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原生数字知识资源库作为一种数字信息资源,对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原生数字知识资源的特性,进一步阐述了构建高校原生数字知识资源库的意义,最后重点分析了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论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首先根据数字信息资源的不同类型,提出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的两种模式.作者认为,对转换型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宜采用政府调控模式,对原生数字信息资源的配置宜采用市场驱动模式.随后,文章又对这两种模式所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包括政府政策与法规调控的主要内容、数字信息资源市场交换方式、数字信息资源市场失灵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论述知识库的涵义,分析粤西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粤西特色知识库构建的意义,探讨粤西特色知识库构建中的选题、知识组织设计和管理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建设与管理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构建机构知识库的意义,阐述了高校机构知识库获取资源的3条途径,着重指出了在作者自行提交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提出要加强知识库的管理和维护,以保证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军校图书馆原生文献资源建设是军校图书馆近年来进行的重要资源建设活动,有成绩,也有隐忧。把军校图书馆原生文献资源建设转变为军校机构知识库建设,是顺应信息交流发展趋势之举,既可以推动军校图书馆原生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填补军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高校原生文献资源的概念和类型进行界定,其后在分析高校原生文献资源、高校文库、高校机构知识库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纸本型和数字型原生文献资源的建设及其信息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网络原生数字信息进行规划、选择、采集、组织、保存、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网络原生数字资源体系的全过程。文章从宏观方面、微观方面探讨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从意识、理论、实践、技术等方面探讨网络原生数字资源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想,结合.NET技术的可扩展性,初步探讨如何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句丽遗迹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更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高句丽的研究工作,提升了遗迹所在地的世界知名度。文章概述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分析了高句丽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指出进行高句丽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是摆在信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提出了高句丽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策略措施:收藏实体文献;采集虚拟资源;建设数据库;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旅游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在概述和分析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技术、管理、标准、资金等方面构建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体系的设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理性观与知识观是图书馆学术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探讨图书馆职业精神、核心价值,还是研究图书馆知识组织、制度建设,如果没有正确理性观、知识观,不仅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且极有可能导致误导性后果。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知识资源吸引力与有效配置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社会,知识资源已成为竞争性的资源。作为知识资源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图书馆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如何提高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竞争力,即提高知识资源对读者的吸引力与有效配置力,成为现阶段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竞争力理论,从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吸引力及有效配置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竞争力,并建立了具体的指标体系,结合SWOT分析法,分析出图书馆目前环境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知识链生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图书馆知识链优化途径,通过对知识链相关研究的解析,分析图书馆知识链生态构成及图书馆知识链生态要素联动关系,构建出图书馆知识链生态应用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所提出的知识链生态模型可对一般图书馆知识链的研究起到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大背景,以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效率为研究主题,探究适宜的知识转移模 式。基于知识治理的视角,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定义内涵、影响因素与模式,剖析知识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 选择影响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组织结构、机制与制度,进而得出基于知识治理视角提升知识转移效率的理论框架, 并探究知识转移过程与知识治理机制的匹配。本研究为提高高校图书馆知识转移过程的效率提供全新的视角,对提高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共性是知识的基本属性。知识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权利的目标与性质、内涵与作用。知识公共性视角中的图书馆权利,代表了社会公众自由、平等、共享知识并获得知识保障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分析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咨询团队知识转移及其知 识生态学定义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具体讨论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生态学机制构成诸要素以及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 的差异、生态学模型等,为图书馆咨询团队解决协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契机,对图书馆咨询团队创新服务实 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盛小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9):51-56,66
简要回顾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种种观点,指出现代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知识信息的组织、传播与利用,并从知识管理与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创新这个视角对此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理解图书馆空间服务需要以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撑。目前学术界基于“场所—公共场所—第三空间—知识情境—公共知识空间”的逻辑脉络,研究确定了图书馆空间的理论基础,我们需要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理论、建构主义知识观和知识螺旋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建构理论相结合所形成的理论集合来理解图书馆空间服务。  相似文献   

19.
张彬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42-46
通过概念解析的方法澄清有关“知识服务”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并借助这种解析讨论知识服务与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服务是由知识生产服务和知识消费服务两部分构成的。虽然可以把知识生产服务摆在知识服务的核心地位,但对知识服务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知识生产服务方面。与知识生产服务相比,知识消费服务才是图书馆更为基本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知识观的形成对以知识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保存、组织、管理、传播和利用活动的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传统图书馆在知识自由存取、保存传播服务教育与社会等方面的核心价值有了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