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柔嫩艾美耳球虫合肥(HF)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取具有球虫病典型症状的病鸡盲肠内容物,用离心沉浮法收集鸡球虫卵囊,加入适量的2.5%重铬酸钾溶液,置于27℃恒温箱中培养,定时观察卵囊的发育情况,并测量卵囊的大小,再结合病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鉴定为柔嫩艾关耳球虫。为获得纯种柔嫩艾美耳球虫,采用改进的单卵囊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即用2%琼脂块分离到单个卵囊后,制成单卵囊胶囊,进行雏鸡单卵囊胶囊人工感染试验,然后将收集到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进行无球虫鸡体增殖。测量增殖后两代卵囊的大小,卵形指数等形态指标, 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F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而且第二代球虫的寄生部位和病理变化与第一代相同,鉴定分离出的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暂定为柔嫩艾关耳球虫合肥(HF)株。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将柔嫩艾美尔球虫凤阳株通过鸡体传代筛选早熟株,传5代后,接种鸡只,观察早熟株的致病性.选择30只15日龄健康无球虫感染鸡随机分成3组(n=1 0)(Ⅰ、Ⅱ、Ⅲ组),Ⅰ、Ⅱ组分别口服接种等量(1×105个/只)经5代选育的早熟株和亲本株孢子化卵囊,Ⅲ组为不接种空白对照组,根据临床表现、成活率、饲料转化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病变指数等指标判断早熟株与亲本株致病性差异,以及与不感染对照组的差别来衡量选育结果.结果表明早熟株与亲本株、早熟株与对照组的成活率、饲料转化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病变指数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了早熟株的致病性没有明显的降低,可能是选育代数过少所致.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14日龄AA肉鸡40只,等分成1、2、3、4组,分别口服接种熏蒸12、24、36h和未经熏蒸处理的柔嫩艾美球虫卵囊10×104个,并于接种后第8天称重,追杀,检查病变、OPG,计算耗料、饲料转化率、平均日增重、卵囊值及病变记分。结果表明第1、4组球虫症状明显,各项指标均次于2、3组,但各组鸡OPG均较高,熏蒸消毒对柔嫩艾美球虫致病力基本上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抗球皇和独球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4日龄健康鸡1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5只鸡,观察马杜霉素铵与磺胺氯吡嗪钠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第一组使用抗球皇,第二组使用独球,第三组感染不投药,第四组作健康对照.在21日龄时对鸡进行球虫人工感染,在感染4d后开始用药,并记录数据.结果表明,马杜霉素铵和磺胺氯吡嗪钠对试验鸡的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分别达到了97.1%、170.0和94.2%、161.6.说明马杜霉素铵对鸡球虫病有很好的疗效,而磺胺氯吡嗪钠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14日龄健康鸡1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5只鸡,观察马杜霉素铵与磺胺氯吡嗪钠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第一组使用抗球皇,第二组使用独球,第三组感染不投药,第四组作健康对照。在21日龄时对鸡进行球虫人工感染,在感染4d后开始用药,并记录数据。结果表明,马杜霉素铵和磺胺氯吡嗪钠对试验鸡的增重率和抗球虫指数分别达到了97.1%、170.0和94.2%、161.6。说明马杜霉素铵对鸡球虫病有很好的疗效,而磺胺氯吡嗪钠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6.
通过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研究其对鸡红白细胞数的影响。选择100只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只。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试验组,饲喂同种日粮。Ⅱ组分别在7日龄、14日龄给每只鸡免疫8000个GC02鸡球虫病疫苗孢子化卵囊。Ⅰ组和Ⅱ组分别在21、28、35和42日龄采血,进行红、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在21日龄,Ⅱ组红、白细胞数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28、35和42日龄Ⅱ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红、白细胞数百分比[(E/C)%]来看,免疫后试验组红细胞数先减少,21日龄最低(为对照组的93.89%),随后慢慢升高,超过对照组,最大值出现在35日龄(为对照组的100.36%),42日龄又下降;试验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21日龄最高(为对照组的106.64%),随后慢慢降低,最低值出现在35日龄(为对照组的100.85%),42日龄稍稍上升。说明GC02鸡球虫病疫苗免疫雏鸡后,对鸡的红白细胞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选用一日龄艾维因鸡18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0只,对其中四组日粮分别加入23ppm、25ppm、27ppm的抗球I号与5ppm的马杜霉素(Maduramicin ameonium),另外两组分别为阴、阳性空白对照组,对其进行抗球虫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不同剂量的抗球I号药组均具有非常有效的抗球虫效果(ACI均在180以上),而5ppm的马杜霉素组只有中等的抗球虫效果(ACI只有1(71),在全期增重量效果上,以23ppm的抗球I号药组最佳(平均只增重1.895kg)与5ppm马杜霉素组(1.645kg)比较,差异极显(P<0.001);与未曾感染鸡球虫病的阴性对照组(1.840kg)比较,差异不明显(F<1,P>0.05).