓是建构课程本质观的新思路。狭义地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广义地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系统。"课程"概念的复杂建构给予新课程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6.
互补理论——反思"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之争论,在本世纪初尤为突出。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的历史传承和理论内核的反思,导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7.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者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