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防范医学论文数据学术不端行为,文章以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因数据问题被撤稿的医学论文作为数据源,分析被撤稿医学论文的第一撤稿原因、论文类型、撤稿时滞和主要责任主体等特征。研究发现,医学论文数据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隐蔽性较强、撤稿时滞较长、主要责任主体呈现多元化等特点;医学科研数据诚信监管普遍存在溯源难、核验难、惩戒难等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实时精准采集存储医学科研数据、确认医学科研数据权益归属、提高医学科研数据分析质量,可增强作者诚信意识,把好数据源头关;基于区块链技术确保医学科研数据安全传递、打破医学科研数据壁垒、提高相关人员对于医学科研数据核查验证的主观能动性,可完善医学期刊科研数据审查机制;基于区块链技术实时固定医学科研数据修改证据、管控数据诚信履约风险、实现诚信监管降本增效,可完善医学科研数据诚信监管和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2.
董敏  刘雪梅 《编辑学报》2019,31(3):297-300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3—2018年被撤销的中文科技论文,统计被撤销论文的基本信息(发表期刊、论文题名、发表时间及卷期号、撤销时间、撤稿方、撤稿原因、编辑部处理方法及撤销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我国中文科技论文被撤销的情况及撤销后论文继续被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共205篇被撤销科技论文纳入研究,涉及145种期刊。184篇(89.8%)来自自然科学类期刊;撤稿时滞为1~145个月;著作权、知识产权纠纷是撤稿最主要的原因;撤稿声明发布后还有59篇论文可以在数据库中在线阅读和下载全文,其中31篇论文依然被其他学者引用。结果表明期刊及相关学术机构应加强学术不端的审查和宣传,规范撤稿机制及流程。  相似文献   

3.
汪全伟  高静  黄东杰 《编辑学报》2021,33(5):511-514
作为我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在促进科技进步与交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科技期刊论文录用后作者申请撤稿现象时有发生,常常使期刊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期刊论文录用后作者申请撤稿的类型,总结其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科研诚信引导教育、完善出版全过程科研诚信建设,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避免信息不对称,提高撤稿成本、加大录用后作者恶意申请撤稿的惩处力度以及呼吁构建复合型学术评价体系对策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降低论文录用后的撤稿率,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中国知网和中文期刊学术平台综合检索撤稿声明,统计论文撤稿原因及撤稿声明刊登后的被引频次,比较2个数据库对撤稿论文的处理情况,检索撤稿论文在网络平台和期刊官网中的状态,并对施引文献的引用态度进行分析,以期从施引期刊、数据库、施引者等角度分析撤稿论文被引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对策。结果发现,撤稿论文所涉主题关注度较高、施引者引用不当、施引期刊难以把握撤稿论文的被引、数据库间撤稿流程存在差异是撤稿论文被引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提升作者科研数据管理意识,引入全文本引文分析,判断撤稿论文被引用的学术价值,加强各环节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数据库间撤稿流程和网络平台、期刊官网撤稿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晨阳  褚建勋 《编辑学报》2023,(4):460-465, 472
撤稿论文引用异常增加现象是科研伦理治理的新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寻引用不降反增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以科学与社会领域著名的安德鲁·维克菲尔德《The Lancet》杂志撤稿事件为例,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撤稿论文在未撤稿、部分撤稿、完全撤稿阶段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施引文献影响和施引文献引用态度。研究发现,维克菲尔德的论文存在撤稿后引用异常增加现象,高达81.55%的引文是在文章被部分或全部撤稿之后,在语种和国家层面呈现扩散态势,显示施引文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应辩证看待撤稿论文引用价值,并从作者、数据库、期刊编辑部和学界角度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冷怀明 《编辑学报》2018,30(6):558-560
介绍处理3篇论文撤稿的具体做法: 1)编辑部主动对“内容不真”的论文撤稿;2)因重复发表作者主动申请撤稿而编辑部决定不撤稿时,刊登重复发表声明。分析国内学术期刊处理撤稿面临的伦理问题:1)怎么合理表述撤稿原因?2)首发期刊根据什么来决定是否撤稿?3)首发期刊决定不撤稿,重复发表期刊也不撤稿,首发期刊怎么办?4)重复发表论文还存在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怎么办?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叶青 《编辑学报》2021,33(1):37-41
