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人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篮球运动作为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衍生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传统人性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人性文化既为现代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同时又导致了其“稳、慎、温柔、平和、缺乏对抗”的特点,对比美国篮球的“个体本位、富于创造、不断推陈出新”的特点,不难发现,我国的传统人性文化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主要产生了“重集体、轻个体;重求同、轻立异;重和谐、轻斗争”几方面影响。从人性文化的视角出发,改变长久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建立新的,适应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篮球培养、训练、和选拔机制。从而能使中国篮球步入世界篮球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2.
篮球运动起源与本质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观念分析等方法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篮球运动的本质这两个看似孤立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根本目的"作为逻辑研究起点,按照篮球运动起源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历史文化解读--本质论综述--新本质论,这一基本路径进行了研究.为丰富篮球运动理论,更加有效地指导中国篮球运动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化角度对中美篮球运动进行阐释,就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研究只有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研究者要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并要了解、熟知中美文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篮球城市"之一阜新篮球城市篮球文化发展探析.篮球文化城市的建设是篮球城市的进化和升级.对篮球参与者与消费者和谐发展机理的研究,指出篮球运动的多元社会功能和其精神财富体现出的价值以及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愈加明显.针对阜新篮球城市建设的现状,阐述了阜新打造篮球文化的现有举措,从市场化运作,品牌营销,成立篮球基金会和创建中国篮球学院等方面提出了阜新篮球文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篮球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篮球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研究发现前研究的不足,例如:在研究方法上,过多重视文献资料法,忽视了对于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在研究过程中只重视一些篮球文化现象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主要体现在篮球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校园篮球文化研究、中美篮球文化对比研究。提出构建中国篮球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应明确世界篮球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动力,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篮球运动,加强与包括美国篮球文化在内的世界篮球文化进行广泛沟通与交流,以服务大众为目的,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促进篮球运动的普及,抓好职业联赛,提高竞赛水平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为手段,促进中国篮球运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篮球运动中,篮球文化不仅是篮球运动的发展前提,也是重要助力。在内容上,篮球文化涉及职业联赛、国家队、球迷文化等。美国篮球文化与其历史相关,具有其独特性。它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事,也创造了篮球运动品牌。文章分别对美国和中国的篮球文化、发展以及地位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对中国篮球运动产生的影响。中国篮球可以借鉴美国篮球的成功发展之路,学习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中国篮球应实时关注世界篮球发展的动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指导思想和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之一,篮球运动给广大爱好者展示了它的力与美。同样篮球运动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更重要源于其教育意义。当“物本位”理念逐渐被“人本位”理念取代,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和谐的育人夺标新理念,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市场进行了市场结构分析,得出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是其唯一的管理机构,市场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从职业篮球市场的供需双方的角度,即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与个人消费者、赞助商消费双方进行了体育市场行为分析,从中找出目前影响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市场行为的因素,进而对扩大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市场需求提出一些合理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和分析了影响中国篮球文化建设提升的主要瓶颈,并基于现实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和繁荣我国篮球运动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传承更加丰富.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强国,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文化日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色彩,同时更加彰显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价值.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民族博物馆凝聚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其职能为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现如今,在多元化文化的严重冲击和挑...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