因此建议选用23ppm的抗球I号用于防治肉鸡的球虫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用一日龄艾维因鸡18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0只,对其中四组日粮分别加入23mg/L、25mg/L、27mg/L的抗球Ⅰ号与5mg/L的马杜霉素(Maduramicin ameonium),另外两组分别为阴、阳性空白对照组,对其进行抗球虫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不同剂量的抗球Ⅰ号药组均具有非常有效的抗球虫效果(ACI均在180以上),而5mg/L的马杜霉素组只有中等的抗球虫效果(ACI只有171),在全期增重量效果上,以23mg/L的抗球Ⅰ号药组最佳(平均只增重1.895kg)与5mg/L马杜霉素组(1.645kg)比较,差异极显(P<0.001);与未曾感染鸡球虫病的阴性对照组(1.840kg)比较,差异不明显(F<1,P>0.05)。因此建议选用23mg/L的抗球Ⅰ号用于防治肉鸡的球虫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贺州市鸡球虫病发病情况,在贺州市20多个乡镇随机采集新鲜粪便,收集球虫卵囊,在显微镜下鉴定,统计鸡球虫感染率。镜检60份样品共检出31份有球虫,总感染为51.6%,经鉴定有6种鸡球虫,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和缓艾美尔球虫(E.mitis)。其中柔嫩、毒害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感染率分别为74.1%、51.6%;感染方式为混合感染。本研究填补了贺州鸡球虫种类的空白,为贺州预防和治疗鸡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安徽部分地区鸡球虫对六种药物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56只土杂鸡,检测了采自安徽部分地区的7种艾美耳球虫对6种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根据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3项指标综合判定,安徽部分地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和哈氏艾美耳球虫的7个混合种对地克珠利、尼卡巴嗪、托曲珠利、磺胺喹噁啉钠、磺胺氯吡嗪钠和盐霉素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盐霉素钠、地克珠利和托曲珠利具有重度抗药性,对尼卡巴嗪、磺胺喹噁啉钠和磺胺氯吡嗪钠具有中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最为常见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猪场的经济效益。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7日龄,10-30日龄初生仔猪的一种以急性腹泻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可导致仔猪成活率低,增重缓慢,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二甲酸钾对早期断乳仔猪生长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21日龄断乳仔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共四个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6%、1.2%、1.8%的二甲酸钾.试验结果,在0~14d,随着二甲酸钾在日粮中添加剂量的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呈逐步改善,且试验Ⅱ和试验Ⅲ组均呈显著的提高(P<0.05),而在15~28d,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以试验Ⅱ组效果最好且差异显著(P<0.05). 在0~28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14%、9.05%和8.01%,差异均为显著(P<0.05).试验Ⅱ和试验Ⅲ组仔猪的料重比分别下降了5.85%和6.43%,差异均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与对照组、试验Ⅲ组与试验Ⅱ组以及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之间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添加二甲酸钾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明显的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二甲酸钾剂可有效地降低了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的比值(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早期断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二甲酸钾明显改善了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以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且添加剂量在1.2%~1.8%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对鸡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对鸡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选用160羽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羽.