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的撤稿事件频发,撤稿声明在中国SCI期刊上发表的数量也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期刊需要处理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撤稿事宜,编辑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2016-202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中国SCI期刊(不含港澳台地区)刊发的撤稿声明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了相关撤稿声明的信息,包括发表的期刊、期刊所属学科、发表时间及卷期号、题目、类型、被撤稿论文发表时间及其撤稿后的引用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SCI期刊的撤稿声明发文规范整体良好,但还有许多不足,期刊编辑部需要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完善撤稿机制、规范撤稿要求,接轨国际标准,从而保证刊发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维护期刊的学术声誉,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前作者撤稿的15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调查稿件的处理过程,通过邮件、电话回访以及追溯撤稿论文的发表情况,分析撤稿原因,发现一稿多投、期刊出版时滞和审稿周期过长、试验数据及处理问题、无法完成修改、导师不同意发表是出版前撤稿的主要原因,其中一稿多投是首要原因.要防范出版前作者撤稿,需要从法律和诚信建设方面规范作者和编辑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从服务作者的角度缩短审稿周期,发挥网络出版优势,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抵制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著名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中检索2015-2017年医学领域国际期刊的撤稿声明,收集并分析撤稿声明中的相关信息.检索后共获得1 015篇针对已发表正式论文的撤稿声明,声明数量逐年减少.发表撤稿声明较多的期刊,普遍质量不高,撤稿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Scopus上可以获得能提供有效撤稿相关信息的声明摘要共409篇,涉及文章419篇,学术不端是撤稿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撤稿原因的46.8%.撤稿文章来自38个国家,其中数量最多的为中国(97篇)、美国(95篇)、伊朗(53篇)、日本(28篇)、印度(22篇)、英国(14篇)、韩国(11篇).几乎所有国家的撤稿原因中都包括学术不端或重复发表.撤稿声明时滞为0~26年,中位数2年,平均值3.3年.学术不端的撤稿时滞中位数为3年,重复发表的撤稿时滞中位数为1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屡次爆发。本文通过检索2008—2017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论文,对SCI-E收录的论文撤稿概况及中国作者撤稿论文的逐年变化、撤稿原因、来源期刊、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区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撤稿时滞及撤稿事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并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和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1.
郑晓梅 《编辑学报》2019,31(1):40-40
近年来,中国论文大规模撤稿事件屡次爆发。本文通过检索2008—2017年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论文,对SCI-E收录的论文撤稿概况及中国作者撤稿论文的逐年变化、撤稿原因、来源期刊、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科分区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撤稿时滞及撤稿事件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并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下同行评议制度的完善和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内学术期刊刊登撤稿声明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媛媛 《编辑学报》2011,23(4):332-334
刊登撤稿声明是学术期刊配合学术打假的重要手段。分析从国内数据库中检索到的45篇撤稿声明和被撤的55篇论文,发现因各种学术不端引起的撤稿占64%,大多数被撤论文仍能在数据库中找到全文。初步探讨了被撤论文的特点和发布撤稿声明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出版伦理是出版工作在社会任务和责任方面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撤稿在学术期刊中较为常见,撤稿原因也较为复杂,既有作者原因,也有编辑和期刊的原因.若在撤稿原因表述、撤稿判定标准、重复发表的处理、重复发表且学术不端的处理方面存在不妥,则容易导致撤稿的出版伦理问题.为有效地解决上述伦理问题,应规范撤稿流程,合理表述撤稿原因,完善撤稿判定标准,做好重复发表的谨慎处理,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期刊出版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卜今 《编辑学报》2013,25(6):571-573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文献发表量的快速增加,撤稿量也随之增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收录的关于中国作者发表文章的撤稿文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生物医学领域中国作者撤稿在2005年后进入快速增长,平均撤稿时间为16.55月,撤稿主要集中在影响因子为0~3的期刊(58.9%)。2)撤稿原因分别为重复发表或抄袭(40%),科学错误(15%),作者署名或版权问题(8%),伪造数据或怀疑伪造数据(5%)。3)因科学错误、重复发表或抄袭、伪造数据或怀疑伪造数据而撤稿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非SCI给出不详撤稿信息的比例明显高于SCI期刊(P<0.05)。撤稿行为是对缺陷科学结论纠错的有效措施,从PubMed收录的对中国作者的撤稿声明分析中可以发现某些中国作者科学失范行为的模式,以及科技期刊编辑部对待撤稿的态度,并可借鉴经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国内期刊出版环境的净化。  相似文献   

15.
曾建勋  郑昂 《编辑学报》2021,33(5):473-477
随着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的逐步推进,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探索和应用也在不断变化.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分级分区进行溯源分析,从优秀期刊和资助期刊评比、影响因子和核心期刊认定,到期刊分区与分级目录,科技期刊被划分成层次鲜明的期刊等级.科技期刊的分区分级在进行期刊评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科技期刊"三六九"等分,无法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行业生态;"内卷"严重,助长以刊评文的不良学术风气;科技论文和科研经费外流严重,造成版权割让.我们认为:改善科技期刊发展生态,需要发挥学会学术引领作用,以期刊质量为发展着力点;推进出版社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化政府扶持办法,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立期刊预警和论文撤稿机制,强化科研诚信监控;探索代表作评价制度,破除以刊评文错误导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国外期刊中国作者大规模撤稿事件频发现象,对1990-2019年中国作者SCI撤稿数量、原因与主要撤稿领域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990-2019年中国作者SCI撤稿数量为9 070篇,SCI撤稿率在0.01%~2.49%间,平均撤稿率为0.47%.1991-2003年,中国SCI撤稿数量一直相对较低;自2007年开始,撤稿数量急剧增加,在2010-2011年达到峰值;2012-2019年,中国撤稿数量较为稳定.目前中国绝大部分撤稿集中在生物、计算机、经济、管理、工程等几个领域.主要撤稿原因为24种,其导致的撤稿占所有撤稿数量的90%以上.除未给出详细原因的撤稿之外,其余撤稿原因包括作者违反期刊及出版商或机构的政策、伪造作者信息、篡改数据、剽窃、数据错误.在2007年之后,伪造数据与违反出版政策成为撤稿的主要原因,分别导致35%~43%和17%~21%的撤稿,近年来伪造评审意见呈多发趋势.未来需要从加强科研道德建设、提高同行评审质量、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等几方面提升国内学术诚信.  相似文献   

17.
赵勣  刘萱  许艳玲 《编辑学报》2023,(6):656-66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涵养优良学风的整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期刊落实科研诚信建设成效明显,调查涉及8个维度,包括投稿作者科研诚信规范、审稿专家科研诚信规范、编辑人员科研诚信规范、稿件三审三校制度、退稿拒稿原则、疑似科研不端行为处理规则、撤稿原则、失信作者黑名单,大部分期刊都建设了相应的规范体系,并有较好的落实效果;2)近几年来,在编辑人员科研诚信意识提升、投稿作者科研诚信意识、审稿专家科研诚信意识、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促进作风学风建设、未来科学界作风学风建设期望5个层面,科技期刊的总体评价较好;3)大部分期刊均有专人负责受理科研诚信举报,并组织开展调查,科技期刊在接受举报的数量、调查处理的数量以及最终确认不端行为的数量3方面连续3年都呈现出连续下降的态势。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科技期刊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涵养优良学风、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宣传活动。本研究基于调查的相关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当前科技期刊涵养优良学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查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科研诚信监测的有效手段.论文确定了科技查新中的科研诚信监测点,指出科技查新中科研诚信的问题主要是:多头申报和抄袭、剽窃、侵吞人学术成果,并从委托人、查新员两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技查新中开展科研诚信监测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科技学术期刊论文更正和撤销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3,25(5):484-485
科技学术期刊论文的更正和撤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撤稿"不同于"撤销论文"(已发表论文的撤销)。应鼓励学术期刊设置更正、论文撤销栏目。学术期刊的纸质版与电子版或网络数据库的论文更正和撤销应一致。  相似文献   

20.
谈谈科技期刊的"撤稿声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的"撤稿声明(retraction)"并不常见,但却十分重要。刊登撤稿声明的原因一般是科技论文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或误差、虚构了不实数据、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等。刊登撤稿声明必须遵循规定的流程,同时内容应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