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按0.6%添加到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40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24羽鸡进行屠宰,采集鸡小肠组织样本.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对鸡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组鸡十二指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淋巴细胞有向黏膜腔排放的现象;试验组鸡空肠黏膜内的淋巴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更加密集,试验组鸡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中淋巴细胞有明显聚集现象,而对照组鸡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中淋巴细胞数量较试验组少.中草药提取物四黄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鸡小肠黏膜免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不同浓度的党参粗提物对青脚麻鸡血清中新城疫(ND)及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抗体效价的影响。400只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均分4组,Ⅰ~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 g/L、0.5 g/L、1 g/L和2g/L的党参粗提物,14日龄开始给药,连续饮用6周,正常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免疫。每周末各组随机抽样8只,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实验(HI)测定ND抗体效价,琼脂扩散实验测定IBD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血清ND-HI抗体效价自28日龄起,IBD琼扩效价自35日龄起,党参各组较对照组均高出1~2个滴度以上,说明添加党参粗提物能够提高青脚麻鸡血清中ND-HI和IBD的抗体效价,其中中剂量药效为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中药富硒硼酵母对草杂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240只草杂雏鸡,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120只/组,公母各半。中药富硒硼酵母以1∶100添加到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对照组鸡的平均体重为932.67g,试验组鸡平均体重为976.37g,对照组鸡的料肉比为2.63,试验组鸡料肉比为2.42。试验组鸡较对照组鸡体增重差异显著(P0.05)。添加中药富硒硼酵母能显著提高草杂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半胱胺对草杂鸡生长性能及淋巴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半胱胺对鸡生长性能及淋巴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草杂鸡16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80羽;半胱胺分别按0和0.6g/kg添加到对照组鸡和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30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的增重较对照组高2.44%,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鸡胸腺的髓质区较大,试验组鸡的胸腺小体较对照组鸡少;试验组鸡脾脏中红髓和白髓的界线较对照组鸡清晰,试验组鸡脾脏脾小体、脾索和脾窦较对照组明显;试验组鸡法氏囊皱褶较对照组大,对照组鸡法氏囊小结出现髓质和皮质分界线,而试验组鸡法氏囊小结没有出现髓质和皮质分界线.本试验的结果说明半胱胺对草杂鸡生长性能及淋巴器官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160只闽中麻鸡在相同的环境条件饲养下,分别于0、7、14、21、28、35、42日龄各随机抽取10只宰杀,研究腿肌、胸肌、翅肌肌纤维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不同部位肌纤维的直径均显著增加(P<0.01);不同部位肌纤维直径在不同时期发育速度不同,肌纤维发育速度与机体发育速度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木荷的开花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定位观测木荷的自然生境、开花进程、结实状况等内容 ,结果显示 ,木荷的花枝通常有 3 -1 1朵花 ,花单独腋生或数朵聚生于枝顶。 6月初开花 ,花期 40天左右。单花花期 5 -7天 ,第 2天柱头进入可授期 ,同时花药开裂散发出花粉 ;第 5天 ,花瓣开始脱落 ,而花柱在 2 0天左右脱落。木荷的结实率很高 ,平均为 94.8%左右 ;开花时间和开花顺序对结实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对于果实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皿培养法根据植酸钙溶解圈的有无从34种已知菌种中得到28株菌在0.1%植酸钙平板分离培养基上有明显的透明圈(占已知菌的82.4%),从中选黑曲霉,白地霉,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四株在0.1%植酸钙为唯一磷源的合成培养基中进行产酶动态分析,通过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许多微生物都能产生植酸酶.[2]、在0.1%植酸钙为磷源的合成培养基中,白地霉、黑曲霉均在培养6天酶活最高;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培养3天酶活最高;黑曲霉产酶最高,可达9.6IU/ml;毕赤酵母7.21U/ml;酿酒酵母6.0IU/ml;白地霉最低,酶活仅5.0I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